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在“昌乐作协贾玉红工作室”的微信群里,文友们早就约好,要在白浪河之源的山谷里,搞一次既有地理环境的又有音乐伴奏的朗诵,但我今天没有寻找到他们的帖子,也就不知道我这么叙述妥当否?因为我对许多问题搞不明白,只能这样说了,副标题也是这么凑的。
昌乐作协采风笔耕沃野系列文章(第十一集)
——“白浪河之源”背景音乐朗诵摄影小记
山东昌乐刘福新
记得在“昌乐作协贾玉红工作室”的微信群里,文友们早就约好,要在白浪河之源的山谷里,搞一次既有地理环境的又有音乐伴奏的朗诵,但我今天没有寻找到他们的帖子,也就不知道我这么叙述妥当否?因为我对许多问题搞不明白,只能这样说了,副标题也是这么凑的。
本人在上学时,正遇“wenge”,在益都师范当过写手,当过播音员;1968年冬参加工作后,也多次干过播音员,感觉那时候自己的普通话还凑合,历经多年衍变,我的普通话完全变为土话了,也就没脸在人前稍稍表现一下。
所谓的朗诵,就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可别小看了这项活动!朗诵,就是用响亮有力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下边,让我从百度复制粘贴一段关于朗诵的解读——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读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从“昌乐作协采风笔耕沃野”这个联合句子来看,也涵盖着“朗诵”这种形式。在“白浪河之源”的地理环境中,在配有音乐的前提下,贾江红和王瑞娟两位女士的朗诵更具现代意义。
我因连篇发布“昌乐作协采风笔耕沃野”这个系列文章,素材又攒成一大堆了,就连我的“回老家寻找我老宅的遗址”那篇文章,只发了上篇,下篇迄今未能续完。我着急呀!
好了,就说这些吧,我要上传图片了——图片既有18幅。
2025年4月13日上午发于今日头条
拍于2025年4月5日16点44分。从打鼓山下来后,搞起了音乐伴奏朗诵。王瑞娟是语文教师,朗诵的成色很足。
文友李庆锋音乐伴奏。
贾玉红女士朗诵的成色同样是很足的。
文友王瑞娟开始录像录音。这个我不会,我只会拍照。
我很喜欢在拍配音朗诵空隙里这幅图片。
远拍“围子山”山顶上的房屋。这片房屋,我以前上去过多次。
我们的车下山坡了,车里抓拍一棵植物。
来源:山东昌乐刘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