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发豁免对等关税!笔电、手机产业链迎重大转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02:43 3

摘要: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于4月11日紧急发布公告,宣布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20项产品豁免“对等关税”。根据第14257号行政令,这些产品自4月5日起不再被征收额外关税,涉及HTSUS编码包括8471(笔记本电脑)、8517.13.00(智能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于4月11日紧急发布公告,宣布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20项产品豁免“对等关税”。根据第14257号行政令,这些产品自4月5日起不再被征收额外关税,涉及HTSUS编码包括8471(笔记本电脑)、8517.13.00(智能手机)、8541(集成电路)等,覆盖消费电子全产业链核心品类。意味着此类产品将恢复仅20%的关税。

此次豁免被业界称为“精准拆弹”——既缓解了美国科技企业因供应链成本飙升带来的压力,又避免了消费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大规模涨价潮。此前,美国电脑厂商Framework因关税导致成本激增,已宣布暂停部分笔记本在美销售,此次政策调整或为其解困提供关键窗口

1. 科技巨头的“隐形推手”

苹果、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此前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叠加税率高达54%(34%对等税+20%原有关税),直接威胁到iPhone、MacBook等产品的利润空间。此次豁免清单中“美国成分≥20%可免税”的条款,实则为苹果等企业量身定制——其芯片、软件等核心技术占比达标,可巧妙规避关税。

2. 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挫败

美国曾试图通过高关税迫使产业链转移,但越南、泰国等替代产地同样面临46%、36%的对等关税,导致中企海外布局陷入“越转移越亏损”的怪圈。此次豁免变相承认:短期内完全脱离中国电子制造体系并不现实。

3. 选举年的经济维稳需求

2025年正值美国大选年,消费电子品涨价可能引发选民不满。CBP同步修复了因系统故障导致的10%关税误征问题,进一步释放政策维稳信号。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头部代工厂已通过保税区出口、离岸定价(FOB)等模式规避关税风险,豁免政策将进一步巩固其成本优势。而越南中资工厂或因美国对越46%的高关税,被迫回流部分产能。

高端产品(如苹果系列)受益于豁免政策价格趋稳,但中低端手机、笔电因难以满足“20%美国成分”门槛,可能面临10%-15%的涨价压力,TCL、传音等品牌市场份额或受挤压。

豁免清单中8541编码涵盖集成电路,但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仍未放松。这种“松下游、卡上游”的策略,暴露出美国既要维持消费市场稳定,又试图遏制中国技术升级的双重意图。

1. 豁免背后的“附加条件”

根据CBP公告,企业需重新提交报关摘要以追溯免税资格,且豁免仅针对特定编码产品。未列入清单的智能手表、太阳能组件等仍面临高税率,政策“打补丁”式调整或成常态。

2. 全球供应链“多极重构”

台系代工厂(如广达、和硕)已启动“中国+东南亚+墨西哥”三角产能布局;大陆企业则加码本土自动化升级,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重塑产业链,但企业用“分布式制造”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3. 技术冷战持续升温

值得警惕的是,此次豁免未涉及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美国商务部同日宣布扩大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显示出“消费端松绑、技术端绞杀”的长期战略。

此次关税豁免看似是科技产业的喘息之机,实则是全球化撕裂下的权宜之计。当“美国制造”的成本鸿沟无法用关税填补,当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这场围绕电子产业的攻防战,终将逼迫各方回到谈判桌前——毕竟,没有任何国家能独自掌控从硅片到智能手机的完整密码。

来源:爱可乐的阿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