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项目不是看热度,而是看未来。你能在今天跟上趋势,但你能在未来站稳脚跟吗?市场变化快,只有预判未来的项目,才能长久生存。不断调整方向,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项目创业者的生存之道。
做项目不是看热度,而是看未来。你能在今天跟上趋势,但你能在未来站稳脚跟吗?
市场变化快,只有预判未来的项目,才能长久生存。
不断调整方向,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项目创业者的生存之道。
1.技术爆炸:零知识证明(ZK)扩容方案将主导市场,Ethereum扩容倍数突破200倍,Sol处理能力达5000 TPS,链抽象技术让25%的交易“无感跨链”。
2.监管收紧: 香港、新加坡等地推动合规牌照,美国SEC政策松动但反X要求升级,创业者必须“左手创新,右手合规”。
3.范式转变:NEAR创始人预言,以“意图”为核心的交互模式将崛起,AI代理将无缝连接Web2与Web3,用户行为彻底重构。
3.创业者警示:跟风Meme币或短期热点?小心成为“时代的眼泪”。唯有预判趋势,才能避开红海厮杀。
二、调整方向:从“追风口”到“造护城河”
法则1:锚定“一横一纵”主线
纵向(价值深化):抓住比特币成为储备资产、RWA(真实资产通证化)市场扩张的趋势,深耕金融、供应链等垂直领域。
横向(体验革新):押注链抽象、隐私计算(如ChatGPT级隐私保护)、Web3与AI融合的场景,例如去中心化VPN、社交电商的UGC生态。
法则2:拥抱“合规化生存”
香港的稳定币立法、韩国的交易监控政策,意味着合规能力已成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链上反X钱(onchain AML)工具提升透明度,或申请VASP牌照切入主流市场。
案例:某DeFi项目通过集成隐私计算技术,在合规框架下实现匿名交易,用户量激增300%。
1. 技术壁垒:
a、聚焦ZK证明、DAG共识机制等底层创新,或开发“傻瓜式”链抽象工具,降低用户门槛。
b、警惕:80%的L2/L3数据将转向Celestia等替代DA层,技术选型错误可能导致生态孤立。
2. 用户洞察:
Web3的终局是“社会实验”,需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例如,通过NFT+社交电商打造“共创式品牌”,或利用AI分析链上行为,提供个性化DeFi服务。
3. 生态协作:
加入比特币可编程生态、Solana Rollup网络等主流赛道,借势资本和流量红利。
2025年的赢家,不会是追逐热点的“机会主义者”,而是:
1.预判者:提前布局RWA、AI代理、隐私计算等赛道;
2.深耕者: 在合规、技术、用户体验中至少占据一项绝对优势;
3.连接者:打破Web2与Web3的壁垒,例如用区块链保障AI数据可信度,或通过NFT重构粉丝经济。
来源:项目主理人Ai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