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街是大理人值得说道的一个节日,起于唐,兴于南诏,流行于大理国、元明清,到现在,迄今1300年,历史悠久。每年3月15开街,21日闭幕,为期7天。此刻,大理州各单位都放假,赶三月街,过民族节。附近地州市,及昆明省会的人,也会趁周末携家带口来逛逛。
三月街是大理人值得说道的一个节日,起于唐,兴于南诏,流行于大理国、元明清,到现在,迄今1300年,历史悠久。每年3月15开街,21日闭幕,为期7天。此刻,大理州各单位都放假,赶三月街,过民族节。附近地州市,及昆明省会的人,也会趁周末携家带口来逛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来赶三月街的人达百万之众。
地点在大理古城西门,农校旁边,元大碑附近。一条路,半个山坡,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现在,覆压大理古城,百二十里延伸到下关。
街,是集市。在云南比较多,但是像三月街,这样规模庞大,时间久远的几乎没有。故而有所谓“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唐时三月街,先是观音讲经布道场开始,与佛教传播有关系。买与卖同时出现,原始“集”在大理形成。
宋时《清明河上图》描述的是城市里一个街角,非常繁华,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商就以此为契机开始,大理三月街也有如此之气势,得高人指点呀!
到了明代,三月街盛况空前,1636年徐霞客不远万里,来赶三月街,笔下“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明嘉靖帝师,当地人李元阳,曾多次赶三月街,对街的兴趣散见其诗文中。
明状元杨慎,从保山匆匆来赶三月街,惯看春花春风,喜得心花怒放,一壶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僧人画家担当,年年赶三月街,採一片白云作画布,一笑皆春。
到清代,三月街小有名气,马市药材成大市场,在周边国家中最有影响力。
迄今,更是繁华,风光无限,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中国第一大街,享誉世界。
三月街集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为一体,聚物华天宝之优势,借马帮之运力,展大理之雄风。是民族之盛会,是团结之大会。
小时候,三月街热闹是电影《五朵金花》里的片段。
长大了,三月街是久违的约会,挤身在人海茫茫中将你寻找。
赛马场上冲刺,是成功的起步。
秋千飞鸿过,丽颖频频,笑语盈盈,佳话连连。
记得是82年,我第一次赶三月街,苍山脚下西坡,一条路,两边临时搭棚,连营十里,商品琳琅满目。
漾濞核桃、洱源话梅、剑川乳饼、云龙火腿、弥渡卷蹄、巍山果脯、宾川水果,一县一特产,呈现在眼前,眼花缭乱,此物最相思。
鹤庆银器,珠光宝气,做工精绝,吉祥如意。
大理石,块块皆奇,都是美丽图画。
剑川木雕家具、格子门、箱子、柜子,做工精绝,豪华气派。
周城杂染布、彝族刺绣、大理草帽,如天上云彩,随风起舞。
永平黄焖鸡、巍山粑肉饵丝、大理酸辣鱼、生皮、乳扇,随胃遇主,饱餐一顿,其乐无穷。
我只要有空,每年都来赶三月街,现在三月街,设置了固定性建筑,昔日俱结棚为市,十里连营,是看不到了。
古朴、自然、野趣的三月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惋惜、怀旧之情,是游子思乡的一种念想,是仪式感存在的照旧。如今赶集逛市,不重要了,只要微信轻轻一点,想要的物资,快递哥就送来。
在云南,街是常见的日常生活,每天都有街,大理三月街是最热闹的集市,也是最盛大节日。千年赶这一街,对大理人来说,是一情结,是生活一部分,集市最初意义一直在这里延续,并不做任何延伸,只是那么本真地快乐着,既买也卖,既赶集也过节。
我在大理三月街等你。
编辑:陈希
编审:陈大卫
来源:云南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