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谷调大鼓传承人李克文为了学习和传承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谷调大鼓,不让这个民间技艺失传,刻苦学习鼓曲技艺,从入门开始,经历学基本功、记忆唱词、学习表演,在学成后参加各种鼓曲比赛,终于获得鼓曲业内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
4月10日下午,北京市“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七进”系列巡讲西城区德胜中学专场报告会在北广大厦报告厅开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西城区德胜中学相关负责人出席报告会。来自德胜中学的320余名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宣讲、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掌声经久不息。
宣讲现场
报告热烈有爱,李克文、张旭、李炟橙、谷文亭、张建平、贺柏音6位宣讲员用他们的朴实故事和精湛技艺,带着同学们穿越历史文化长廊,触摸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
平谷调大鼓传承人李克文为了学习和传承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谷调大鼓,不让这个民间技艺失传,刻苦学习鼓曲技艺,从入门开始,经历学基本功、记忆唱词、学习表演,在学成后参加各种鼓曲比赛,终于获得鼓曲业内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
北京环卫集团职工张旭讲述了自己作为保洁员刻苦学习、工作的同时,变身文化网红,宣传介绍颐和园历史文化,用扫帚清扫自然环境,以脚步丈量文化遗产的故事。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演员李炟橙讲述了自己从学习皮影、制作皮影,到讲授皮影课,从国内给大中小学生讲解,到走出国门展示中国2000年皮影文化的故事,展现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
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谷文亭讲述了石峡村村民守护长城40年,并依托长城开展乡村振兴的故事,号召大家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张建平讲述了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全国首例非遗口技特色民宿,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助力地区快速发展的奋斗故事。
来自北京大北照相有限公司的摄影师贺柏音讲述了自己跟随前辈奋斗脚步,精进拍摄技艺,参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拍摄工作,用镜头记录时代华彩瞬间的故事。
有人说,如果未来是一幅长卷,那么青少年就是最鲜活的墨,既皴染山河,又留白无限可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播撒可以为青少年培根铸魂,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核;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形成的文化自信,更能赋予青少年精神底气,使学生们在多元思潮中坚守文化立场,自觉传承创新。
学生感言
初一(8)班 杨馨宇
孩提时代,只知道习近平爷爷等国家领导人带领中国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心中也只是非常遥远陌生的概念。而今日,来自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将我们代入了过往的故事当中;用真实有趣的故事,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植于同学们心中。
现在,在我心中,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流淌在每一阵歌声与悠扬鼓声中的传承与创新;是在颐和园的扫把轻扫间朴实讲解中散发的自信;是不用泪水博得同情,而用汗水绽芳华的自强精神;是自发守护野长城,不畏风雨勇毅坚守的誓言;是可登大雅之堂,可进民众之屋的声声口技中焕发的新面貌;是被张张相纸印记,留下的精研专业,攻坚克难。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做传承者、创新者。
初一(8)班 王栎翔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今天几位在不同岗位上辛勤付出的宣讲员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经历的感人故事,让我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李克文老师、李炟橙老师以及张建平老师都以自己的梦想为帆,以不懈的努力为翼,将自己擅长的技艺发扬光大,用自己的热爱续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篇章。张旭老师一年四季用手中的扫帚成就更美丽的颐和园;谷文亭老师坚持保护长城,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业让乡村走上致富之路;贺柏音先生用自己并肩作战的相机记录时代的华彩瞬间。正是这些倾其全力报效国家的人成就了中国如今的盛世繁华。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