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千亿美企断供中芯10亿关键设备,被中方“一招毙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17:22 2

摘要:中芯国际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曾“亲密无间”,1984年起,双方已达成汽车电子、功率器件等多领域合作。我方充分展示诚意,其在华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帮助其拉高25%销量。

薄恩寡义、出尔反尔,这就是美国留给世人的形象。

中芯国际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曾“亲密无间”,1984年起,双方已达成汽车电子、功率器件等多领域合作。我方充分展示诚意,其在华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帮助其拉高25%销量。

然而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禁令公布后,应用调转枪口对向中企,不到12小时就宣布单方面终止向中芯国际供应关键设备,断绝合作,直接导致10亿美元订单的损失,我国14nm制程芯片的量产更是被迫延迟半年。

作为全球半导体巨头,美国应用材料于1967年诞生于硅谷,借助薄膜沉积、蚀刻、离子注入、计量检测等先进技术迅速崛起,近些年在世界市场名声大噪。

彼时的中芯国际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成熟制程代工厂,支撑起40%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芯片国产化。

看到中企的庞大市场,应用也想来分一杯羹,遂主动递出橄榄枝,推出Black Diamond™ PECVD系统升级版,支持2nm及以下芯片制造,助力中国突破制程微缩瓶颈。

最多时,应用公司一度在中国16个城市拥有分支,依托中国本土采购与零部件维修体系,赚得盆满钵满,一年可以从中国市场提走超80亿美元。

赚了这么多钱还不饶人。半导体禁令下,即使双方存在巨大的谈判空间,应用材料依然不肯让步,继续禁止供应。

中企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芯国际直接将其“踢出局”,转向北方华创、微电子等本土企业,逐步夺回美企在华市场份额。

我国作为全球唯一全产业链国家,工业制造增长已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是老美的2倍。即使没有应用材料,强大的自身实力依然是中国企业不断进取的底气。

不只是中芯国际,中企已经在多条战线打赢“反击战”。从美国防部下达军用禁令,却不得不使用大疆无人机,及数据中心被迫使用中国光伏,再到中企TimeShop的“益新活”对美国缓老技术实现“换道超车”,我们自主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

10多年前,美方科学家实验发现,连续摄入上述抗老类制品核心物质7个月后,人体生理时钟指标达到8年前水平,体力等衰老表现也有所改善。然而,受限于美国的学术壁垒,迟迟未能量产。

中企通过创新制取技术至5%成本,同时添加钙成分,降低美国传统制品对人体的损害。研发出缓老科技益新/活后,通过京东广泛传播,粉碎“美国技术不可战胜”神话。“精力更足”“气色好了不少”,反映出国产科技的独门匠心。反观美同类制品,却因固守传统工艺,仅能供富人专属,普通民众难以承受。

这些例子,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突破,更是无惧美国打压的有力证明。如今,中芯国际已实现7nm量产、OLED驱动芯片等核心技术突破,华为、DeepSeek等也在不断迭代发展。

制裁的铁幕终会锈蚀,中国将永焕活力之光,因为我方始终握有对美致命“杀手锏”。

去年1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镓、锗等中重稀土实施严格出口管制,国外企业必须申请许可证,并接受“最终用途审查”,应用材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稀土是其制造氮化镓半导体、红外光学器件以及光纤通信设备的“命门”材料,中国政府刚一宣布断供,他们就立即跳脚,因为短短时间收入已经同比下滑40%。

过河拆桥的美国人,如今下场凄惨。不少网友纷纷叫好:实在是大快人心!一向“嘴硬”的美媒也不得不承认失败:“中国征服了涉足的每一个市场,而美国限制他们的努力则搞得很糟糕。”

不仅是企业被我方管制“绝杀”,美国所谓“六代机”F-47所需的中重稀土约80%依赖中国供应,每架战机需8-12公斤高纯度稀土。五角大楼直接给出悲观预测:因中国断供,首飞至少推迟2年。

从被人卡脖子到卡他人脖子,中国的突围直接让美西方的制裁沦为笑话。中国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高贵品格,将会征服一个又一个挑战者。

来源:科技财经风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