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0日-4月12日,第二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2025)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围绕近视防控、视觉健康及前沿诊疗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前言
2025年4月10日-4月12日,第二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2025)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围绕近视防控、视觉健康及前沿诊疗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COOC2025期间,大会主席孙兴怀教授接受了医脉通特约专访,分享了COOC的历史和创新点、眼科新技术孵化基金及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以及共识更新迭代的意义。
孙兴怀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
COOC会议最初起源于华东地区的眼科年会。后来,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老主任褚仁远教授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对其进行了重新组织和规划,使其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持续提升,逐渐发展成为如今业内广为人知的盛会。
如今大家所熟悉的主题讲座、主旨讲座、专家讲座等会议形式,均源自COOC的创新之举。我们率先推出了主题讲座和主旨讲座,还开创了卫星会这一模式。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午餐会、展台会等活动,这些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会议内容,还充分调动了眼科领域公司、厂家的参与积极性。事实上,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厂家的支持与贡献。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民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过去以外企为主导的局面已逐渐改变,国企和民族企业如今也占据了重要份额。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备和技术层出不穷。这些创新形式极大地吸引了业内人士参会。
COOC会议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我们创办之初就对标美国的AAO临床眼科学大会,虽然会议中也会涉及基础研究,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此外,我们还结合临床实际举办了病例讨论会,这一形式深受基层眼科和视光学工作者的欢迎。因为病例讨论会紧密贴合现实临床工作,并非空谈理论,能够让参会者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成长。
另外,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会议,参会者可以不交注册费,但需要进行登记,以便我们了解参会者的情况。若参会者希望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学分,按照国家规定需缴纳相应费用,否则只需登记即可进入会场,共享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
COOC会议学术交流的宗旨是希望实现全面发展,最终造福民众的眼健康。我们期望这一会议能够不断传承下去,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让每一位参会者都能收获颇丰,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眼科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办会的初心和使命。
孙兴怀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
由于眼科领域的公司与厂家积极投身于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期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与设备,这与国家的政策号召不谋而合。于是,部分公司拨出专项公益资金,设立了相关眼科新技术孵化基金,为那些可能将新技术落地的研究提供启动孵化基金。该基金有着严谨的评审机制,涵盖专家评审、中期考核以及结题考核等环节,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青年创新基金的主要目标是为众多年轻医生以及刚毕业的研究生提供支持。这些年轻人才往往怀揣着创新想法,却苦于缺乏实践落地的途径。基金以启动资助的方式,助力他们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期望,这些项目能在年轻人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项目之前,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其积累研究基础,从而更顺利地申请到国家级纵向基金。同时,我们也鼓励这些研究成果朝着产品转化落地的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此类基金在未来将会更加普及且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也衷心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眼科科研事业的发展。目前,该基金已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立项,拥有专门的基金编号,其级别相当于省部级课题,这对科研人员而言具有较大的帮助与吸引力。我们期望这项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催生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备与药品,回馈临床,切实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孙兴怀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
之所以要制定共识,主要是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统一的认知与操作。鉴于此,专家组展开深入讨论,全面复习相关文献,并借鉴国际上的文献报道与先进经验,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合,进而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具有参考性和引导性的操作准则。如此一来,临床工作者便能在规范的轨道上开展工作,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实践,从而有效规避治疗中不必要的副作用。
这些共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大约三五年后,可能会有新技术、新研究成果涌现,或者临床出现新的认知。此时,我们便会对共识进行持续更新,将那些有循证依据或得到临床支持证据的内容纳入其中。通过不断更新与完善共识,我们能够切实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的视觉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专家简介
孙兴怀 教授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教授、主任
国家卫健委/中国医科院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
世界青光眼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青光眼诊治及低视力功能重建研究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等,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包括Nat Genet, Prog Retin Eye Res, Curr Biol,J Neurosci,Ophthalmology, IOVS等杂志,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亚太眼科协会(APAO)杰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来源:老钱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