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韶关翁源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行“邻里说事、邻里议事、邻里办事、邻里管事、邻里赞事”的“五邻工作机制”,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以小故事彰显大成效,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韶关翁源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行“邻里说事、邻里议事、邻里办事、邻里管事、邻里赞事”的“五邻工作机制”,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以小故事彰显大成效,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志愿者服务
邻里说事:倾听民声,搭建沟通桥梁
“我母亲今年93岁上下楼行动不便,家住前进路九十二号四栋401房,我想请社区理发师帮忙上门理发可以吗?”“您好,已联系社区网格志愿者,定于2025年1月14日上午9点上门为老人理发,请提前做好准备。”
事件上报
“吉祥路路灯损坏,居民晚上出行不安全,特别是晚上放学的时候很多学生经过,建议尽快修好路灯。”“谢谢您的建议,已联系共建单位安装新的太阳能路灯。”
诸如此类的温馨互动每天都在翁源县各个社区上演,这些都是翁源县社区“邻里说事”的缩影。“邻里说事”是翁源县“五邻工作机制”的起点,近年来,为了更精准快速了解、更及时反应解决群众诉求,翁源县紧贴辖区居民日常需求、公共事务办理、矛盾纠纷处理和答疑解惑的实际需要,畅通“说事微信群”“说事信箱”“邻里微心愿”及“掌上康乐”“幸福邻里”数字化平台等群众诉求反馈渠道,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做到解决一个问题、销号一个问题,实现“群众有诉求、组织有响应、社区有回音”。
邻里议事:共商共议,凝聚治理智慧
“我们小区有家新开的商店油烟排放至小区内,严重影响了大家,上次还有邻居差点和商店老板吵起来了,我建议咱们再找物业和商店的老板谈谈,看看能不能安装个油烟净化设备,这样商店能正常做生意,邻居们也不会受到油烟困扰。”在幸福社区的邻里议事厅里,社区党组织书记温清凤召集温阿姨等几个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商议着社区近期的热点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近年来,幸福社区充分发挥“邻里议事厅”作用,创新“136”议事工作法,即由社区党组织统筹,建立“居民提事-联席议事-党组织评事”3步闭环议事流程,将居民切身利益、难点堵点服务事项等6类内容纳入议事范畴,推动居民投诉率直降30%以上,有力激发群众治理“原动力”,全力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为充分凝聚群众智慧,高效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翁源县秉持“党建搭台、民众受益”理念,充分盘活辖区内闲置场所,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室、广场景观凉亭、小区闲置用房等场所建设“邻里议事厅”“党群微家”“小区板凳会”“物业恳谈会”“邻里茶叙室”“同心家园论坛”等邻里议事平台,不断完善协商议事机制,每月至少固定1天设立“邻里议事日”,常态化开展议事活动,深化邻里沟通交流,切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
邻里办事:友邻互助,拉近邻里距离
“李叔,我家窗户边缘渗水,一到下雨天就特别麻烦,能不能帮忙看看?”擅长维修的李师傅总是热心肠帮助小区邻居解决小修小补问题。
“张阿姨,您先检查一下天然气表余额,更换一下电池看看,还不行我就下楼帮您看看。”张阿姨家里的天然气启动不了,发语音在微信群寻求帮助,楼栋长张先生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耐心回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互帮互助暖心场景奏响了社区的和谐交响乐。“邻里办事”是翁源县“五邻工作机制”的重要一环,通过挖掘社区专业能人,搭建邻里互助平台,建立“邻里互助小组”“邻里代办员”队伍,引导周边邻里互帮互助,重点为独居老人、残疾人、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等提供物资代购、服务代办、送餐上门等服务,定期组织维修、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营造邻里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
除此之外,翁源县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实行社区“大党委”书记轮值机制,制定轮值排期表,每季度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根据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意见形成议题,由轮值书记召集“大党委”兼职委员、党员和群众代表、物业公司代表以及利益相关方等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动社区问题高效解决,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确保“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
邻里管事:党员示范,凝聚治理共识
“放养家禽对我们的卫生环境影响不好,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要更加珍惜爱护啊!”经过老党员黄伯多次耐心劝导,邻居主动将家禽圈养起来。
“居委会说的是对的呀,下水道堵塞关系到整栋楼,无论楼层高矮都息息相关,费用大家肯定都要出的,居委会也去帮大家争取了最优惠的价格,平摊下来每家每户费用也不高,大家和和气气把问题解决才是最重要的。”听完杨伯的话语,个别不愿出维修费用的居民也慢慢接受了解决方案,年过古稀的老党员杨伯是幸福南路二巷的居民,因为说话公道,每次社区有纠纷调解,现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翁源县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居民自治”的治理思路,不断夯实“社区—网格—楼栋—党员”四级党建组织体系,健全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网格工作机制,建强网格党群服务队、“协管员”、楼栋党员队伍,将全县在职党员划分至28个网格,积极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在社区担任楼栋长或党员中心户,并在显眼位置亮出党员先锋姓名和联系方式。亮出身份的党员积极发挥作用,示范带动居民踊跃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有困难找组织、有需要找党员”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邻里赞事:弘扬正气,营造和谐氛围
“每次社区有什么邻里纠纷都少不了老党员黄伯的身影,身边的邻居都为他点赞,这次最美邻里我选他!”
“鑫源花园西区的路灯装好了,整个花园都灯火通明,邻居们都赞不绝口,只要社区基础设施有问题,我们共建单位市政中心都第一时间处理,今年的最美共建单位我选它!”
“邻里赞事”通过开展“最美邻里”“最美志愿者”“最美共建单位”等评选活动及依托文明家庭积分制等丰富多样的载体,深入挖掘和传播社区内的好人好事,表扬先进、宣传典型,不断弘扬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邻里互助的热情,加快建成邻里和睦、互助友爱的和谐社区。
“哪里有问题,社区党组织就协调解决到哪里,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做到了我们居民的心坎上!”小区居民对社区探索幸福邻里党建新模式的做法竖起大拇指。
翁源县通过“五邻工作机制”,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刻内涵。未来,翁源县将继续深化“五邻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基层治理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为居民打造更加幸福、和谐的社区,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花在翁源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李卫燕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