什么时候控制小麦旺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2 15:01 2

摘要:小麦旺长看似繁茂,实则暗藏减产风险。徒长植株茎秆细弱、抗倒性差,易受冻害且后期脱肥早衰。把握关键控旺节点,是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核心。

小麦旺长看似繁茂,实则暗藏减产风险。徒长植株茎秆细弱、抗倒性差,易受冻害且后期脱肥早衰。把握关键控旺节点,是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核心。

一、旺长危害与判断标准

1. 直观形态识别

叶片特征:单株叶片超过 7 片,叶色浓绿且长度超 25 厘米;

群体密度:越冬期亩茎蘖数突破 100 万,封行过早;

根系发育:次生根少于 5 条,扎根浅,易拔起。

2. 潜在风险预警

旺长麦田因营养过度消耗,孕穗期每穗粒数减少 15%-20%;后期遇风雨,倒伏概率增加 3 倍以上。河北衡水试验显示,未控旺麦田倒伏后减产达 40%。

二、控旺黄金时段与技术要点

1. 冬前控旺(11 月下旬 - 12 月上旬)

适用场景:播期过早(9 月底前)、播量过大(亩超 20 公斤)或暖冬年份。控制方法

镇压:选晴天下午,用石磙或镇压器顺垄镇压 2 次,压碎土块的同时损伤部分地上叶片,抑制生长;

深耘断根:用耘锄隔行深锄 10-12 厘米,切断表层根系,促发新根下扎。

2. 返青期控旺(2 月下旬 - 3 月上旬)

判断依据:返青期亩茎蘖数超 80 万,主茎基部节间长度>3 厘米。化学调控:亩用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40-50 克,兑水 30 公斤均匀喷施,抑制节间伸长,使基部节间缩短 20%-30%。

3. 拔节初期控旺(3 月中旬)

临界指标:旗叶露尖前,株高超 40 厘米且群体郁闭。补救措施:喷施烯效唑(亩用 5% 制剂 30 克)+ 磷酸二氢钾(100 克),控长同时增强茎秆韧性。需注意避开倒春寒天气,防止药害。

三、不同区域控旺时间差异

1. 黄淮海麦区

冬前控旺宜早不宜迟,11 月底前完成;返青期结合第一次水肥,用多效唑定向喷雾,避免药液飘移至邻近作物。

2. 长江流域麦区

因冬季温暖,控旺集中在返青至拔节期,配合开沟排水降湿,减轻旺长程度。

3. 西北麦区

干旱年份慎用镇压,以化学调控为主;多雨年份可结合中耕除草,切断部分根系抑制徒长。

四、控旺技术搭配要点

1. 与水肥管理协同

控旺后 5-7 天,弱苗田亩追 5 公斤尿素促转化;旺苗田推迟浇拔节水至第一节间定长,避免徒长加剧。

2. 病虫害综合防控

控旺后植株抗逆性提升,可同步喷施吡虫啉 + 戊唑醇,预防蚜虫与纹枯病,减少后期损失。

小麦控旺需 “看天、看地、看苗情” 三结合。冬前重防徒长,返青稳控节间,拔节强基抗倒。精准把握各阶段控旺节点,方能将 “虚旺” 转化为 “实壮”,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来源:天山植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