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3 18:54 1

摘要:而这一次海南消博会,老俞同样满怀期待,这是全球消费的风向标啊,对树立和宣传公司品牌至关重要,但他们最终并未成行。

老俞心里是“不服气”的,脑子里不停追问“凭什么?”

此时他正站在办公楼下公园的湖畔,春意正浓,杏花、梨花竞相绽放,如烟似霞。

只是此时的老俞并没有心情看这些。

同样是骑行,董宇辉在云南单车骑行赢得一片喝彩,他在海南骑行却遭遇 “网暴”;

同样是采访,董宇辉在云南采访杨丽萍,让 “孔雀舞” 的搜索量暴增;

他采访意公子,她却因新书《人生得遇苏东坡》中的一句话,被多位学者批评,网友则称意公子 “翻车”了。

而这一次海南消博会,老俞同样满怀期待,这是全球消费的风向标啊,对树立和宣传公司品牌至关重要,但他们最终并未成行。

而董宇辉却参加了,不仅参加了,而且是海南领导公开邀约,展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150 平方。

要知道,海南消博会标准展位仅 9 平方,陕西省馆也就 200 平方。“与辉同行” 作为一个带货直播间,有如此大的展位,风头之盛、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而就在刚刚,董宇辉又在组委会负责人的陪同下在场馆走访介绍,各省商务厅和参展厂商对其热情相邀,上演了一次次的“争夺战”,受欢迎程度有目共睹。

“凭什么呀?,我有比他多了30年的大佬人脉啊。“,老俞将手中的一颗石子重重投入湖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老俞的思绪飘回到1992 年,那年他正好 30 岁,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一间 10 平方米的平房办英语培训班。

为了生存,他亲自上街贴广告、发传单,寒冬腊月,零下 20℃,双手冻得通红,却依然用三轮车拉着浆糊沿街张贴海报。

那时的他,好羡慕小自己一岁的李连杰。当时,自己刚刚创业,前途未卜之时,李连杰却在92 年爆火出圈,三部经典电影奠定江湖地位,成为功夫电影的代名词,还从被资本裹挟的演员成长为掌控创作的制片人,实现了身份的华丽转身。

老俞的目光看向湖对岸,一棵棵身披绿袍的大树在风中摇曳,他的思绪又回到 21 年,那个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做了 28 年的教培行业,遭遇 “双减” 政策,企业不得不断臂求生,开始转型直播带货。

那一年,西安公司的一个教英语的方脸书生来到北京,成为带货直播间的一员。别人带货喊着 “321 上链接”,他却偏爱讲历史、讲哲学,讲杜甫、讲苏格拉底。

22 年 6 月 9 日,这个方脸书生爆火出圈,他就是董宇辉,那年正好 30 岁。

此后,董宇辉所到之处,鲜花簇拥、掌声雷动,直播间高峰时在线人数六七十万人,平常也是 10 万 +。

而老俞,既像局中人,又像局外人,感觉如梦如幻,好不真实。

那一年多个午夜时分,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 30 岁时的艰难困顿,又如当年羡慕李连杰的鲜花和掌声,如今又羡慕起董宇辉,为何上天总是眷顾他们?

23 年初,老俞听从建议“公司不能过度依赖头部主播,自营品才是长久之计”,他同意了 “去辉化” 行动。

92 年,李连杰不满角色被黄飞鸿定型,在《男儿当自强》的旋律中,自立门户开设 “正东” 影视公司,开始拍摄《方世玉》,老东家的对手们纷纷助力他,最后嘉禾不得不放手。

董宇辉的经历和李连杰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去辉化”行动中,老俞却变成当年的资本方“嘉禾”,而董宇辉恰似当年爆火的“李连杰”。

“去辉化”本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公司人事调动,没想到却在“外部力量”的介入下,老俞也不得不放手。

此时,空中飞来两只喜鹊,落在老俞的前方,踱着步子悠闲的觅食,毫不惧人。

他在董宇辉身上看到了就是这种 “松弛感”,而自己却总是 “拧巴”。是因为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差?还是在时代的浪潮中,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老俞把手中的石子投向喜鹊,只是两只鸟儿却在他抬手的那一瞬间,已展翅高飞了。

来源:老赵说房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