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最著名的10种茶叶,都匀毛尖上榜,榜首不是洞庭碧螺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15:48 3

摘要:西湖龙井,属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龙井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的特点,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来称赞西湖龙井茶。

一、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龙井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的特点,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来称赞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的采摘有严格的要求,通常以早为贵,清明前采制的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称为“雨前茶”。明前茶芽叶细嫩,香气清幽,滋味鲜爽,是西湖龙井中的极品。雨前茶品质亦佳,芽叶肥壮,滋味浓郁。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需经过摊放、青锅、回潮、辉锅等多道工序。在炒制过程中,手法独特,要求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出的茶叶扁平光滑,色泽翠绿。

品鉴西湖龙井时,宜选用透明玻璃杯,以 85℃左右的水温冲泡。先注入少量水,浸润茶叶,闻其香;再高冲注水,观赏茶叶在杯中舒展的美妙姿态。品饮时,口感鲜醇甘爽,回甘悠长,令人陶醉。

二、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已有 1000 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当地茶农形容碧螺春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的采摘十分精细,通常在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炒制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工序,全程手工作业。

冲泡碧螺春时,宜选用玻璃杯或瓷杯,水温以 75℃至 80℃为宜。先注水后投茶,茶叶迅速下沉,舒展成朵,茶汤碧绿清澈,香气扑鼻。品味时,口感鲜爽回甘,带有花果香。

三、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黄山毛峰的采摘在清明前后至谷雨之间,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烘焙等环节。杀青时要求高温快炒,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揉捻时要轻揉慢捻,使茶叶形成条索;烘焙则分初烘和足烘,以确保茶叶干燥度和香气。

品鉴黄山毛峰时,可用 85℃左右的热水冲泡,先闻香,再观汤色,最后品味。其口感清新甘甜,香气清幽高雅,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四、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等工序。拉老火是六安瓜片制作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

冲泡六安瓜片时,宜用 90℃左右的热水,先温润茶具,再投入茶叶,高冲注水。品饮时,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绿嫩匀整。

五、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君山银针的采摘要求严格,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再烘、复包、焙干等工序,历时 70 多小时。

冲泡君山银针时,先用开水预热茶杯,投入约 3 克茶叶,再用 75℃至 85℃的热水冲泡。起初,茶叶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又似群笋出土,极为美观。品饮时,口感甜爽,香气清高。

六、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

信阳毛尖的采摘期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采摘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开始,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为标准。制作工艺包括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等。

冲泡信阳毛尖时,宜选用透明玻璃杯,水温控制在 80℃左右。先注入少量水,浸润茶叶,再高冲注水。其口感鲜爽醇厚,回甘持久,香气高雅清新。

七、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的品种繁多,主要有大红袍、水仙、肉桂等。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褐油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匀齐。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其中,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通过摇青和静置交替进行,使茶叶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品鉴武夷岩茶时,可用紫砂壶或盖碗冲泡,水温以 95℃以上为宜。先闻香,再观汤色,品味茶汤的醇厚与回甘。武夷岩茶的口感丰富多变,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八、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 1723—1735 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安溪铁观音的采摘标准为成熟新梢中开面驻芽二、三叶。制作工艺包括采摘、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等十多道工序。其中,做青是形成铁观音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

冲泡安溪铁观音时,宜选用瓷质盖碗或紫砂壶,水温以 100℃为宜。先洗茶,再高冲注水。品饮时,口感醇厚甘鲜,音韵明显,回甘持久,香气清高悠长。

九、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的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红亮。

祁门红茶的制作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包括筛分、拣剔、补火、清风、拼和等工序。

冲泡祁门红茶时,可选用瓷质茶具,水温以 90℃左右为宜。先温润茶具,再投入茶叶,用热水高冲注水。品味时,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带有果香和花香。

十、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 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毛尖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都匀毛尖的采摘通常在清明前后进行,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等工序。杀青时要求锅温高、投叶量少、翻炒快,以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揉捻时要轻揉慢捻,使茶叶形成条索;搓团提毫则是都匀毛尖独特的工艺,通过双手搓揉,使茶叶白毫显露。

冲泡都匀毛尖时,宜用 80℃左右的热水,先温润茶具,再投入茶叶,高冲注水。品饮时,口感清爽,香气悠长,回甘明显。

来源:小冰影视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