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寨村,过去是全国学习的典型村。农村改革开放后,大寨村也没有放弃搞集体经济,可为什么不到几年的时间,大寨村欠下了上百万的外债。郭凤莲回到大寨后,依然坚持搞集体经济,如今村里已经拥有五十多个亿的资产。农民种地不花钱,村集体实行“五统一”,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统一机
农村村干部选举,是农民政治生活当中的头等大事。一个村干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村的发展,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大寨村,过去是全国学习的典型村。农村改革开放后,大寨村也没有放弃搞集体经济,可为什么不到几年的时间,大寨村欠下了上百万的外债。郭凤莲回到大寨后,依然坚持搞集体经济,如今村里已经拥有五十多个亿的资产。农民种地不花钱,村集体实行“五统一”,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统一机耕播种;统一浇灌;统一引进科学技术;统一农田基本建设。同是一个村,不一样的人管理,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农民迫切希望能选岀自己信得过的好干部,这是农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大家的共识。
上面和农民的愿望也都是一样的,也是希望能有郭凤莲这样的好干部。
可为什么农民对选举村干部持有怀疑态度?上面对候选人到底是在把关?还是在定调子?也或是在走关系?
上级对村干部选举,是负有组织责任的,在一定程度上“把关”,也是一道必备的程序。但如果做不好,农民选举就成了一种走过场,走形式。
这些年农村选举,好像就没有过去那么严肃。过去是实行“海选”,实行两轮选举的方式。第一轮选举是在大海里捞针,先选举候选人。第二轮才投票正式选举。
候选人是农民通过投票选举岀来的,农民就觉得这样做,农民才真正行使了自己的选举权。
可这几年选举,有些人就觉得农村反正是实行“一肩挑”,怎么选也是要书记担任这个“一肩挑”,就忽视了农民的民主选举权。
有些村书记,农民并不赞同,上面对这样的村书记没有过细的了解,硬是让这样的书记参加“一肩挑”选举,农民就觉得这就是上面带的框子,这样的选举就是在走形式。
农村村干部选举,确确实实是一件大事,不仅关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关系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做为上面的领导,就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严格把关,真正让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有责任心,有能力,热心为农民服务的人岀任村干部。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更不能单凭老印象决定问题。农民觉得农村选举在走形式,就是因为上面的个别人作风不扎实,单凭某些个人的想象,甚至是个人的关系,就一味把这样的人定为候选人。
上面要真正做好“把关”,就要真正迈开双脚,到农民群众当中,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倾听农民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充分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把农民群众的部见集中起来,这样决定的候选人,即使是农民不走投票的过程,农民照样也欢迎这样的村干部。
农村的有些个别村干部,本来就不注重为农民办事,只会讨好上面,甚至搞个人关系,这种情况当选村干部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让这样的人来参选村干部,农民当然有想法。这样的人即使是当选了村干部,也不会认认真真的为农民办事。
所以在选任候选人问题上,上面一定要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历来最成熟的经验。
只有把农民群众满意的候选人,交给农民选举,农民心里的石头才会落地,农民才会从内心里行使自己的权利。农民真正信任的好干部,才会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事业才会有希望。
来源:守望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