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时清明节随父母回乡下扫墓,一路上,总见沟壑旁或山上开满了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乡下人给它取名为“满山白”。这些花一簇簇挂在枝头上,看不见它的花蕊,似花非花,花瓣更像被剪开的碎纸条。随风摇曳,与坟头上吹落的纸花遥相呼应,给人空寂苍凉的感觉,我便误以为此花不吉利。
儿时清明节随父母回乡下扫墓,一路上,总见沟壑旁或山上开满了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乡下人给它取名为“满山白”。这些花一簇簇挂在枝头上,看不见它的花蕊,似花非花,花瓣更像被剪开的碎纸条。随风摇曳,与坟头上吹落的纸花遥相呼应,给人空寂苍凉的感觉,我便误以为此花不吉利。
那时候大多数人的家境并不殷实,没有钱买像样的祭品,据说这种白花有追忆和思念的意思,因此有的坟头也会插上几枝,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后来才知道这植物叫白檵木,它的花开在清明前后,又可以用来祭祖,所以俗称“清明花”。有诗曰:“丝丝白花释清香,昭昭翠叶韵悠扬。草木有心应时序,寄托哀思诉衷肠。”
有人问檵木是什么木?实际上这个“檵”字是专门为檵木这个植物而生的。“檵木初开思杳然,因花造字古来鲜”。它最早出现在清代吴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中:“檵木一名纸末花,江西湖南山岗多有之。”由此可见,清代曾叫它“纸末花”。
檵木是金缕梅科金缕梅属灌木或乔木植物,虽然我们常见的是灌木,但作为乔木可以长到12米高,直径达30厘米的参天大树。我们不难发现,“檵”字里的四个“幺”,像极了聚集成团的花瓣丝带,紧密地团结在半个框中,有约束又有自由放飞的空间。
其实檵木花不止白色,还有少女梦的粉色,热烈的正红色。叶子互生,呈椭圆形,革质,上面有星毛,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粝感。白色花叶片通常为绿色,嫩叶和白花在春天几乎同时萌发,所以开出来的花,往往花叶相见。红花叶片幼时颜色鲜艳,后渐渐变成呈紫红色或暗红色,正红色的檵木花量很大,先开花后长叶,一眼望去,热烈与火焰,繁花似锦。
檵木花长度约1-2厘米,形似“撕碎得无毛边很整齐纸屑”,花序柄长约1厘米,花丝极短,药隔突出成角状,子房完全下位。它的枝条上覆盖着锈色的星状毛,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尤其是雨滴落在上面,亮晶晶的更具质感。
红花比白花无论是从花瓣数量,还是紧凑程度都优于白花,观赏价值更高。白色几乎都是野生的,原生于我国,19世纪被引入欧洲,后经园艺学家培育出红花品种,成为国际流行的观赏植物,湖南长沙是红檵木的重要繁育和出口基地。
如今红色檵木已成为许多城市园林必不可少的景观植物,造型各异,亦可为色块的搭配,十分醒目漂亮。
檵木的根、叶和花都可以入药,叶片和根均含鞣质、黄酮类等成分。在农村,如果谁不小心割破了手,就会顺手摞一串叶子,或挖点根,洗干净放在嘴里嚼碎,敷在伤口上,具有快速止血效果,因此在民间有“天然创口贴”的美誉。
檵木的英文名为:Chinese Fringe Flower,在外国人眼里,它细长飘逸的花瓣,理应归于流苏,中文意思是“中国流苏花”。红檵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中国红的理念很相似,象征着团结、富贵吉祥,无论是种在院子里还是大门口,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来源:君哥说美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