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老人又出现出血?当救命药成了“催命符”,到底是谁在威胁他的生命丨医起推理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3 18:45 2

摘要:临床上不存在百分百安全的治疗方案,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获益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临床上不存在百分百安全的治疗方案,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获益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医生,你快来看看!我爸擦屁股的时候出了很多血,这怎么回事?”家属跑到了办公室,焦急地寻找医生。

值班医生马上前去查看,经检查确认患者肛门口确实有不少新鲜血迹。然后脑中快速思考:这是一个确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目前抗凝活血的药物正在使用中,出现这种突发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停用呢?

01

话说,这位从急诊入院的王大爷可谓命途坎坷,先是在半个月前,因为腰部扭伤而卧病在床,腰伤还没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毛病便又卷土重来。

起初,王大爷由于贪凉吹空调感染了肺炎,继而诱发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咳嗽、咳痰、气喘,还伴有发热症状,于是就诊于附近的诊所。经过数天的治疗后,虽然体温已恢复正常,但其余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并且小便难以排出,甚至五天内没有大便

家人见状,焦急不已,于是转诊于我院求诊。

首先映入医生眼帘的是一位形体消瘦的年逾花甲的老人,这便是王大爷了。家属开始自责地诉说:“我爸自己一个人住在乡下,平时就爱吃点咸菜疙瘩,都怪我们没有把他照顾好。”

医生开始询问王大爷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疼……这里和这里都不舒服。”王大爷指了指自己的腹部,同时家属也解释道老人已经五天没有排大便,最近小便也受到了影响,每次都难受得满头大汗。

医生初步查体后,发现老人肠鸣音亢进,左下腹轻压痛,膀胱区叩诊浊音明显,这些都在提示“肠梗阻”与“急性尿潴留”可能。于是立即予以导尿、灌肠通便处理,但由于王大爷生病以来,进食较少,所以只能排出少许粪渣和气体。完善相关检查后,立体腹部平片提示确实存在“肠梗阻”,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也只有189mmHg,已经达到了呼吸衰竭的程度,血象及炎症指标也有明显升高。同时,胸部CT提示存在急性肺部感染灶,肺气肿和肺大泡也很严重

图源:作者提供

由于王大爷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等病史,于是医生在治疗上也需要全面考虑。首先在呼吸方面,患者结构性肺病病程长,病情重,体质差,此次入院存在呼吸衰竭,故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高流量氧疗改善氧合,激素抗炎,辅以化痰,平喘等处理。其次在消化方面,予以禁食、灌肠通便,调节肠道菌群等处理。然后是心血管方面,予以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供血,利尿,补钾等。最后,患者的低氧血症始终明显,考虑到患者入院前因腰扭伤还有数天的卧床病史,入院查D-D明显升高,VTE评分为高危,需警惕肺栓塞可能,予以再次复查D-D,并完善肺动脉CTA、双下肢静脉彩超、心脏彩超加以排查。果不其然,患者的低氧血症确实与肺栓塞关系很大,肺动脉CTA提示双肺存在多发的栓塞,于是抗凝方案成了治疗的重中之重。而另一方面,肠梗阻也有所改善,经治疗后老人大便过几次,均呈黄色稀水便,但量不太多。原本以为一切治疗都在稳步进行着,但就是那次夜里老人的便后出血打破了原来的平静。只见家属急切地来到办公室,告知值班医生患者排便后肛门口出现血迹,起初量还不大,擦拭肛门之后出血量有所增多,床褥上也出现了一滩血迹。原来,王大爷以前就有过“痔疮”病史,但未曾规律治疗。这次急性发病本身对胃肠黏膜也是一种打击,加上肠梗阻治疗需要频繁的灌肠通便,于是加重了肛周损伤。另外,为了治疗肺栓塞而必须使用的抗凝药会使得出血难以自行停止。肛肠科医生会诊后,考虑患者为肛裂及外痔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建议继续予以纱布填塞局部压迫止血、“酚磺乙胺”止血、“马应龙痔疮膏”纳肛,辅以禁食、营养支持等处理,暂停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抗凝,继续观察患者肛门出血情况。那么,这种矛盾的治疗又该如何抉择呢?03一般来说,对于任意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停用直接口服抗凝药,止血后日内恢复给药;无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48h内恢复给药,无需桥接低分子肝素。因此,面对王大爷的这种情况,首要任务还是止血,一方面避免更大量的失血性休克,另一方面在凝血功能异常时,继续使用抗凝药也需警惕颅内出血的危险。

图源:作者提供

那么肺栓塞就不管它的风险了吗?当然不是,而是需要重新评估其风险,比如心脏彩超及双下肢未见明显血栓征象,且肺动脉的栓塞多为远端小分支,可能是慢性的肺栓塞。加之氧合明显改善,权衡利弊之下,才做出了以止血为首要目的的治疗。就在处理频繁的痔疮出血时,为了避免排便通过肛门对黏膜造成的损伤,还是需要禁食数日。这个时候,家属开始急躁了,“开始不是说大便通了,就可以让我爸吃饭了吗?现在又出现了痔疮出血,又不能吃饭了。我爸从生病以后就没吃什么东西,这样下去可怎么行?!”虽然医生已经告知给了家属有适当予以肠外营养支持,但家属还是忍不住要喂食。结果次日,王大爷在受到排便刺激后,原本稍稍愈合的肛裂伤口再次崩开出血,医生只能无奈地重新填塞止血、换药。幸运的是,虽然治病过程挑战重重,王大爷也算是度过了难关。随着痔疮出血渐渐停止,老人也逐渐恢复了进食,而此时也可以放心使用口服抗凝药,继续巩固肺栓塞的治疗。04就在众人以为王大爷的病情走向好转,可以计划办理出院手续之时,自入院后未再发热的他,却“不合时宜”地出现了发热。发热时,热峰还不算很高,始终都在38.5℃以下,并且王大爷没有出现畏冷、寒战等全身症状表现,而且自入院后就开始为其使用抗生素,难道是还有未曾覆盖的病原体吗?答案很快就在尿培养与痰液培养中揭晓了:结果显示存在热带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相比,真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体温上升幅度较小,多为中热或低热。对于王大爷来说,不论是吸入制剂还是静脉使用激素药物,都很容易造成真菌感染。最后,医生予以抗真菌治疗后,王大爷的体温才回归正常。最后,进食尚可,二便正常,在家人陪同下终于出院回家休养了。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面对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的患者,有关治疗措施可能会出现互相冲突的情况,到底要如何兼顾或是抉择,就非常考验医生的专业能力判断了。趋利避害,权衡得失,把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摆在首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抗凝药物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早已得到证实,但是,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甚至致命。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临床上不存在百分百安全的治疗方案,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获益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面对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如果过分顾虑其出血风险,则可能会面临缺血风险,严重的缺血事件同样也可能会致命。启动或停止抗凝治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需要进行客观综合评估,还需加强医患沟通才能做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临床决策。参考资料:[1] Cañamares-Orbís P,Lanas Arbeloa Á.New Trends and Advances in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Series II[J].J Clin Med.2021,10(14):3045.

责编|米子 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疗投诉再引热议:因为开了13元的检查单,患者投诉,医生停职……

医生男朋友一天不回消息,打电话就说在忙,他是不是出轨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