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呀呀,一提到老人吃药这事儿,好多人都直摇头。就说李奶奶吧,那天她皱着眉头,手里攥着早上该吃的降压药,嘴里嘟囔:“哎哟,医生说的早晚各一次,太麻烦咯!”寻思了一会儿,就把药塞回抽屉,想着“晚上一起吃算了,反正都是一天的量”。您猜怎么着?这一个“偷懒”的决定,差
一、晚吃 2 小时药,咋就摔得这么惨?
哎呀呀,一提到老人吃药这事儿,好多人都直摇头。就说李奶奶吧,那天她皱着眉头,手里攥着早上该吃的降压药,嘴里嘟囔:“哎哟,医生说的早晚各一次,太麻烦咯!”寻思了一会儿,就把药塞回抽屉,想着“晚上一起吃算了,反正都是一天的量”。您猜怎么着?这一个“偷懒”的决定,差点让她吃了大亏!傍晚的时候,李奶奶像往常一样蹲在地上擦地板,突然,她眼前一黑,“扑通”一声就摔地上,听得人心里“咯噔”一下。儿子下班回家,看到她扶着腰直哼哼,吓得脸都白了,赶紧送医院。这一检查,CT 结果出来,腰椎轻微骨折,血压更是飙到 180/100。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她连续五天把两次药都攒到晚上吃,白天血压没控制住,脑袋发晕才摔了这一跤。您可能会问:“不就晚吃几个小时的药,咋后果这么严重呢?”这吃药的时间啊,可真是个大学问,就好比给身体的时钟上弦,上错了点儿,整个身体都得“闹脾气”。
二、“灵活”服药反被坑
社区诊所的张医生见多识广,他连连叹气说,这种情况太常见啦。有位大爷就是个例子,他总觉得“中药温和,啥时候吃都行”,把本该饭前吃的养胃药,跟晚饭一起吞了下去。您猜怎么着?吃了半个月,胃胀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张医生哭笑不得地说:“中药也有它的‘小脾气’啊!有的药得空腹吃,吸收才好,就像小树苗要在空旷的土地上扎根;有的药怕刺激胃,得饭后吃,就像给胃穿上一层保护衣。弄错了时间,药就像进错考场的学生,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还瞎捣乱。”您瞧,这吃药时间不对,哪怕是温和的中药,也能闹出乱子来。
还有一回,我在小区里碰到王奶奶,她正愁眉苦脸地跟邻居抱怨呢。原来,她有心脏病,医生给开了药,让每天固定时间吃。可她有时候忙着带孙子,就忘了时间,想起来了就赶紧补上。结果那段时间,她总觉得心慌得厉害,去医院一检查,心脏指标都不正常了。这就是不按时吃药,心脏跟着“抗议”啦。
三、误区揭秘:时间差 = 药效差
您心里或许在犯嘀咕:“不就几个小时的事儿,至于这么较真吗?”咱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退烧药布洛芬吧,医生都嘱咐要间隔 6 - 8 小时吃一次。要是心急,4 小时就吃一回,药量超标啦,就像给身体里的肝肾灌了太多“苦水”,它们可吃不消,说不定就受伤了;要是超过 8 小时才吃,退烧效果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大打折扣,烧半天退不下去,人得多难受啊。再讲讲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这药更“矫情”,每天必须固定时间吃,为啥呢?要是时间乱了,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就像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心脏可受不了,反而跳得更乱套了。
还有啊,像调节睡眠的褪黑素,得在睡前 1 小时吃,这可是有讲究的。要是提前 3 小时吃,等您上床睡觉的时候,药效早过了,就像烟花放完了,黑灯瞎火的,失眠还是缠着您;要是临睡前才吃,身体还没反应过来呢,眼皮还是直打架,根本睡不着。您瞧,这吃药时间稍微错一点,药效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身体能舒服才怪呢。
四、给老人的“时间管理”小贴士
我跟您分享一套我琢磨出来的“服药生物钟法”,家里有老人的,不妨试试。
1. 按“生活锚点”定时间:把服药和老人每天固定做的事儿绑一块儿,就像给船找到可靠的锚。比如说王爷爷,他每天早饭后雷打不动要看《新闻联播》重播,那就把药放在电视遥控器旁边,新闻一开始,“咔嚓”一声,药就跟着下肚了,顺顺当当的。还有李奶奶爱跳广场舞,每天傍晚出门前,让她把药吃了,就像戴帽子、拿扇子一样,变成出门前的固定动作,这样就不容易忘啦。
2. 用“笨办法”防忘记:准备二闹钟,一个放床头“滴答滴答”叫老人起床吃药,一个放厨房,做饭的时候也能瞅见,提个醒。要是老人眼神不太好,就在冰箱、衣柜这些显眼的地方,用粗粗的马克笔写上“别忘了吃药呀!”字写得比鸡蛋还大,保证老远就能看见。我隔壁的赵爷爷,一开始老忘吃药,后来他孙子在他家门上贴了张超大的便签,赵爷爷一开门就能看见,从那以后,吃药就没再落下过。
3. 让药盒“会说话”:现在科技发达啦,有智能药盒,到点就“滴滴”响,还能语音喊:“李奶奶,该吃降压药啦!”可有些老人嫌麻烦,不喜欢用。那也行,买最传统的一周七格药盒,每天出门前,先把当天要吃的药格抠出来,装兜里,走哪儿都带着。老人没事就瞅瞅药格空了没,空了就说明药吃了,心里有数。我爷爷以前也老是忘吃药,用了这个办法后,吃药变得可有规律了,身体也好多了。
五、特别提醒
咱可千万别小瞧老人吃药“记不住”这事儿,吃药时间就像给身体“拧螺丝”,拧早了、拧晚了,螺丝松松垮垮,身体这部“大机器”迟早得出毛病。作为子女,咱们多花点心思帮老人“卡点”,可比买那些花里胡哨的营养品实在多了。下次回家,不妨陪老人把一天的服药时间列个表,写得大大的,贴在客厅墙上或者冰箱上这些显眼的地方。
您的这一次小小提醒,说不定就是老人的“平安符”呢,能让他们稳稳当当、健健康康的。记住啦,药物千万种,时间各不同,具体咋吃,一定要问清楚医生或药师,别自己瞎琢磨,让老人遭罪。
注:具体用药情况因人而异,看病找医生,用药找药师,一定要遵医嘱哦!
来源:健康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