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仅仅三天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及多种电子零件实施关税豁免,这一戏剧性转变引发广泛关注。特朗普曾多次表示期待中国主动谈判,但“中国电话迟迟不响”,最终却是他率先做出让步。这一举措背后,既有国内经济压力的推动,也有地缘博弈中的策略
中美关税战在2025年4月进入白热化阶段。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中国迅速反击,将对美关税提升至125%,双方针锋相对。
然而,仅仅三天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及多种电子零件实施关税豁免,这一戏剧性转变引发广泛关注。特朗普曾多次表示期待中国主动谈判,但“中国电话迟迟不响”,最终却是他率先做出让步。这一举措背后,既有国内经济压力的推动,也有地缘博弈中的策略考量。
4月11日晚,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通知,宣布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及多种电子零件免于特朗普的“互惠关税”,包括来自中国的产品。这一豁免适用于4月5日起进入美国或从仓库取出的产品。此前,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高达145%,其中包括因芬太尼问题额外加征的20%关税。
此举对美国科技巨头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苹果公司90%的iPhone在中国生产和组装,若无豁免,iPhone 16 Pro Max 256GB的价格可能从1199美元飙升至2150美元,涨幅高达79%。
英伟达、微软等公司也因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而受益。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称,这一豁免是“科技投资者的梦想场景”,至少在短期内缓解了科技行业的压力。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计,苹果在美国的iPhone库存可支撑六周,但一旦库存耗尽,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
此前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曾表示,特朗普将继续推动科技公司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并称其已从苹果、台积电和英伟达等公司争取到“数万亿美元”的在美投资。
特朗普本人也在4月11日表示,全面关税可能存在例外,“10%是一个下限”。然而,这一让步与特朗普此前“让中国屈服”的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很显然,特朗普高科技回迁计划也和关税战一样烂尾了。
特朗普对中国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表面上是政策调整,实则是内外压力下的被迫妥协。
首先,美国国内经济压力迫使特朗普调整策略。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濒临崩溃,苹果自关税宣布以来市值蒸发超6400亿美元。特朗普在4月9日承认市场“有些紧张”,并在暂停对75国额外关税后表示债券市场“变得很漂亮”,显示他对市场反应的敏感。此外,美国消费者信心降至历史低点,许多人抢购汽车和电子产品以规避涨价风险。
其次,美国科技行业和消费者难以承受高关税的冲击。特朗普还面临国内高科技资本家的巨大压力。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警告,若关税全面实施,其供应链将遭受重创,产品价格飙升将直接冲击美国消费者,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高科技资本家对特朗普施加了强大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做出妥协。任天堂已因关税不确定性推迟Switch 2游戏机在美国的预购,预计价格可能从450美元涨至600美元。经济学家指出,关税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税基基金会估计,2025年关税将使美国家庭平均税负增加近1300美元。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逐渐意识到,压制中国高科技产业不仅无益,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早些年的芯片战就是一个教训。美国曾试图通过出口管制在半导体领域卡住中国脖子,但结果却出乎意料。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芯片产业迅速突破,出口额已破万亿大关,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一技术突破让美国措手不及,也让特朗普明白,继续压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只会加速其崛起,美国无法再承受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最后,特朗普期待的“中国电话”迟迟未响,迫使其主动示好。特朗普多次表示,他等待中国主动谈判,4月9日更称若中国联系美国,他将“非常宽容”。然而,中国并未妥协,反而将对美关税提升至125%,并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反制。
特朗普的关税战以中国为主要目标,若中国不服软,即便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也意义有限。面对国内压力和中国的强硬态度,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让步,试图通过豁免部分关税为谈判创造空间。
特朗普对中国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是其在中美关税战中的一次重大退让。表面上看,这一举措缓解了美国科技行业和消费者的压力,但本质上是特朗普在内外困境下的妥协之举。国内高科技资本家的压力、芯片战带来的教训以及中国的强硬态度,共同迫使特朗普改变策略,其“让中国屈服”的目标未能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白宫虽试图将此举包装为谈判策略,但特朗普的让步无疑带有示好意味,希望中国能给予台阶。
这一让步对中国而言带来了显著利好。首先,关税豁免为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美国提供了喘息空间,稳定了相关产业链。电子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的重要份额,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价值达1460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电脑等占主导地位。关税豁免后,中国企业可继续以较低成本向美国出口这些产品,避免了价格上涨对市场份额的冲击。
其次,特朗普的退让增强了中国在谈判中的主动权,证明了强硬策略的有效性,为未来博弈奠定了心理优势。此外,关税豁免可能刺激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子产品的需求增长,尤其是在消费旺季到来之际。
从经济收益看,若以2023年数据为基准,假设关税豁免后中国对美电子产品出口恢复至1450亿美元水平,且因价格竞争力提升额外增长10%,则2025年出口额可达1595亿美元。这部分即为中国因关税豁免可能多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关税豁免为中国高科技企业争取了发展时间,有助于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中国是否会顺势妥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与其打交道的最佳策略是以强硬对强硬,直至其彻底放弃对中国的霸凌行径。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地缘战略的较量,而非单纯的经济战。特朗普的霸权主义依赖压迫和剥削,难以长久。中国通过稳住能源安全、联合俄罗斯等方式,已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战略定力。中美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或许将证明,真正的胜利属于坚持原则的一方。
来源:陶陶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