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天的活动以“戏曲妆改日常妆”为切口,将600年昆曲美学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符号,让年轻群体在“画桃花面、点绛唇”的互动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活动现场,江苏省昆剧研究会理事、宜兴市昆曲研习社社长高峰以《牡丹亭》经典唱段切入,用生动比喻拆解昆曲“载歌载舞
4月12日,宜兴保利大剧院化身“国风实验室”,一场名为“淡妆浓抹总相宜——国风大小姐主题活动”的昆曲艺术沙龙吸引近百位市民参与。
当天的活动以“戏曲妆改日常妆”为切口,将600年昆曲美学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符号,让年轻群体在“画桃花面、点绛唇”的互动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活动现场,江苏省昆剧研究会理事、宜兴市昆曲研习社社长高峰以《牡丹亭》经典唱段切入,用生动比喻拆解昆曲“载歌载舞、一唱三叹”的艺术密码。国风造型师君君手持化妆刷,将旦角“柳叶眉”的弧度、“桃花面”的晕染技巧拆解为“半面桃花妆”技法,既保留了戏曲妆的古典韵味,又适配日常通勤场景。
在“人均角儿”妆容体验区,年轻人排队领取定制化妆包,对着镜子尝试“贴片子”“画元宝唇”等戏曲妆步骤。22岁的汉服爱好者林雨桐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改良版桃花面”:“我在腮红里混了一点金色闪粉,这样拍照更出片!”她的朋友圈九宫格迅速收获50多个点赞,有朋友留言:“原来昆曲妆这么时尚,求教程!”
“我们希望把昆曲变成宜兴的‘城市表情’。”宜兴保利大剧院负责人透露,此次活动现场设置的“非遗美照打卡墙”,将昆曲水袖、折扇等元素与现代光影结合,吸引年轻人自发成为文化传播者。(周梦悦/文 何小兵/图文编辑)
来源:何小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