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 家有孩童一定要注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4 00:02 3

摘要:每年4~7月和9~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流行高峰,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传染性强,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4月13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

星报讯 每年4~7月和9~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流行高峰,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传染性强,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4月13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群体。患儿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多伴有发热症状,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一般7至10天可自愈,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手足口病一般急性起病,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不愿进食或易流口水;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若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需要注意的是,极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如果患儿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持续高热:体温>39℃。精神异常:嗜睡、易惊、头痛、呕吐。呼吸/循环异常:呼吸急促、四肢冰凉、心率加快。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抖动、抽搐、颈项强直。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共用餐具、不喝生水;每天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日常生活中定期对玩具、餐具、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儿童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降低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风险。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来源:市场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