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芊佳:美国蜜蜂大规模死亡!杏仁收成或显著减少 |海洋与湿地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17:14 2

摘要:最近,美国的养蜂行业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蜜蜂的死亡率飙升,给养蜂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近日多篇新闻报道中都用了“大规模死亡”(massive die-off)这个词。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作者 | 王芊佳(海洋与湿地·编辑)

杏树花开,昆虫授粉忙。摄影:شهریار

本文约4200字,阅读约8分钟

最近,美国的养蜂行业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蜜蜂的死亡率飙升,给养蜂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近日多篇新闻报道中都用了“大规模死亡”(massive die-off)这个词。

2025年春天的这个情况,涉及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大家知道,蜜蜂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帮助植物授粉,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食物供应。从水果到蔬菜,从坚果到油料,很多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靠蜜蜂帮助授粉的。所以,蜜蜂的健康和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影响了养蜂人,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农业生产,甚至是全球粮食供应链。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子的——每年春天,美国的养蜂人都会把自己的蜜蜂运输到加利福尼亚州,去为当地的杏仁树进行授粉。这个过程对于保证杏仁的产量非常重要,因为全美国大约70%的养蜂蜜蜂都会被送到加州,帮助果树进行授粉。但是,今年在准备运输蜜蜂的时候,很多养蜂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蜜蜂居然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现象。

▲上图:部分网络上的报道。查询时间:2025-4-12

简单来说,很多蜂群在冬天里死掉了,损失的比例相当大。据统计,这次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60%,一些养蜂人的蜂群几乎全军覆没。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遍布全美。美国多地的养蜂人都遭遇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损失”,整体损失金额高达1.39亿美元。

对于养蜂人来说,这可不是小事。这些蜜蜂不仅是他们的“生意伙伴”,它们帮助他们完成授粉工作,确保果树和植物的生长。所以,如果蜜蜂死掉了,果树就无法正常授粉,种植业的收成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影响的还是整个农业行业。

为了搞清楚这场灾难的原因,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始介入了。“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还注意到康奈尔大学发布的报道,这支团队专注于蜜蜂的研究,平时就从事与蜜蜂相关的科学工作,调查蜜蜂健康、研究蜜蜂的行为等。这次,他们不仅仅是通过现有的研究来了解蜜蜂的生长情况,还亲自参与了样本的采集和分析。

具体来说,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副教授Scott McArt博士带领的团队,正在分析来自不同地方的蜜蜂样本。这些样本包括蜜蜂本身、蜜蜂的蜂蜜、花粉和蜂蜡等,通过这些材料,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出导致蜜蜂死亡的原因。

其实,蜂群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蜜蜂生病,可能是环境污染,也可能是农药的影响,甚至是蜜蜂自身的寄生虫。所以,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为了准确地找出问题的根源,研究团队决定采取一种高精度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出样本中是否有农药残留、寄生虫的痕迹,甚至是病毒的存在。

▲上图:杏仁。摄影:Ivar Leidus

美国加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杏仁(almond)生产地,全球约80%的杏仁产自加州。这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对加州农业经济至关重要。

“海洋与湿地”小编查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加州约有130万英亩的杏仁种植园。根据加州杏仁委员会(Almond Board of California)的数据,近年来加州每年大约生产20亿磅的杏仁(约90万吨),尽管产量会因天气和水资源波动而变化。

而杏仁树是完全依赖昆虫授粉的果树,而蜜蜂是最主要的授粉者。更具体一点讲,蜜蜂(特别是商业养殖的意大利蜂),是加州杏仁产业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授粉者。往往,一英亩的杏仁树通常需要2箱蜂群才能有效授粉。

▲上图:加州的杏仁林。摄影:Bn100

那么,2025年爆料的“蜜蜂大规模死亡”背后,潜在原因可能是哪些呢?

这次调查,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蜜蜂大规模死亡的现象。早在两年前,佛罗里达州也发生过类似的蜜蜂死亡事件。当时,许多佛罗里达的大型商业养蜂场损失了近90%的蜂群,损失金额达到了428万美元。经过调查,专家们认为,当时那场灾难可能与一种叫做“新烟碱类农药”的化学物质有关。

△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农药暴露下,蚯蚓增重减缓80%、DNA受损!新烟碱类杀虫剂潜在生态危机

研究发现,即使极低水平的农药暴露也会影响鱼类几代

RNA农药是什么?用“信息武器”打赢害虫之战!解读2024科学十大突破

新烟碱类农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的杀虫剂,它可以有效地防治一些害虫,比如柑橘木虱(Asian citrus psyllid)。但是,这种农药被认为是蜜蜂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这种农药会干扰蜜蜂的神经系统,影响它们的导航能力,使蜜蜂迷失方向,甚至导致它们死亡。

▲上图:这是一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蜜蜂宽视野图像,图中可见一只瓦螨(Varroa destructor)紧紧附着在蜜蜂的身体节段之间。白色的箭头清晰地指示了瓦螨所处的位置。该图像来源于一项研究,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揭示了瓦螨主要以蜜蜂的脂肪体组织而非血淋巴为食。图源:Ramsey, Samuel D., et al. (2019)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8371116

不过,农药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除了农药,蜜蜂面临的威胁还包括寄生虫(比如瓦螨)和病毒感染,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蜜蜂的健康,导致蜂群出现死亡。

瓦螨(Varroa mite)是一种寄生性蜘蛛类昆虫,主要寄生在蜜蜂身上,特别是在蜜蜂的幼虫和蛹阶段。瓦螨通过钻入蜜蜂的体内,吸取蜜蜂的脂肪和体液,削弱蜜蜂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瓦螨不仅经常是蜜蜂群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还能传播病毒,导致蜜蜂群体的衰退,给养蜂业和农业授粉带来严重影响。

▲瓦螨是一种对蜜蜂具有毁灭性影响的寄生虫,是导致蜂群衰竭综合征(CCD)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图是一只雌性瓦螨(Varroa destructor)的微距特写。摄影:GillesSM(CC BY-SA 2.0)

▲上图:一只寄生在蜜蜂幼虫身上的瓦螨。图源:Pollinator

尽管瓦螨就像“苍蝇不叮无缝蛋”,能够单独摧毁一个蜂群,却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今年的蜜蜂死亡情况比往年更为严重。这其中,除了瓦螨“添乱”,还可能有其他的“推波助澜”,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为了搞清楚这次蜜蜂死亡是否真的称得上“大规模死亡”,“海洋与湿地”小编分析了多个目前的媒体报道、来印证。结果发现,对于死亡原因的分析中,比较多的信息指向了农药的使用。蜜蜂出去找食物时,难免接触到环境中的农药和化学物质。这些有毒的东西进入蜜蜂身体后,它们并没有像人类一样的解毒器官,不能有效地排出这些有害物质,结果就加速了蜜蜂的死亡。

△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岌岌可危!45%的野生蜜蜂物种濒危,瑞士新版野生蜜蜂红色名录发布

杀虫剂对蜜蜂产生的风险你知道多少?

蜜蜂遗传学之谜:“利他”行为究竟源自谁?

玫瑰精油可用作有机农业的绿色植物杀虫剂

▲ 苜蓿草和野蜜蜂。©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还注意到2025年4月9日新英格兰媒体发布的另外一篇报道称,今年的蜜蜂大规模死亡并非首次发生,但如此大规模的死亡事件还是非常罕见。

该报道提到,新英格兰地区一家养蜂场——新英格兰养蜂场的负责人比尔·克劳福德(Bill Crawford)表示,今年由于其他养蜂人失去了大量的蜂群,导致市场上对蜜蜂的需求猛增。他每年出售3磅蜜蜂和一只蜂王的蜜蜂“打包”,今年的销售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且销量也比以前更早就售罄。

“我卖的这些蜜蜂包经常用于加利福尼亚的杏仁田授粉,而现在这个行业将感受到这场蜜蜂死亡带来的影响。”克劳福德说道。他表示,加利福尼亚的杏仁种植业将会面临数十万蜂群的短缺,预计这将是他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短缺之一。

▲ 市场上售卖的各种各样的干果,其实背后许多都有蜜蜂这些授粉者的功劳。©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CC BY-SA 4.0)

马萨诸塞州农业资源部(MDAR)表示,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与养蜂人合作,共同调查造成这次大规模蜜蜂死亡事件的原因。MDAR还指出,针对某些依赖蜜蜂授粉的作物,当前没有可行的替代授粉方式。这意味着蜜蜂的死亡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作物的产量,从而给农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 意大利蜜蜂,正在给植物授粉。©Linda Wong摄于泰国曼谷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

回到康奈尔大学,这个研究团队的工作并没有停下。由于美国农业部(USDA)的蜜蜂研究实验室人手不足,且农药检测费用昂贵,McArt博士的团队决定为养蜂人提供帮助。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被要求对大量蜜蜂样本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尤其是那些来自美国各地的样本。

▲上图:康斯托克大厅麦卡特实验室(McArt Lab)内的花粉样本,这些样本已准备就绪,等待进一步的分析检测。摄影:Jason Koski | 康奈尔大学

在高科技的设备的帮助下,该研究团队将这些样本逐一分析,看看里面是否有农药残留。每周,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最多可以处理50份样本,每份样本的检测费用大约120美元。幸运的是,这个项目得到了匿名捐赠者的资助,这才让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这项检测工作,对解决蜜蜂死亡问题至关重要。据康奈尔大学2025年3月20日发布的信息,当时结果还没出来,每一项检测需要时间。不过专家们相信,科学能帮助揭示蜜蜂死亡的真相,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上图:显微镜下的蜜蜂(工蜂)的足部,可以看到又长又密的绒毛,有助于它们穿梭在花朵中时裹挟花粉。©摄影: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为什么蜜蜂如此重要呢?其实,蜜蜂不仅仅是生态链中的一部分,它们对农业的作用非常大。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作物都依赖蜜蜂授粉,尤其是像水果、坚果、蔬菜这样的农作物。如果蜜蜂的数量减少,授粉不足,最终受影响的将是人类的食物供应。

▲上图:授粉者(pollinator)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一个重要的关注,因为它们维系着全球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直接关乎粮食安全和人类福祉。授粉服务对于超过75%的主要粮食作物和近90%的野生开花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一旦授粉者数量锐减或功能下降,将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稳定性受损,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上图是蜜蜂,摄影:刘茂盛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目前,全球各地的保护生物学家都在为蜜蜂的保护而努力。他们研究蜜蜂的健康状况,还要推动农业界减少对蜜蜂有害的农药使用。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制定相关政策,试图通过立法来减少农药对蜜蜂的危害。

就像本文中的这个案例,或许过段时间我们普通老百姓就能感觉到它的影响——超市里的进口杏仁供应量或许不如往年、涨价或许也会随时上涨。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文 | 王芊佳

编辑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王芊佳.美国蜂群大面积死亡.海洋与湿地.2025-04-13

海湿资讯·欢迎评论

OceanWetlands

©摄影: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75203-largest-ever-us-honeybee-die-off-has-destroyed-1-6-million-colonies/

https://news.cornell.edu/stories/2025/03/cornell-help-pinpoint-cause-massive-honeybee-die-offs

https://www.cbsnews.com/news/bee-deaths-food-supply-stability-honeybe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rroa_destructor

https://www.livescience.com/animals/birds/worst-die-off-of-a-single-species-in-the-modern-era-discovered-and-the-blob-was-to-blam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rroa_destructor

S.D. Ramsey, R. Ochoa, G. Bauchan, C. Gulbronson, J.D. Mowery, A. Cohen, D. Lim, J. Joklik, J.M. Cicero, J.D. Ellis, D. Hawthorne, & D. vanEngelsdorp, Varroa destructor feeds primarily on honey bee fat body tissue and not hemolymph,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6 (5) 1792-1801,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8371116 (2019).

关于“海洋与湿地

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等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

“海洋与湿地”持续发布前沿资讯、倡导科学传播、支持学术交流,推动社会各界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形成保护共识,并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该平台坚持传播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重点关注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塑料污染治理、深海采矿、湿地碳汇、国际法、气候变化与适应等全球环境治理前沿议题,同时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助力中国科技工作者、保护工作者、青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海洋与湿地”通过搭建知识共享桥梁,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封面玉米摄影©Linda Wong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