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日举行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携两项自主研发的“硬核”成果:“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与“低压伺服驱动器”亮相,引发了业内关注。
在近日举行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携两项自主研发的“硬核”成果:“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与“低压伺服驱动器”亮相,引发了业内关注。
因为这次发布不仅是一场技术秀,更反映了广汽集团向高附加值领域跃迁的野心。
其实,广汽集团早在2022年就开始涉足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在2024年底发布的第三代机器人GoMate目前已开始在安防前线“抓小偷”和巡检,未来还将进入汽车产线和售后服务市场。
人形机器人因为需要在工业作业、家政服务等承担精细操作的任务,所以对手臂、手腕等关键运动部位的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
但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关节与驱动系统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而广汽此次发布的“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与“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在核心部件领域直接对标国际巨头,试图将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性能与成本优势拉到新高度。
其中,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专攻“精密操作”场景,其采用双钢轮与低转矩脉动设计,重量仅300克,力矩波动控制在1%以内,这使得机器人手臂可完成0.1毫米级精密装配,甚至能模拟人类手腕的“捻针穿线”的精细动作。
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
而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则像给机器人腿部装上了“动力心脏”,让其行走、奔跑、负重等动作中,尤其是在搬运重物、爬坡等场景下,腿部得到更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撑。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就是专为满足腿部这类高扭矩输出需求而设计的。
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
实测中,搭载广汽该关节的人形机器人可背负50公斤负载完成30°斜坡攀爬,动态能耗较日系产品降低27%。
更颠覆行业认知的是配套的“低压伺服驱动器”,仅凭硬币大小的体积(传统的1/5)就能支持4.8kW功率输出,体积功率比38kW/dm³,“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里塞进一台微型超算。”有业内专家这样评价。
四轮足模式下,GoMate可稳健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
据QYResearch(恒州博智)调研统计,2031年全球机器人关节模组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3%(2025-2031)。而广汽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市场中占据相当比例的份额。
根据该集团公布的“核心部件突破-产业链整合-场景落地”的三步走规划,企业将在2025年实现关键部件产业化,2026年完成国产化替代,2027年进军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GoMate不会是一个实验品,集团已经制定了清晰的量产规划计划,在今年自研零部件实现批量全球发售。”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告诉记者,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构建方面,集团将于2025年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实现公共安全、汽车后市场两大场景的应用落地,“2026年我们将完成人形机器人的小批量推广,同时零部件启动大批量推广,产值可能达到3000万元。到了2027年,则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节点。”
当特斯拉、小米等厂商聚焦整机时,广汽集团选择了一条更“重”但更底层的路径——如同当年华为海思攻占手机芯片,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或将重塑整个行业的权力结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来源:南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