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有战友问过我,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20多年里,做过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告诉对方:我做得最成功的是为因公殉职的战友梁恩金所作的专题宣传报道。字里行间虽然饱含悲痛的泪水,但也不乏成功的欣慰——它告慰了逝者,安抚了生者,激励着后来者。
当年,作者(左二)深入训练场采访的情景
曾有战友问过我,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20多年里,做过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告诉对方:我做得最成功的是为因公殉职的战友梁恩金所作的专题宣传报道。字里行间虽然饱含悲痛的泪水,但也不乏成功的欣慰——它告慰了逝者,安抚了生者,激励着后来者。
1996年9月底的一天,组织股长告诉我:团里准备给2营4连代理司务长梁恩金报请的二等功。我觉得这是一条好新闻线索——和平年代的平凡岗位上,一个志愿兵代司务长能立二等功,实在不容易,他的事迹必不寻常。
于是,我立马赶去4连采访。真是不访不知道,一访吓一跳。原来,这个叫梁恩金的老兵真不简单——他担任连队司务长8年来,当家理财,精打细算,能自己动手干的活,一分钱也不多花,一条旧麻袋补丁摞补丁,别人劝他换条新的,他补好照样用。几年来,经他补过的麻袋就有200多条;连队买菜用的单车坏了,到老百姓修车点修理,一次十几元、几十元,一年累计就是好几百元。他却自备一把钳子,一把镙丝刀,一瓶橡胶水就解决了问题;连队平时吃留下的菜根菜头,他都收集起来洗净腌制成美味可口的各种小菜,当司务长以来,他亲手腌制的干咸菜就达1万多斤。此外,他还带领炊事人员改灶节煤和在煤渣中选出没有燃尽的煤块。因而同样一车煤,他们连队比别的连队要多烧半个多月。8年来,光这一项,他就从灶口里“抠”出了3万多元。
为此,在他的精心调理下,连队从原来欠账5万元一跃为节余伙食费8万多元。为此,他先后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党员”和“基层建设先进个人”。这次,团里为他报请二等功,真可谓实至名归。
掌握了这些活生生的素材后,我即向军区《战士报》发出了一篇题为《梁恩金理财“理”出二等功》的短文。
作者在梁恩金生前向军区《战士报》发的这篇报道
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闻稿见报不到两个月,即1996年12月5日,梁恩金在外出执行采购任务返营途中因车祸不幸牺牲。
噩耗传来,全团官兵陷入悲痛之中。为配合搞好对梁恩金事迹的宣传活动,我曾多次沉入连队,通过找营、连干部采访、与战士座谈、到周边寻访等方式,了解到梁恩金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
他爱岗敬业。一次,妻子带着儿子来队探亲,正赶上全团农副业生产现场会在他们连队召开,他竟忙得两天两夜没回家。后来儿子发高烧病了,还是指导员安排通信员用单车送其妻儿到附近医院就诊。后来碰上连队养的那头母猪临产时,他为了吸取以往教训,确保生下的仔猪平安,他连续两晚蹲守在猪圈,又为母猪接生,并买来牛奶单独喂养。
他爱连如家。梁恩金家在湖南洞口县农村,妻子在镇里集体企业上班已改制下岗。父亲早逝,母亲年老多病,仅有的一个弟弟还是半哑的残疾人。家里窘迫的处境多么需要他早日回去支撑啊!机会还真的来了——梁恩金凭自己的本事考取了三级厨师证后,特区一家宾馆老板得知情况后亲自找上门来,劝他早脱军装到宾馆高就。并承诺月薪2万不封顶,还可以考虑将其妻子转来特区工作,可适当安排一套廉价的住房。然而,面对如此丰厚的待遇,梁恩金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这一身手艺是部队培养的,理应为官兵服好务,过河拆桥的事我干不出来!”
他廉洁奉公。作为管钱管物管账的连队司务长,如果想捞点贪点,那可是举手之劳。更何况,他家也正需要钱啊。可谁曾想到,梁恩金结在婚后的第一年准备回家过年时,妻子想到在娘家住不下了,想租一套房另住。然而只因对方将月租费抬高了20元后,他却叫妻子别租了,从而自己也放弃了婚后回家过年的机会。那次,他妻子在医院生产,当那个8斤重的小胖娃呱呱坠地后,医护人员笑着要梁恩金请客时,他却买来1.2元一包的香烟和8毛钱一斤的糖果招待客人。医护人员事后怎么也不相信他就是连队的伙食大管家。
用不着多举例,采访的几天里,我的采访本上麻麻密密记满了有关他的感人事迹,我也不禁为那些动人的细节而泪目。此时此刻,一种神圣的道义感在催促着我,一定要将梁恩金的优秀事迹公布于众,这不仅为了告慰逝者、安抚生者,更为了激励后来者。于是,我按程序先向政治处主任作了汇报,再向团政委陈奕鹏谈了自己的宣传构想。素来重视新闻宣传的陈政委听完我的详细汇报后,深为感动。他当即嘱咐我起草一个宣传方案,报经团党委研究再具体实施。
有道是,千难万难,有了领导的支持就不难。得到两位政工领导的明确表态后,我激动得一夜未眠,趁兴起草了一份详尽的宣传方案。次日,报经团党委“碰头会”商议后,我立即以团队名义向汕头市委宣传部起草了请示报告,在得到宣传主管部门签批后,我立即分别前往汕头日报社、汕头电视台、汕头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协调采访事宜。凭着自己曾与驻地媒体朋友的结下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约定的时间里,各路媒体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来到了部队。按照事先安排,我便将此前采访好的梁恩金的相关事迹材料整理成篇,发给每个记者人手一份,作为他们采访的参考“蓝本”。
驻地《汕头日报》刊登梁恩金事迹专题报道
集中采访的日子里,相关接访单位密切配合,团招待所统一备餐保障。两天采访结束后,我又及时组织记者们召开协调会,明确各自报道角度,统一集中发文时间。一周后,驻地媒体在同一时间各自亮出了自家的“绝招”,确保报上有文、屏里有影、电台有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梁恩金的感人事迹在特区传开后,汕头市企业家协会、妇联、青年联合会纷纷组团前来部队慰问尚在部队办理丧事未走的烈士遗孀和儿子,并给他们捐钱捐物,奉献爱心。
原广州军区《战士报》发的梁恩金事迹专题报道
为了让梁恩金爱岗敬业的事迹启迪官兵,在团党委的支持下,我又请来了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分管采编业务的赖南池副社长来队采风。在赖社长的直接指导下,原广州军区《战士报》便在头版头条推出了《青春浩气走千山》的专题报道。
梁恩金优秀事迹相继在军内、军外宣传结束后,团首长又派我专程护送梁恩金的骨灰和妻儿返乡。作为参与全程宣传的一员,我当然明白首长安排我出差的用意所在。为此,临行前,我特意收集了梁恩金的相关宣传报刊资料,又到电台、电视台刻录了影视光盘一并带上。
当我来到湖南省洞口县,向县武装部领导介绍相关情况后,黄部长和刘政委喜出望外,紧握着我的手连声说:“我们早在战士报上看到梁恩金的事迹报道了,没想到部队首长这么重视,行动得这么快!”随即,两位领导立即吩咐政工科李科长陪同我前去向县委宣传部汇报情况,并表态要全力配合部队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宣传部王道信部长观看了有关影视资料片和图文报道后,深受感动。在一再感谢部队培养了一个好战士的同时,当即批示:要求洞口报全文转载、洞口电视台、电台将梁恩金的宣传事迹实施三天滚动式播放。
一时间,梁恩金的感人事迹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父老乡亲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即,团县委、县武装部联合发文,作出了《在全县青年民兵中广泛开展向梁恩金同志学习的决定》。眼见宣传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最后要办的事儿条件业已成熟,在县武装部政工科李科长的引荐下,我走进了时任县委书记王若波的办公室。见面后,王书记就说,他早就在电视上了解到了梁恩金的优秀事迹,并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部队培养了一个好子弟。
用不着再客套了,我即向王书记提出了部队首长的意愿:梁恩金已走了,但他生前忧心于怀的却是年老多病的母亲和年幼待哺的三岁儿子。可他在镇办企业早已下岗的妻子目前却失去了生活来源。部队首长恳请家乡政府将其作为特例,安排一个工作,让她有条件承担起抚老养幼的义务。
说完,我便将事先已起草好的一份请示报告递上。王书记扫视着报告,点了点头,眉宇微皱后问道:“他爱人原在什么单位?”我回答说原在石江镇豆腐厂上班,早倒闭了。这时,只见王书记顺手抓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拨通用当地方言说了几句后,便在报告上写下“请供电局作为特例接收,建议安置到石江镇供电所负责电费收取为宜”的字样。尔后便递回报告对在场的武装部李科长交代说:“去找供电局马局长吧。”握别王书记,走出办公室时,我想,真不愧是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一个县啊!同时从王书记身上,我也感受到了一位父母官的真挚情怀。
《广东人口报》刊登的梁恩金遗孀的自述文章
往后几天,我协助烈士遗孀办理完上岗手续,即将离开洞口踏上归程的前夕,特意带上梁恩金的妻子和三岁的儿子来到其坟前告别。点一束香烛,烧一叠纸钱,双手作揖,喃喃自语:“老梁,生前你敬业,逝后人敬你。感谢团首长和家乡领导的特殊关照,你的后顾之忧已得到了圆满解决。你就安息吧!”
是啊,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件件平平常常的事情,梁恩金没有英雄壮举。然而,他却以自己对部队的忠诚,对工作的尽心,对自我的严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折射出时代的风采。
来源:刘克勤写作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