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人设崩塌?如果她不强势,可能会被时代吞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17:23 2

摘要:董明珠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格力空调,也不是跟雷军打赌,因为一些言论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人说她是更年期。毕竟人家今年71岁了,又不是41、51,说句实在话,这个年纪的老人,能坚持在企业一线拼杀的全国都找不出几个。要是董明珠不够尖锐,不够强势,她可能早就在九

董明珠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格力空调,也不是跟雷军打赌,因为一些言论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人说她是更年期。毕竟人家今年71岁了,又不是41、51,说句实在话,这个年纪的老人,能坚持在企业一线拼杀的全国都找不出几个。要是董明珠不够尖锐,不够强势,她可能早就在九十年代商海大浪里沉下去了。

回顾她的一生,活过了普通人的10辈子。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家里七个孩子她最小,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就是当宝贝疙瘩宠着的。谁能想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后来会成为把中国空调扛上世界舞台的铁娘子?1984年,30岁的董明珠遭遇人生重击——丈夫病逝,留下两岁的儿子。当时她在南京化工研究所端着铁饭碗,但一个月几十块钱工资,根本养不活母子俩。你说这个时候要是认命了,现在可能就是个普通退休老太太。但董明珠偏不,36岁那年,她把8岁大的儿子托付给了母亲,自己则拖着行李箱南下珠海,进了当时还叫海利空调的小厂当销售员。

现在都说格力是空调界老大,但1990年的海利空调厂,年产量才2万台,主要依靠组装和贴牌销售,连核心技术都没有。董明珠刚进厂就碰上大难题,前任业务员留下的42万坏账。当时海利在安徽一年也才卖100多万,约等于营业额的一半了,可是不好要。要搁一般人,可能就畏难而退了,但董大姐愣是蹲在安徽四十天,追款、查账、盯人,寸步不让,最终拉回了一货车空调。这一仗,不仅让厂长朱江洪对她刮目相看,更让董明珠彻底领悟了中国制造业的残酷生存法则:尊严绝非靠赊销能换来的,而是要制定“先款后货”的铁律。也就是这股狠劲,1994年格力的年销售额突破4个亿,其中1.6亿是董明珠一个人完成的

由此,董明珠升任经营部长,正赶上空调行业大洗牌。当时国内400多家空调厂,能活到现在的只剩个位数。她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建立"淡季返利"模式,让经销商冬天也敢进货;二是砍掉所有中间商,直接和终端门店签合同。这两招现在看平平无奇,但在九十年代可是捅了马蜂窝。经销商集体造反,连自家销售团队都闹罢工。换别人可能就妥协了,但董明珠硬是顶住压力,结果第二年格力销售额暴涨七倍,直接杀进全国前三。

2004年的"国美大战"。家电连锁巨头国美擅自降价卖格力空调,董明珠二话不说直接撤柜,并要求国美停止低价行为并道歉。国美可是全国最大的销售渠道啊!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但董大姐撂下句话:"离开国美,格力照样活!"结果自建渠道的格力反而躲过了后来的连锁卖场压价潮,反而实现了37.74%的销售增长。

2004年,对格力而言,生死攸关。美国开利集团欲以9亿美元收购格力,并为董明珠开出8000万的天价年薪,但董明珠断然拒绝。她扛着138亿的年报数据,抱着一箱被外资收购后消失的国货品牌案例,连夜冲进省里拍桌子,用一腔热血逼停了这场交易。十年后,格力以1400亿营收冲进世界500强,这一仗,董明珠不仅保住了格力的独立与尊严,更让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舞台上挺直了腰杆。

但要说董明珠最超前的决策,还得是砸钱搞研发。格力每年砸50亿搞技术。现在咱们用的光伏空调、零下35度也能制热,获得31项发明专利授权的黑科技,都是那会儿打下的底子。最狠的是2013年,董明珠和雷军打那个"十亿赌约",表面看是企业家斗嘴,实际上是在给制造业站台。截止到现在,格力研发投入累计超过400亿,专利就拿了7万多项。

不过话说回来,董明珠这些年争议不断,确实跟她的性格有关。但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看:2005年出资2亿元给员工建立身宿舍、夫妻过渡房等设施。2016年给全体员工涨薪1000块,2018年砸20亿建员工房。这些实打实的福利,可比网上喊口号实在多了。还有连续多年在两会上提议,要把个税起征点提升到1万,说要让年轻人多留点钱消费养家。

当然,71岁的董明珠确实跟Z世代有代沟。她看不惯年轻人躺平,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但反过来想,要是没有这种"老派"的较真劲儿,格力能在美日企业的围剿中杀出血路吗?

董明珠的"尖锐"其实是时代打在身上的烙印。90年代下海的那批企业家,哪个不是刀口舔血闯出来的?张瑞敏砸冰箱,任正非睡办公室,那个年代做生意,讲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没点刺头精神早被吞得骨头都不剩了。现在年轻人听着"狼性文化"就皱眉,可当年这就是生存法则啊。

有位记者曾问她“为什么总这么尖锐”,她回了一句:“要是当年不尖锐,格力早被美国收购了!”从外资围剿到电商革命,从技术封锁到直播带货,要是没点扎人的锋芒,恐怕连牌桌都上不去!

来源:全哥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