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数寄生蜂通常使用前腿和下颚来捕捉宿主并注入麻痹毒液,但是就有生物反其道而行之: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小组对缅甸北部克钦发现的琥珀中的16只雌性寄生蜂进行检查后发现,它们的腹部末端具有一种结构,可以像捕蝇草一样开合。这种被命名为Sirenobethylus ch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远古寄生蜂用屁股捕猎
图源:BMC Biol 23,
doi.org/10.1186/s12915-025-02190-2
大多数寄生蜂通常使用前腿和下颚来捕捉宿主并注入麻痹毒液,但是就有生物反其道而行之: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小组对缅甸北部克钦发现的琥珀中的16只雌性寄生蜂进行检查后发现,它们的腹部末端具有一种结构,可以像捕蝇草一样开合。这种被命名为Sirenobethylus charybdis的寄生蜂生活在大约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尾部的触觉毛发探测到猎物靠近时,盖子状的部分会立即闭合并夹住猎物。
科学家对这种不同寻常的捕捉策略感到惊讶,此前从未有过类似的报道,一种猜测认为这种寄生蜂是依靠尾部的结构把自己固定在宿主身上以便产卵,捕猎可能是顺便进行的。
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是男性的两倍
《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但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潜在原因包括:女性在更年期经历的激素水平波动,尤其是雌激素的下降,可能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性。例如,雌激素对神经保护和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其减少可能导致大脑某些区域更容易受到病理变化的侵害。此外,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多重角色,如家庭照护责任更重,可能带来慢性压力,进而影响大脑健康。同时,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这也可能增加了可能患病的时间。
然而,生物学因素并非唯一解释。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和医疗资源获取的性别差异同样可能加剧女性风险。例如,女性在一些地区可能面临较低的教育机会或较少的认知刺激,这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风险相关。
文章链接:
家猫可能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图源:陕西博物馆
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家从全国各地收集了22块猫骨,试图确认目前生活在中国的猫是本土驯化还是外来传入。所有这些猫的线粒体中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特征,被称为IV-B进化枝。这种特征在欧亚大陆西部很少见,但是与哈萨克斯坦中世纪城市占肯特发现的一只家猫的DNA相匹配。中国样本中最古老的家猫——出土于中国西北部古城统万城,这也与丝绸之路的线路符合。而中国本土在3500年前可能试图驯化豹猫,但是最终失败了。
其中一些猫骨出土于陕西省发现的一处唐代墓葬遗址,碳-14测年显示距今约1200至1400年。DNA分析表明,这些猫并非本地野生猫科动物,而是与现代家猫密切相关的物种。通过同位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猫的饮食中包含大量人类食物残渣,表明它们可能作为宠物或捕鼠助手与人类共同生活。研究团队推测,这些猫可能由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从西亚或中亚带入中国,这也与唐宋文献中有关猫的记载在宋代骤增相吻合。这一发现填补了东亚家猫起源研究的重要空白。
肠道细菌可能“劫持”药物,减弱疗效
我们服下药物时,说明书里写着它在一定时间内的血液浓度会达到某个数值,这个数量足以治疗特定的疾病,但是生活在我们体内的其他生物可能也会不小心“吃掉”这些有效成份,导致疗效不足。
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30种常见肠道细菌的合成微生物群,测试了127种针对GPCRs的药物,发现其中30种被细菌显著代谢,12种药物甚至被大幅分解,导致原始药物浓度显著降低。例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伊洛培酮(iloperidone)在细菌作用下被严重代谢,可能降低其疗效。科学家认为这一过程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同的人体内菌群结构也不同,他们开发了一种高效实验流程,能够快速检测药物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来提高个性化医疗的效果。
个性化医疗什么的,好奢侈。
小编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5-01789-w扩展阅读
来源:知社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