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离谱的关税政策,从出台就饱受争议。在经济学常识的审视下,它更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却堂而皇之地出自世界第一大国之手。
当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喊出那些看似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时,全球都为之震惊。
这一离谱的关税政策,从出台就饱受争议。在经济学常识的审视下,它更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却堂而皇之地出自世界第一大国之手。
但令人费解的是,美国国内仍有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坚信这一政策能给美国带来转机,可现实真会如他们所愿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根本上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逻辑。几乎所有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增加关税并非简单的对外打击手段,其反噬作用必然会波及美国自身。
美国却有不少民众支持这一政策。一部分人天真地认为,增加的关税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另一部分人则幻想,虽然短期内会有阵痛,但长期来看,关税能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经济重回巅峰。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美元霸权和制造业回流难以同时实现。
这种认知,暴露出美国民众在经济问题上的短视与盲目。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天量的物质财富。按常理,这样的国家应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国民群体。但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人均GDP高达8万美元的美国,社会底层却充斥着罪犯、瘾君子和流浪汉。
这一现象背后,绝非简单的个人不努力所致。大规模的基层社会溃败,甚至影响到国家政治运作,让精英们高呼民粹,根源在于美国精英阶层对底层民众机会的系统性剥夺。
在这种社会体系下,当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机会时,绝大多数人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
美西方精英们为维持自身统治,精心构建了一套“赢学”话语体系。他们向民众灌输美国制度完美无缺、已解决所有重大问题的观念,让民众沉浸在虚假的政治过程中。
民众被引导着参与看似民主的程序,如总统选举,却未意识到这些程序更多是形式上的表演,对精英决策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在这种极度强调程序而忽视结果的政治文化中,民众的情绪被充分利用,却无法真正改变自身命运。
以宗教为例,基督教在美国社会广泛传播,其简单的受洗仪式让民众获得精神满足,这种精神慰藉被政治精英巧妙转化为政治运作的一部分,进一步强化了民众对现有秩序的服从。
民众在这种氛围下,逐渐失去对真实政治进程的关注和思考能力,被虚假的民主表象所迷惑。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从中学课本就向民众传递真实的政治理念: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社会矛盾。
这种坦诚的教育,让中国民众对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清晰认知,也培养了民众务实的态度。
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在危机中砥砺前行。从一次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中,中国没有滋生自大情绪,而是深刻认识到危机随时可能来临,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在政治运作上,中国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承认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政治过程始终接受民众监督,以实际成果为导向。这种务实的政治理念,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美国如今的困境,对中国而言是一面镜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美国精英为维护自身利益,迎合部分民众认知水平的无奈之举。
美国精英长期忽视对本国民众的投资,将高等教育变成牟利工具,导致民众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同时,用琐碎的社会议题转移民众注意力,让民众无法触及真实的政治进程。
这种做法,最终导致美国社会矛盾激化,民粹现象丛生。
中国应从美国的兴衰中吸取教训,始终坚持投资国民,提升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升是国家实力的根本保障,只有国民明事理、有担当,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不畏强权,实现国运昌盛。
在投资国民认知方面,中国要避免重蹈美国覆辙,不被虚假的政治表象所迷惑,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让民众参与到真实的政治进程中。
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是美国政治理念与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中国在应对美国发起的冲击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身的发展道路,从美国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国家实力和国民素质,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本来源@棱镜说的视频内容】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