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非常常见,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2型糖尿病病友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高达67.6%[1-3]。
提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多糖友都不陌生。
它非常常见,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2型糖尿病病友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高达67.6%[1-3]。
那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到底是伤了哪根神经?为什么发生率那么高?
01
周围神经是什么?有几根?
如果把周围神经系统想象成一套精密的通信系统,那么周围神经就相当于“电话线”。
这些"电话线"分为两种类型:
1.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像报警专线,负责把身体感受到的热、冷、疼痛等信息,及时传送到大脑和脊髓。
2.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像指挥专线,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命令”传递出去,刺激皮肤、器官、肌肉中的效应器,完成相应的命令或反射。
举个例子:
当我们光脚走路踩到玻璃碴时,脚部皮肤的感受器感受到刺痛,感觉神经会迅速将这一信息传递到脊髓;
脊髓整合信息后,会通过运动神经向肌肉发出收缩指令,让我们的脚瞬间抬离玻璃碴,避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因此,周围神经也是你的私人保镖。
像这样的周围神经,你体内有43对,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有纯感觉、纯运动神经以及混合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均为混合神经,包含感觉和运动纤维)。
它们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身体,甚至在大脑感知到疼痛之前,就已经让我们远离了伤害。
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到底伤了哪根神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场“系统性断网”,受伤的不是哪一根神经,而是多处神经。
像电线需要绝缘层保护,我们的周围神经也需要小血管“保护”,持续“供电供氧”、清除废物,维持正常工作[4]。
而高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就像酸雨一样,慢慢腐蚀着这些"电话线",让电话线“掉皮”、缺血、缺氧,出现故障:
• 如果感觉神经(传入)受损,就会出现感觉异常,如脚底像踩棉花,穿厚袜子走路,有灼烧、针刺样疼痛,对温度失去感知(泡脚烫伤不自知)。
袜套区域分布图:参考文献[4]
• 如果运动神经(传出)受损,运动控制就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肌无力,严重的甚至会瘫痪。
通常最长的神经会先受到影响,神经病变往往从远端的脚部开始。
由于每个区域都由特定的感觉神经(皮节)负责传递感觉信号,而皮节是对称分布的,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般也是对称发生的。
皮节分布图:参考文献[4]
从远端开始、呈对称性,且常多发,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正式名称是:远端对称多发性神经病变。
这里还有个小知识点: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2个独立的系统:
• 躯体神经系统:也叫随意神经系统,受我们主观意识控制,主要负责在外界环境和中枢神经系统间,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 自主神经系统:又叫不随意神经系统,它不受意识控制,默默调控着心率、呼吸、消化等重要身体机能,以及内脏器官的神经支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指躯体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样,同属糖尿病神经病变。例如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出汗异常等,就是自主神经发生了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损伤在早期有50%是没有症状的[1],就像电线外皮刚开始破损时还能勉强工作,但等到出现短路,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筛查神经功能,才能维护我们的身体“网络” 稳定,让健康始终在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 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5): 496-511. DOI: 10. 3760/cma.j.cn115791-20240408-00160.
[2] Wang W, Ji Q, Ran X,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J].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3, 39(8):e3702. DOI: 10.1002/dmrr.370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4]吉本斯.神经系统功能解剖:物理治疗师实用指南 [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ISBN: 9787571419448.
来源:糖友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