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杨芳:“跳跳糖”背后,她拆解“毒魔72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21:03 1

摘要:政工室 昆明西山公安“警察阿姨!我们发现了罂粟花!”两个气喘吁吁的小学生冲进派出所,稚嫩脸庞上写满紧张。看到这一幕,杨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颗用禁毒PPT种下的“种子”,正在破土萌芽……

政工室 昆明西山公安“警察阿姨!我们发现了罂粟花!”两个气喘吁吁的小学生冲进派出所,稚嫩脸庞上写满紧张。看到这一幕,杨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颗用禁毒PPT种下的“种子”,正在破土萌芽……

警服笔挺的杨芳站在讲台上

手中的激光笔犹如探照灯

将新型毒品的

“七十二般伪装”层层剥开

从社区民警到“两禁”专家

17年时光在她眼尾刻下细纹

却让那双眸子愈发清明

……

破伪装 揭“毒魔”

从警17年,杨芳在派出所的多个岗位历练过,在成为禁毒民警前,她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社区民警。长期与群众打交道的她,对辖区老百姓的基本情况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杨芳看来,如今人们对传统毒品的形态和危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当提到“海洛因”“冰毒”“大麻”等词时,都会警觉起来,但面对新型毒品,群众的认识还是太少。

“很多新型毒品都是无色无味的,很会伪装。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将毒品伪装成承载着很多人童年记忆的零食——跳跳糖。这种伪装成跳跳糖的毒品毒性极强,具有高度成瘾性,遇水即溶,且能与各种饮品混合而不改变口味或香味,饮用后可导致大脑连续两天保持兴奋状态,后劲极为持久。这些新型毒品乍一看,很难辨认出来,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宣传势在必行。”杨芳说道。

由于见多了因毒品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件,杨芳的心中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做好禁毒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宣传和打击是禁毒工作的‘两把刀’,我得用好宣传这把利刃,破解禁毒难题。”

播火种 筑防线

“这不是大家记忆中的跳跳糖……”宣讲活动上,杨芳举起仿真教具,加深大家的印象。而投影仪将数据化作利剑:0.3克即致幻的新型毒品,包装竟与童年零食别无二致。当奶茶杯里翻滚着芬太尼,当电子烟弹暗藏合成大麻素……为使宣传效果最大化,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杨芳和女子禁毒宣传队队员制作了3套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阶层的禁毒宣讲PPT。

针对基层民警辅警,她们制作了全面详细的PPT,提升基层派出所的禁毒宣讲能力;针对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学生,她们设计的PPT通俗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毒品的危害;针对五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她们通过真实案例和图文视频展示,全面介绍新型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提高学生的防毒、拒毒意识。

为最大程度取得听众的共鸣,杨芳反复琢磨,实时更新PPT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禁毒宣讲起了效果。一次,辖区内的两名小学生发现路边疑似罂粟花的植物立即报警,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虽然最终确认是“虞美人”,但杨芳深感欣慰:“孩子们有这样的意识,说明我们的禁毒宣传工作是有用的。”这更加坚定了她不断完善宣传方式的决心。“每拆穿一个毒魔面具,就可能挽救一个徘徊在深渊边的灵魂。”杨芳的笔记本扉页上,褪色的便签写着:宣传不是照本宣科,是让每个听众都成为禁毒卫士。

聚合力 护家园

面对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杨芳和西山女子禁毒宣传队积极与其他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在2024年“6·26国际禁毒日”当天,联合西山区禁毒办,在西山公园举办 “西山健步走,全民禁毒行” 活动。活动现场,参与者们身着统一的禁毒文化衫,从茶马花街出发,途经玉兰园,全程约3公里,沿途精心设置的互动打卡点巧妙地融入了毒品知识科普内容,真正做到了 “寓教于行”,让参与者在健步走的过程中,轻松学习禁毒知识。

杨芳表示:“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对于我来说,更要走到禁毒工作的最前沿,了解掌握最新的毒品,并剥下‘它们’的伪装,将它们公之于众!让大家远离毒品的危害,这是我们的使命!2025年,我们会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并发动各界参与,把禁毒知识深植于辖区群众的心中。天下无毒,是我们禁毒民警最大的心愿!”

她用坚守

诠释了人民警察对“天下无毒”的信念

她用担当

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识毒、防毒

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远离了毒品的侵害

禁毒之路任重道远

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仍在不断升级

人民警察提示您

禁毒从自身做起

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素材提供:禁毒大队

编 辑:田 寅

责 编:毛庆瑶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