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或许只有2个结果:近海中国必胜,远海则美国占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23:19 2

摘要: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谁也不敢说完全没点火药味。过去几十年,这两个大国在经济上你来我往,军事上暗自较劲,地缘政治上更是针锋相对。一旦真刀真枪干起来,结果会怎么样?有人说,或许就两个结局:近海中国占上风,远海美国拿优势。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谁也不敢说完全没点火药味。过去几十年,这两个大国在经济上你来我往,军事上暗自较劲,地缘政治上更是针锋相对。一旦真刀真枪干起来,结果会怎么样?有人说,或许就两个结局:近海中国占上风,远海美国拿优势。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直接在战场上碰上了,中国志愿军和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打得不可开交。那场战争打了三年,最后停战没和解,算是埋下了长期对立的种子。之后,美国搞了个遏制政策,拉拢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组了个军事包围圈,想把中国的势力压住。

到了1970年代,情况有点变味。1972年,尼克松跑去北京,那是历史性的一步,之后两国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正式建交。

可好景不长,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军事实力也蹭蹭往上涨,美国觉得亚太这块的地盘有点坐不住了,紧张气氛又回来了。

冷战后,中国经济崛起太快,军事现代化也跟得上,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开始晃悠。为了稳住局面,美国加强了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联盟,还拉着英国搞了个AUKUS,弄核潜艇技术给澳大利亚。

台湾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雷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呢,虽然嘴上不承认台湾独立,但老往那儿卖武器,干涉我国内政。加上贸易战、南海争端、人权问题,两国关系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僵。

不过话说回来,中美经济上还是绑得挺紧的。2022年双边贸易额7600亿美元,这数字不是闹着玩的。真打起来,全球供应链一断,谁都得吐血。所以经济联系可能是挡住战争的一道墙,但要是涉及主权和安全这种底线问题,这墙能不能顶住还真不好说。

要是中美真在近海打起来,比如台湾海峡或者南海,中国有几张硬牌能打。第一张牌就是地理位置。中国离这些地方近,军事基地、机场、导弹阵地都挨着,部队说动就动,补给线短,后勤压力小。美国呢,得从几千公里外调兵,航母开过来都得花时间,光这点就吃了亏。

第二张牌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中国这些年在这上面花了大心思,弄出一堆专门对付美国的高端武器。比如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能打几千公里,直接威胁美国的航母。

东风-26号称“航母杀手”,射程能覆盖关岛,美国要是想靠航母近海硬拼,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扛住第一波打击。还有高超音速导弹,美国到现在都没靠谱的拦截手段,航母再多也可能变成海上靶子。加上巡航导弹、潜艇和防空系统,中国在近海能织出一张密集的火力网,让美国空军和海军很难舒舒服服进来。

兰德公司有个中美军事记分卡,研究过台湾场景。到2017年,中国攻击美国空军基地和反水面作战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导弹库存有1400多枚弹道导弹,外加几百枚巡航导弹,精度还越来越高。

真打起来,美国在日本、关岛的基地可能得停摆好一阵子。中国海军这几年扩张也快,现在舰艇数量是全球第一,虽然吨位和技术上比美国差口气,但在近海能集中力量,靠数量压人。潜艇、水面舰艇配上反舰导弹,再加上熟悉地形,实战经验也不少,这都是优势。

举个例子,要是中国想武力统一台湾,地理优势能让它迅速出兵,导弹火力还能打乱美国的支援节奏。美国航母打击群要是敢进第一岛链,成本高得吓人,可能还没靠近就被中国的火力网罩住了。所以在近海,中国真有底气占上风,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目标。

可要是把战场拉到远海,比如印度洋或者中太平洋,美国的优势就出来了。美国海军是真正的蓝水海军,能全球作战,11艘航母随便拉出来几艘,就能投送空中力量打远程。中国呢,到2025年也就2艘航母,吨位和经验都比不上,远海投送能力差一大截。

美国还有个杀手锏——全球基地和联盟网络。印太地区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这些盟友,基地遍布,能提前囤装备、轮换部队,反应速度快。技术上,美国也有领先的地方,比如F-22、F-35隐形战机,潜艇的静音性和作战能力都比中国强。天基侦察和通信系统更不用说,能撑起全球行动。

美国军队打过的仗多,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实战经验甩中国好几条街。解放军上次正经打仗还是1979年中越战争,现代战争经验基本是零。

兰德记分卡里还提到,在远海场景,比如斯普拉特利群岛,美国在空中优势和反水面作战上占优。中国的蓝水海军虽然在建,但有个大短板——海外基地少。

吉布提有个支持基地,但跟美国的全球网络比,差远了。远海作战需要长时间补给,中国这块还撑不起来。美国海军搞复杂行动的经验丰富,中国在这方面还嫩得很。

远海打起来,美国还能掐中国的命脉。比如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这招狠起来能直接瘫痪中国经济。美国还能拉着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一块儿干,情报共享、军事协调,把中国孤立起来。

航母、潜艇、远程轰炸机从迭戈加西亚或者澳大利亚起飞,能打中国的资产,还不用直接面对A2/AD的威胁。所以在远海,美国有资本占上风,甚至能让中国吃大亏。

双重结局的可能性

综合来看,中美要是开战,结果还真可能跟战场距离挂钩。近海是中国的主场,地理近、火力猛、准备足,能快速抢占先机。美国要是硬闯,航母和基地都得挨揍,短时间内很难翻盘。中国就算不能彻底打垮美国,至少能保住自己的目标,比如稳住南海。

远海就是美国的天下,全球海军实力和联盟网络能让它打得游刃有余。中国海军跑远了,后勤跟不上,火力也投送不到,美国还能掐住中国的经济命脉,打持久战中国肯定吃不消。这种双重结局正好应了那句话:近海中国必胜,远海美国占利。

但这仗要是真打起来,谁都讨不了好。全球经济一乱,供应链一断,中美都得掉块肉。2022年7600亿的贸易额不是白来的,真撕破脸,谁都得掂量后果。所以两国军方和政府都得悠着点,别让擦枪走火变成全面冲突。

说到底,中美开战这种事儿,能避就避。两国关系再僵,也不是没缓和的余地。经济上这么深的联系,是个天然的缓冲垫。外交上多谈谈,军事上多沟通,尤其是两军层面的热线,别让误判把事儿闹大。台湾问题上,美国得守住“一个中国”政策的底线,别老试图干涉我国内政。

清华大学有个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专家提过,中美危机管理得加强,双方得有点基本共识。比如在网络战、太空、人工智能这些新领域,可以试着谈谈合作,别光想着对抗。国际问题上,比如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也能一块儿出出力。两国可能做不了朋友,但也没必要非当敌人。

总的来说,中美要是真打起来,近海中国靠地理和火力有胜算,远海美国靠海军和联盟能压一头。但这仗打下去,谁都捞不着便宜,全球经济也得跟着遭殃。

来源:墨珑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