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4月11日收盘,威胜信息报收于35.86元,较上周的37.9元下跌5.38%。本周,威胜信息4月10日盘中最高价报36.59元。4月7日盘中最低价报31.3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低点。威胜信息当前最新总市值176.32亿元,在通信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
截至2025年4月11日收盘,威胜信息报收于35.86元,较上周的37.9元下跌5.38%。本周,威胜信息4月10日盘中最高价报36.59元。4月7日盘中最低价报31.3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低点。威胜信息当前最新总市值176.32亿元,在通信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9/8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852/5143。
4月10日业绩说明会,上证路演中心视频录播,网络文字互动
问:请公司关于美国对我国累计加征54%关税以及不排除继续加码的关税冲击是否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是否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关于美、欧、日、韩对半导体芯片的出口管制,是否对集团公司的电力通信芯片制造产业链有影响,如原料、器件是否存在卡脖子,如产生影响是否如华为一样已经准备好了国产替代的相应预案准备?
答: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目前公司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不涉及美国市场,加征关税目前对我们没有影响。同时,原材料大部分为国产,供应链稳定,不受国际关税政策波动影响。在通信芯片方面,公司采用40nm制程工艺,均在国内流片,原料、器件采购供应多元,没有卡脖子问题。
问:公司到2024年成功推出近50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新品营收入达38亿元,占总营收49%。请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以确保新产品能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
答: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深耕能源行业20年,坚守科创定位,在产品研发中,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公司近三年将年均9%的营收投入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超51%。从新品研发过程看,新品研发前期,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战略客户紧密沟通,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与客户一同定义具有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过程中,研发团队与市场、销售团队协同,确保产品特性契合市场。例如正在电网应用电力鸿蒙智能终端,分布式光伏有序接入解决方案等,就是基于新型能源体系下市场对电网安全和分布式光伏有序管理的需求而推出。产品上市后,还持续收集反馈,迭代优化,以此保障新产品契合市场,为公司稳定增收和保持市占率高份额。高效地帮助客户目的实现作为公司研发创新的成功。从新品和技术研发储备看,分为三级(碗里的)创新产品,主要是当期创新产品,满足近1-2年的客户主要需要交付产品。(锅里的)创新平台,主要是指产品新技术平台化,引领未来市场2-4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转化成不同形态的应用新品。(田里的)迭代标准,主要是指预研的未来创新技术和标准,保持未来公司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满足新一代技术标准的迭代。
问: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增长显著,达到21亿元且同比增长4%。未来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除了已有的布局,还会采取哪些新的策略来进一步升市场份额和营收?
答:尊敬的投资者,感谢关注!海外市场,目前公司设有沙特、阿联酋、印尼、孟加拉、埃及、摩洛哥、南非等10余个的海外办事处、分公司及制造工厂,从国内派驻人员到人员本地化,强化“铁三角”团队建设,构建本地化运营平台和营销网络。通过引入高端国际化营销人才,威胜信息的本地化团队已具备从理解客户需求到售前定制解决方案、合同履约到交付服务的全流程能力。公司积极践行“国际三化”战略,通过本地化运营和定制化解决方案,赋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数字化转型建设。海外国家、市场客户、产品与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占比提升,将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问:在芯片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公司如何保持HPLC+HRF双模通信芯片在南网、国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势地位,后续有哪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感谢关注!面对激烈的芯片领域竞争,威胜信息HPLC+HRF双模通信芯片在南网、国网的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的高比例接入,低压配网通信方案面临新挑战,公司深度参与国南网下一代双模通讯标准研发,致力于提升芯片速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并利用存量市场开展新技术研发应用。后续,公司计划融合中国与海外MI标准,以一颗芯片满足全球电力MI通信需求,拓展全球业务。
4月3日投资者交流会
问:公司如何看待配网侧投资机会以及公司在其中的优势情况?
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会,电源结构向可再生新能源转变,电网形态从传统单向潮流电网转向复杂分布式混合电网,电网调度也从人工管理转向实时在线管理。这些变化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的技术和产品适时应对这一格局,推出透明配网、新能源接入、负荷管理以及有序用电解决方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预计将首次超过6500亿元,将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南方电网将围绕数字电网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且投资重点聚焦于配电网与新能源发展领域?,这为威胜信息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威胜信息在配电网、新能源发展等领域已提前布局,并已经形成批量应用。在配电网领域,威胜信息的输电线路监测、配网V3.0、透明台区解决方案,已在多个省份批量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威胜信息新能源有序接入方案、有序充电解决方案等,在多省完成试点与验收,在湖南、辽宁、河南等省牵头推进相关标准制定并实现规划推广应用。国南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对配网、新能源的投资倾斜将为我们带来大量增长机会,进一步促进威胜信息在该领域的产品应用,助力整体实力提升。
问:如何看待新能源入市政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有哪些产品和方向有望受益该政策、能够在未来2-3年持续放量?
答:新能源入市政策将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这与威胜信息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威胜信息作为能源物联网龙头企业,凭借在通信芯片、智能终端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打造分布式光伏并网解决方案,能够助力电网提升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实现新能源电力的高效接入与稳定运行,从而迎来更多业务拓展机会。另一方面,政策鼓励能源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打造的?“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正好满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为公司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
问:公司已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和业务场景?
答:威胜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已取得诸多成果,在应用技术与业务场景方面亮点突出,商业化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1)自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智能算法与模型公司深入研究负荷预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精准预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为电网调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合理安排发电计划,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例如,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利用该技术提前预测光伏发电量,使电网提前做好接纳和调配准备。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在电网设施运维场景中,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运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技术,实时监控电网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异常行为等情况,如识别电力设备的过热、破损、放电等问题,实现设备的及时维护,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台区拓扑识别技术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台区拓扑结构进行精准识别,提升台区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台区内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用电数据等信息,准确掌握台区内电力传输路径和设备运行情况,优化电网运行效率,为电力故障排查和电力资源分配提供有力支持。有源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识别和保护技术针对有源配电网的特点,研发出接地故障智能识别和保护技术。当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位置和类型,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切断故障线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和范围?。(2)业务场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各个环节均有?I?技术的应用。在发电侧,通过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运用?I?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运维和发电效率优化;在输电环节,利用?I?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巡检,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和安全隐患;在配电侧,通过智能拓扑识别和接地故障保护等?I?技术,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在用电侧,运用负荷预测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需求的精准预测,帮助电网企业合理安排电力供应?。数智城市领域研发了?I?边缘计算网关和智慧安防管理平台。I?边缘计算网关能够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城市中的各类智能设备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支持;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利用?I?技术对城市中的安防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如人员入侵检测、火灾预警等,显著提升城市安全管理能力?。
问:?公司海外的业务布局、发展战略以及目前海外工厂最新进展?
答:2024年,威胜信息通过组织国际化、思想国际化和战略国际化,海外业务持续取得突破,实现境外业务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5.4%。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度的10%,提升到15.38%,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公司已设立境外子公司及销售代表处10余家,沙特、印尼工厂已在建设中,2025年将投入使用。同时,在中东、印尼、埃及等已投入市场的重点地区,将投放最新的智能配网产品。同时,威胜信息会加强对南南国家的产品推广,利用MI2.0和1.0融合的机会提升竞争力。公司当前海外市场业务布局于西北非,中东,南非,东南亚等国家,通过与这些地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业务的拓展与深耕。在国际业务版图构建过程中,基于自身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聚焦优势区域集中力量发展。
问:?公司海外重点面向的AMI0有哪些特点及发展机遇,以及从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来看,公司有哪些具体措施精准把握这些市场机遇
答:MI2.0?是指新一代高级量测体系(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2.0)。它是在?MI1.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旨在解决早期?MI?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多的应用场景MI2.0主要特点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先进的网络连接、增强型安全性、高效的电池、改进的客户参与、分布式智能、支持分布式能源资源?(DER)等。MI?2.0的发展前景包括提高电网可靠性、促进电网去碳化、提升客户体验、推动能源市场创新、促进数字化电网建设等。国际市场MI2.0与中国新型电力系统遥相呼应,需求相似。面对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MI?2.0的发展趋势,公司在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上已经做出了积极响应,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确保海外业务的稳健高效发展1、加大研发投入,快速迭代产品与解决方案,引导MI?2.0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电网、智慧水务和能源管理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迭代,特别是在MI?2.0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持续优化现有的MI产品并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使其更加智能化、模块化和适应未来的电力和水务需求。通过加速技术的升级和产品创新,我们力争成为MI?2.0发展的先锋。2、市场与产品联动,尽可能多找到MI?2.0的试验田,打造标准化程度高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在多个新兴市场中积极寻找MI?2.0的试验田,推动标准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通过在不同地区的试点项目,我们能够收集宝贵的数据反馈,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和适应性。借助这些试点项目,打造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标准化MI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3、在多个市场快速复制,扩大战果一旦我们在某一市场实现了MI?2.0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我们将迅速复制这一经验到其他市场,扩大成果。
问:看过往通讯模块2-3年就开始有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目前双模更换和迭代过程中,会不会再出现新的技术要求带来新的机会?
答: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推进,智能低压配电网建设、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充电桩控制等新的需求出现,对电力物联网本地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速率、更低延时、更强稳定性的需求,本地通信也将继续向前演进,在未来可能出现更高速/更低时延双模,甚至多模通信产品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