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浙江独臂女孩为盲人铺出彩虹路”的新闻温暖全网时,在安徽池州,一位“95后”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也正用另一种方式为城市注入温度——他的镜头虽无法对焦光明,却精准捕捉到了生命的光彩。
当“浙江独臂女孩为盲人铺出彩虹路”的新闻温暖全网时,在安徽池州,一位“95后”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也正用另一种方式为城市注入温度——他的镜头虽无法对焦光明,却精准捕捉到了生命的光彩。
近日,贵池区湖心路人行道上,柯海静静驻足。“您已偏离导航路线……”语音提示在耳边响起,他熟练地打开手机指南针校准方向,伴随着盲杖与地面敲击发出的清脆“嗒嗒”声,缓缓朝着目的地前行。这位在短视频平台一周三更的“新晋博主”用一个个镜头打破了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刻板印象。
暗夜逐光:从封闭到破界
自幼失去光明的柯海,从未觉得自己较常人逊色。2017年6月,自特殊学校毕业后,具备计算机实用知识基础的柯海开了一家淘宝店,做起了电商生意。
“通过电商,我每个月可以挣5000块钱左右,养活自己是够了,但这份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很少出门,久而久之,我甚至变得不愿出门了。”2024年上半年,柯海愈发感到自己与外界的间隔越来越远,每次出门,不仅需要家人陪伴帮忙,还得进行许久的心理建设。于是在下半年,柯海决心冲破内心禁锢,去“看一看”世界,“出行自由比财富自由更重要,这半年我‘逼’着自己每周至少出门一次,简单拍些视频素材,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勇气练习”和素材积累,今年3月,柯海终于在抖音平台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盲人独自去咖啡店》,没想到意外收获了不少同城市民的关注和点赞。点开账号“盲人大闸蟹” ,168个粉丝的信息他都铭记于心:“这个粉丝是从我第一条视频就关注我的。”“这个粉丝每个视频都给我点赞。”……
声纹重构:当耳朵成为眼睛
在柯海的视频评论区,“盲人如何剪辑视频?”“盲人怎么‘看’抖音、回复评论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我上网靠‘听’,借助读屏软件浏览页面。”柯海边向记者介绍,边现场演示起来。随着他的操作,电脑语音系统有条不紊地播报着屏幕信息。记者注意到,他的语音提示速度极快,常人几乎难以听清。“我特意把语速调快了,现在已经习惯了。如果按正常语速听,效率就太低了。”柯海笑着解释。现在,柯海平均每分钟能听400多字,还能快速打出100多个字,网上交流对他来说毫无障碍。
可以通过听语音了解电脑屏幕信息,柯海就自己摸索学习剪辑视频,根据不同的语音提示,做出不同的剪辑动作。“一个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我通常要花2个小时才能剪辑完成,相当于把耳朵当眼睛用啦。”柯海幽默地调侃自己,“靠着耳朵,像是片段剪辑、添加音效等基础操作,现在我都能轻松驾驭。”
微光共振:照亮文明的褶皱
独自出门的这一年,柯海深刻体会到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在他的视频账号中:推自行车的小男孩拉着他的盲杖默默引路,将他送至目的地;出租车司机特意下车,小心翼翼帮助他安全落座;高铁站工作人员全程引导他通过“重点旅客”绿色通道……这些温暖瞬间被剪辑成8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十万次,在社会上激起层层涟漪。
有网友留言“看完你的视频,我挪开了占用盲道的自行车”,还有的表示“以后碰上视障群体,一定主动上前帮助”,更有视障朋友私信他“现在敢独自出门了”。
叶明敏也刷到了柯海发布的短视频,作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他敏锐地关注到评论区网友提出的“街巷通道宽度较窄不够畅通、盲道布局不合理”等影响视障群体出行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残疾预防’行动,实施建设、运维、监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主城区秋浦路等33条市政道路均已实现了无障碍设施100%覆盖,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无障碍设施被占用、破坏等问题仍部分存在。”叶明敏告诉记者,他们将充分吸纳意见建议,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加强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实现各类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也呼吁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多提宝贵建议,共同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盲杖敲击的不是障碍,而是世界对我们的回应。只要还能听见这种回响,我的镜头就不会停下。”柯海用这句话为当天的采访画上句号。
编辑:徐雯 责编:汪玉芳
审稿:张明旻 监制:姚成润
|||
来源: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