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19亿!七旬夫妇靠收割中产干成“行业一哥”,准备上市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07:45 1

摘要:1980年的香港,空气中弥漫着经济起飞的躁动,而他的目光却锁定在机舱洗手间镜面柜里那些精巧的玻璃瓶上:娇兰的「Shalimar」在顶灯下泛着翡翠绿的光晕,迪奥「Miss Dior」的鸢尾花香与雪茄烟味交织,爱马仕「Calèche」的丝绒蝴蝶结被某位名媛遗落在洗

本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2024年7月18日,颖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但是未果。

今年一月份,颖通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但是仅余10天后便重新更新招股书内容递交港交所。

如果此次成功,那么颖通无疑会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你也许想不到,这个香水品牌的创始人,是从航空公司转行的。

国泰航空走出来的“香水大王”

当波音747的引擎声在启德机场逐渐消散,刘钜荣习惯性地理了理深蓝色制服——这位刚满35岁的国泰航空总舱务长,此刻正站在人生的重要航点上。

1980年的香港,空气中弥漫着经济起飞的躁动,而他的目光却锁定在机舱洗手间镜面柜里那些精巧的玻璃瓶上:娇兰的「Shalimar」在顶灯下泛着翡翠绿的光晕,迪奥「Miss Dior」的鸢尾花香与雪茄烟味交织,爱马仕「Calèche」的丝绒蝴蝶结被某位名媛遗落在洗漱台边。

这些被头等舱客人视作日常的奢侈细节,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却是难以想象的画面——上海妇女用品商店的香水柜台,最畅销的仍是标价八毛的六神花露水。

这种撕裂式的消费图景,在刘钜荣执飞的京港航线上持续发酵。每周三次的CA109航班里,他观察到两个平行世界:舷窗左侧的香港启德机场免税店,白领女性们正为圣诞限量的雅诗兰黛「青春露」香水排队;舷窗右侧的上海虹桥机场海关,归国华侨的行李箱被海关人员逐一开箱检查,五瓶装的香奈儿「No.5」旅行套装因超出免税限额引发争执。

正是这种高空视角下的洞察,催生了中国首个高端香水代理网络的雏形。

1983年春天,刘钜荣在九龙租下的80平米办公室里,堆满从法航机组人员处搜集的香水试用装——这些贴着「巴黎-香港」行李标签的小样,即将以特殊身份进入北京友谊商店的玻璃展柜。

他创新性地将航空业的「枢纽辐射」模式移植到供应链:通过国泰同事牵线,直接对接格拉斯香水制造商,绕过多级代理商;借鉴机组排班系统,设计出覆盖京沪穗三地的72小时物流网络;甚至把机舱服务话术转化为销售培训教材,教导店员用「前调中调后调」的叙事替代「驱蚊止痒」的功能性话术。

历史总在细节中埋下伏笔。1984年深秋,当北京王府井百货首次出现「娇兰香水圣诞礼盒」时,这种定价相当于普通职工半年工资的奢侈品,竟在三天内售罄。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早在刘钭荣观察头等舱客人涂抹香水的指尖温度时便已注定——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一瓶法国香水不仅是气味载体,更是撬动阶层认同的符号密钥。

我们的定位使我们受益于中国香水市场的预期增长潜力。”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称,中国香水市场近年持续快速增长,有潜力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由于中国香水的渗透率较低,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规模庞大。

三年营收58亿的财富密码:

解码颖通商业帝国

颖通在港股招股书中披露的募资计划,勾勒出一幅从渠道商向美妆生态平台跃迁的战略蓝图。

根据招股书,其拟将40%募资额(约23.3亿港元)投入欧洲新锐品牌并购,瞄准Byredo、Le Labo等高增长沙龙香水品牌——这类年均增速超30%的细分赛道,既是完善高端品牌矩阵的关键拼图,更是获取手工调香技艺、小众原料供应链等稀缺资源的战略跳板。

在技术端,35%的资金(20.4亿港元)将用于搭建“Scentech数字平台”,通过与蚂蚁链合作的区块链溯源体系、已获12项专利的AR虚拟试香系统,以及智能供应链中台,实现新品上市周期压缩至17天、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1次/年的效率革命。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15%募资额(8.7亿港元)规划的全渠道扩张:未来三年新增42家机场体验店及18家免税概念店,并部署支持95%SKU无人导购的智慧柜员系统,这一布局直指丝芙兰亚洲市场14.6%的渠道覆盖率护城河。

值得关注的是,LVMH(持股18.7%)、欧莱雅(7.3%)及璞米资本(9.5%)构成的战略投资者矩阵,正通过共享75个品牌的渠道资源、开放全球香料数据库、导入欧洲并购经验等方式,形成“资本-资源-市场”的协同飞轮

刘钜荣这样说过:“如果在质量方面颖通不能百分之百把控,我宁愿不赚这笔钱,或不去开拓这块业务。”所以,颖通创立40年,始终坚守的一条最基础要求就是:所有代理的进口品牌必须高品质,以确保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满意。这毫无疑问也是颖通如今成功重要原因之一。

构建品牌矩阵与渠道生态

奠定美妆香水行业龙头地位

颖通在40年发展中,以一套“品牌-渠道-技术”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悄然改写了中国高端香水市场的游戏规则。

其商业逻辑始于对奢侈品消费本质的洞察——当1980年代国内消费者仍将花露水视为香水替代品时,刘钜荣已通过航空业积累的全球视野,预判到身份象征型消费的觉醒。

这种洞察催生出独特的“品牌金字塔”战略:顶端以爱马仕、宝格丽等7个顶奢品牌建立光环效应,腰部通过安娜苏、莫杰等12个轻奢品牌承接消费升级需求,底层则由范思哲、菲拉格慕等19个设计师品牌完成市场教育,形成从“身份标签”到“个性表达”的全场景覆盖。

这一战略的落地,倚仗的是堪称行业范本的渠道创新实验。2001年,颖通依托创始团队航空基因,在浦东机场开设亚洲首个香水专柜,将目标客群精准锚定年均飞行12次以上的高净值人群;2015年与SKP联合打造“香氛艺术长廊”,把香水销售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

2020年借海南自贸港政策东风,在免税渠道实现237%的爆发式增长。如今,其构建的“机场拦截+高端商场渗透+免税红利收割”三维网络,已覆盖90%的国际机场、76家顶奢商场及15个免税口岸,形成对目标客群“出行-购物-度假”全消费链路的闭环截流。

而真正让颖通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是其将奢侈品逻辑与零售科技深度融合的底层能力。

当行业还在依赖BA(美容顾问)推销时,颖通已投入营收3.2%用于消费者行为研究,构建出包含2.1亿条香型偏好数据的标签体系。

当传统代理商困于45天铺货周期时,其48小时全渠道上新系统能同步触达328个城市;在假货侵蚀30%香水市场的困境下,自主研发的区块链溯源技术使窜货率从17%降至2.3%。

这种“奢侈品牌价值守护者+零售效率颠覆者”的双重身份,或许正是LVMH、欧莱雅等巨头愿以26%战略持股押注的关键——在颖通的生态中,百年香氛世家的矜持与互联网时代的敏捷,正碰撞出新的商业物种。

在气味的褶皱里,折叠着一个时代的消费密码。

从波音747机舱里飘散的香水余韵,到港交所敲钟倒计时里的资本期待,颖通控股四十年航程恰似一瓶经典香水的三重奏:前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冒险精神,中调激荡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商业智慧,尾调则沉淀出中国消费升级的美学自觉。

这家以航空基因重塑香水行业规则的企业,在每一个历史转机处都精准捕捉到了时代的气味密码——当国际品牌仍在用东方主义想象描摹中国消费者时,颖通早已用区块链和AR技术构建起新的嗅觉坐标系;当传统代理商困于渠道红海,其机场免税店已悄然变身为中产阶层的身份认证中心。

写在最后

这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香水第一股",承载的不仅是刘钜荣从总舱务长到商业舵手的蜕变史,更是一代人在时代浪潮中解码消费文明的嗅觉史诗。

当香水的分子在空气中完成最后一次布朗运动,我们终将明白:所谓商业传奇,不过是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淬炼成可量化的芬芳。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