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薪6000,一年不到8万,除掉吃喝拉撒、房租水电、七大姑八大姨、孩子培训班、父母药费……
有个扎心的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靠死工资,能翻身吗?
说实话——很难。
不是说完全没可能,而是太难太慢。
你仔细想想:
月薪6000,一年不到8万,除掉吃喝拉撒、房租水电、七大姑八大姨、孩子培训班、父母药费……
还剩多少?
就算你月月节省,每年攒下3万,十年也才30万。
这还是你不生病不出事的理想状态。
但问题是:现实从来不理想。
01
死工资的“慢”和“稳”,正在拖住你的人生
以前咱们老一辈讲究“稳定”:
能进事业单位、国企、当个老师,觉得这辈子有着落了。
那时候行。
房价低,生活节奏慢,物价也不吓人。
现在呢?
稳定变成了“不涨”,而房价、学费、消费水平一个劲儿地“往上涨”。
你看着工资每月到点发,心里是踏实了。
但物价一涨,踏实就变成了焦虑。
你挣的那点工资,是有“天花板”的。可你要花的钱,却是没有“地板”的。
房子、车子、孩子、父母、医疗、养老……
现实很快就把“稳定”的人,变成了“捉襟见肘”的人。
有人说得很狠,但很真实:
“靠死工资的人,连犯错的资格都没有。”
一场大病、一场变故、一次裁员,就可能让你回到解放前。
所以,光靠死工资,真难翻身。
但话说回来:
难,不等于不行。
你想翻身,得做两件事:
节流+开源。
02
节流,是把存钱当责任,而不是偶尔存点零钱
说白了,咱普通人第一桶金的起点,不是靠“拼命赚钱”,而是先学会“别瞎花钱”。
别不服,有钱人是靠投资赚钱,我们是靠不花钱省下来第一桶金。
存钱有多重要?看这句话:
“一个人如果连10000块都攒不下来,那这个人根本谈不上理财。”
别笑,这句话我以前看了也觉得有点刺耳。但细想一下,很扎实。
如果你连一个月省下几百块的意识都没有,说明你压根没把钱当回事。
那你谈什么翻身?命运不需要你翻,它就能把你按死。
所以,第一步:给自己定一个“强制储蓄计划”。
每个月工资到账,先存20%,再花剩下的;
建立一个“底线存款账户”,低于5000就不许花钱;
每一笔消费前都问自己一句:“真的需要吗?不买会死吗?”
别怕慢。你存下的不是钱,是底气。
03
但光靠省,永远存不出一套房子
咱们得现实点。
现在这世道,你省得再狠,靠死工资还是太慢。
存是存了,可你会发现:
你慢慢存,社会在快快涨。
你攒下十万,房价涨了二十万;
你攒下一辆车的钱,车险油费又翻倍了。
所以,光节流还不够。
真正想翻身,还得“开源”。
也就是说,你得有一个“死工资之外”的赚钱能力。
04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其实藏在业余时间里
你现在上下班路上是不是在刷短视频?
晚上吃完饭是不是在看电视剧?
周末是不是在沙发上一躺一天?
这段时间,就是你和别人的差距。
说句扎心的:
你不肯下班后多挣点钱,总有人愿意加班挣你的钱。
那第一桶金,普通人到底怎么挣?
很简单,从副业+技能两个方向入手:
第一种:搞点靠谱副业,别总想着暴富
别动不动就想着“日入过万”“一夜暴富”。
先把“一个月多挣1000块”当成目标。
你能从0做到1000,才有可能做到1万。
比如:
会写字的,可以去平台接稿、写专栏;
会拍照的,可以接婚礼跟拍、小红书图文;
擅长沟通的,可以做线上带货、播音兼职;
会PS的,可以接图片设计、PPT美化;
哪怕你什么都不会,可以试试剪辑、代排文档、跑腿跑单。
关键是:别停,别只想不做。
第一桶金,都是靠“耐烦+勤快”挣出来的。
第二种:花钱买能力,而不是买虚荣
很多人舍得花几千块买包包、游戏皮肤,却不舍得花几百块学个技能。
说白了,你赚钱不行,是因为你技能不值钱。
什么样的技能值钱?
能帮人解决问题的技能
能复制、能放大的技能
市场愿意付费的技能
像剪辑、写作、配音、建站、账号运营、财务报表、办公自动化……
你不是得花十年死磕,你只要用三个月系统学,就能超过90%的人,接到第一笔钱。
这比你盯着工资条祈祷涨薪强太多了。
05
死工资是“基础”,不是“全部”
你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压在死工资上。
它只能保你活着,但不能让你活得体面。
你想改变命运,就得主动去找出路。
哪怕开始很慢,哪怕每月只多挣几百块。
但一旦你开了“源”,方向就对了。
张泉灵曾说:
“你真正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你第一次用技能换来的钱。”
你会发现:
第一次你靠自己,挣到了死工资之外的钱,那感觉不一样。
你不再那么怕失业,不再那么依赖公司,不再那么焦虑涨薪。
因为你知道,你有别的门路。
那种底气,是工资给不了的。
写在最后
靠死工资翻身,难。
但靠自己提升能力、增加收入,慢慢翻身,不是不可能。
你想要第一桶金,靠等是不行的,靠熬更不行。
你得靠行动。
你得先把自己当回事,别让生活拿你当笑话。
先攒钱,再挣钱,再翻身。
这是普通人唯一能走的路。
别总说自己太普通。
你比你想象的,有劲儿多了。
共勉。
来源: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