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合资车将“绝地反击”?一汽-大众要用技术绞杀新势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15:27 12

摘要:近期,一汽-大众品牌上海车展预热沟通会举行。会议期间,一汽-大众高管向《一品汽车》透露,本届车展其将携旗舰SUV揽境、揽巡、全新探岳L、探歌,以及迈腾、速腾、全新高尔夫和ID. 家族等悉数亮相。此外,全面焕新的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也将正式亮相,

近期,一汽-大众品牌上海车展预热沟通会举行。会议期间,一汽-大众高管向《一品汽车》透露,本届车展其将携旗舰SUV揽境、揽巡、全新探岳L、探歌,以及迈腾、速腾、全新高尔夫和ID. 家族等悉数亮相。此外,全面焕新的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也将正式亮相,更将重磅发布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车与全自研智慧座舱。

在《一品汽车》看来,多款产品齐秀肌肉的信号,进一步说明本次上海车展将是一汽-大众展实力的重要平台,也意味着其焕新转型进入快车道。

01 谈市场:从“燃油为王”到“智电共生”

Part One

放眼当下车市,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油电混战”的深水区。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智能化配置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考量。然而,这场变革并非单纯的技术迭代,更是一场对传统车企体系能力的全面考验。合资品牌曾凭借燃油车时代的“技术代差”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在新能源赛道上,其反应速度一度被诟病为“滞后”。新势力凭借灵活的机制和用户思维快速崛起,而自主品牌则通过垂直整合与成本控制抢占市场份额。此背景下,合资品牌的转型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重构价值的关键战役。

在《一品汽车》看来,细数各家合资车企面临的挑战,纯电、增程、插混多路线并行,消费者需求高度分化是行业给出的第一道难题,高阶智驾、电子架构、OTA升级成为核心竞争力,电动化研发投入巨大,如何平衡成本与技术创新更是待解答的关键之钥。

过去几年,“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缺乏竞争力”的标签一度成为行业共识。然而,随着大众、丰田等巨头加速本土化战略,合资阵营开始展现新的活力。以大众为例,其“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已从口号落地为行动:2025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将携三款基于全新中国DNA打造的新能源概念车亮相,覆盖A级纯电轿车、增程式B级SUV及B级纯电SUV三大细分市场。这些车型不仅搭载了CMP电动平台与CEA电子电气架构,更深度融合了本土化设计语言,标志着合资品牌从“全球车型导入”向“中国需求定义”的质变。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市场的挑战,大众CMP平台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实现快速迭代。具体到执行层面,一汽-大众在总经理陈彬的带领下,创新突破,摆脱思维惯性,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彻底地进行意识转变。从产品的B端思维,向商品的C端思维转变,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面向用户,加速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转型。

据《一品汽车》了解,前不久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确定一汽-大众新车型规划,进一步丰富一汽-大众的产品阵容。具体而言,至2030年,一汽-大众旗下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与“油电混全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面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0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实现向新能源赛道的全面转型。

在《一品汽车》看来,在新能源上半场积累经验后,一汽-大众将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抢先布局,提升竞争力。智能化下半场,一汽-大众也势必从追赶者继续成为引领者。

02 一汽-大众“炸场”逻辑:技术、产品与体系的全升维

Part Two

在品牌战略更加聚焦的同时,大众品牌新能源商品还将引入全新CMP电动平台,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据《一品汽车》了解,此次将亮相的概念车就是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的A级纯电轿车,代表了大众品牌当前全球最领先的技术,也是面向未来一汽-大众新能源车的造型设计方向,更能满足中国年轻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期待。

一汽-大众还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及主导作用。本次车展展示的智慧座舱,是由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相关全新功能将在未来商品上陆续上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汽-大众的核心武器,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电子电气架构可通过区域控制与准中央计算,将车内控制单元减少30%,运算性能提升50%,支持L2++级自动驾驶与无缝OTA升级。配合CMP平台的高度灵活性,一汽-大众首次实现纯电、插混、增程多动力形式的兼容开发。例如,基于CMP的入门级纯电轿车,不仅成本可控,还可快速响应年轻用户对智能座舱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在服务层面,前不久一汽-大众举行了第16届服务技能大赛,并正式宣布大众品牌服务全面焕新升级为“匠·心服务”,同步发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动计划。此次升级以15项重磅客户权益为核心,构建覆盖产品品质、服务标准、用户体验的全维度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一汽-大众行业服务标杆地位,为大众品牌2000多万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用车体验。

在《一品汽车》看来,基于“油电混共进”的全场景覆盖布局,一汽-大众的未来势必呈现“燃油+新能源”双线爆发的态势。这种策略既避免“激进转型”导致的用户流失,又通过混动技术过渡,实现市场份额的平滑切换。

写在最后:

一汽-大众的“中国速度”体现在:CMP平台开发周期比传统流程缩短30%,概念车从亮相到量产仅需12个月。这种效率是对新势力“快鱼吃慢鱼”法则的正面回应。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一汽-大众的“秀场”,更是合资品牌重塑行业话语权的转折点。首先,CEA架构实车演示,展现“软件定义汽车”的底层能力,同时增程式SUV与纯电轿车同台,宣告“多路线并行”时代的到来,其更将发布2030年目标彰显长期主义决心。

在《一品汽车》看来,一汽-大众即将“炸场”上海车展的背后,是合资品牌从“防守”到“反攻”的战略跃迁。其成功密码在于以体系力为根基,以本土化为引擎,以用户需求为靶心。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中,这场转型不仅关乎一汽-大众的命运,更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竞争提供新范式。合资品牌不再是“跟随者”,而是“规则制定者”。2025年的上海车展,或许正是这场变革的起点。

来源:一品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