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皮肤为何总在“留痕”?解密色素沉着的真相与对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02:00 1

摘要:为什么明明做好防晒,脸上的斑却越来越深?痘痘消了,痘印却成了“永久居民”?这些困扰无数人的皮肤问题,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元凶”——色素沉着。作为皮肤自我保护的“副作用”,色素沉着既可能由日晒、激素波动引发,也可能是皮肤受损后的“后遗症”。今天,我们将用科学视角拆

为什么明明做好防晒,脸上的斑却越来越深?痘痘消了,痘印却成了“永久居民”?这些困扰无数人的皮肤问题,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元凶”——色素沉着。作为皮肤自我保护的“副作用”,色素沉着既可能由日晒、激素波动引发,也可能是皮肤受损后的“后遗症”。今天,我们将用科学视角拆解这一皮肤现象,从成因到解决方案,带你彻底告别“斑斑点点”的烦恼。

●色素沉着:皮肤的“保护色”为何成了颜值杀手?

色素沉着是指皮肤或粘膜的色素颜色加深和色素量的增加[1]。其常见类型主要有黄褐斑、老年斑、雀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都与黑色素生成增多与分布紊乱有关[2]。我们的皮肤里有一种叫做黑色素细胞的“小工厂”,它们会生产出黑色素,原本是为了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等外界伤害的。但有时候,这些“小工厂”会因为各种原因过度工作,产生过多的黑色素,这些黑色素堆积在皮肤里,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色素沉着。

●五大“致黑元凶”:你的色素沉着从何而来?

紫外线可以称为皮肤的头号压力源,可以使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活性氧增加,激活黑色素生成的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更多黑色素,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被“晒黑”[2]。这种生理反应也被称为“适应性色素沉着”,同时还会伴有表皮增厚,两者共同保护皮肤内层免受紫外线损伤[3],但同时,也会使我们的皮肤“晒黑”或出现“晒斑”。

炎症刺激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皮肤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如疾病(如痤疮、湿疹等)、创伤(如外伤、烧伤等)、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等,都可能引起皮肤炎症,进而引发色素沉着,即炎症后色素沉着(PIH)[4]。其引发原理为,炎症反应引起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使黑素细胞增多,并影响黑色素生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使黑色素生成增加,进而导致皮肤色素沉着[5]。

内分泌

如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黑色素生成增多,怀孕还会促进垂体激素的产生,加强酪氨酸酶等酶的转录,从而进一步增加色素沉着。此外,卵巢肿瘤、激素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都会引起体内激素失衡,黑色素产生增加[6]。

药物

如β-内酰胺类等抗细菌药、酮康唑等抗真菌药、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喹宁等抗虐药、甲磺酸伊马替尼等抗肿瘤药,都可能会导致色素沉着,其原理可能包括激发黑素细胞过度表达使黑色素合成增多、药物颗粒无法清除、某些药物可产生自由基等[7]。

遗传

遗传因素也是色素沉着的原因之一,已有基因变异被证明与红头发、白皮肤、雀斑、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风险有关[8]。

●预防指南:阻断黑色素的“生产流水线”

做好防晒是预防色素沉着最重要的一步。每天出门前都要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并且要注意防晒霜的涂抹量和频率。除了化学防晒,还要结合物理防晒,比如戴帽子、打伞、穿防晒衣等,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内分泌平衡。

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此外,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保持皮肤的良好状态。

● 解决方案:已形成的色斑如何淡化?

首先就是使用美白产品。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可以使用含有美白成分的护肤品,现在市面上具有美白功能的成分有很多,例如烟酰胺,不仅对黑色素转运系统有35%-68%的抑制作用,还可加快角质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实现黑色素代谢加速,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美白效果。苯乙基间苯二酚(377)也是现在炙手可热的美白成分,是有报道的活性最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之一,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维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中间体多巴醌生成多巴色素,从而阻断黑色素的生成过程,还能消除活性氧等自由基,白藜芦醇等对酪氨酸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传明酸则可以降低前列腺素水平,进而降低酪氨酸酶活性[10]。以上成分都有很好的美白功效,但要注意选择正规、安全的产品,并且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此外就是激光治疗,这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去除色素沉着的方法之一。它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皮肤,使黑色素颗粒吸收激光能量后破碎,然后被人体代谢排出体外。不过,激光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色素沉着虽然会影响我们的皮肤美观,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它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了色素沉着问题,也不要过于焦虑,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缓解,就能让我们的皮肤保持白皙、健康。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账号删除

参考文献

[1] 倪艳霞. 色素沉着的诊断思路 %J 中国社区医师 [J]. 1989, (09): 5-6+8.

[2] 陈诗蓉, 冯庆媛, 中国化妆品 谢 J. 皮肤色素沉着的类型及干预策略 [J]. 2022, (12): 76-81.

[3] KINDL G H, D'ORAZIO J A. Pharmacologic manipulation of skin pigmentation [J]. Pigment cell & melanoma research, 2021, 34(4): 777-85.

[4]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 J. 炎症后色素沉着防治专家共识(2024版) [J]. 2024, 57(11): 998-1003.

[5] HOSSAIN M R, ANSARY T M, KOMINE M, et al. Diversified Stimuli-Induced Inflammatory Pathways Cause Skin Pigmen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1, 22(8).

[6] ESPóSITO A C C, CASSIANO D P, DA SILVA C N, et al. Update on Melasma-Part I: Pathogenesis [J]. Dermatology and therapy, 2022, 12(9): 1967-88.

[7] 刁丽, 彭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王 J. 药物诱导的皮肤色素沉着研究进展 [J]. 2013, 27(12): 3.

[8] 郑舒丹, 董亚兵, 刘立刚, et al. 色素沉着基因与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J]. 2019, 30(6): 5.

[9] 杨枭, 刘源, 封悦, et al. 美白化妆品的综述 [J]. 2024, (4): 54-65.

[10] 王琪, 郑含含, 张肖, et al. 传明酸多肽组合物改善线粒体功能及炎性色沉的研究 [J]. 2024, 47(6): 13-8.

来源:宝宝健康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