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创胃来丨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CGIC)圆满闭幕,聚焦Claudin18.2靶点突破,共庆佐妥昔单抗中国上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4 00:14 3

摘要:2025年4月12日,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CGIC)在广州盛大启幕,本次盛会以“以精准,创胃来”为核心主题,聚焦胃癌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我国胃癌病例约占全球总病例数的40%,然而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1 2。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创

2025年4月12日,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CGIC)在广州盛大启幕,本次盛会以“以精准,创胃来”为核心主题,聚焦胃癌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我国胃癌病例约占全球总病例数的40%,然而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1 2。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创新疗法研发迫在眉睫。2024年1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威络益®(佐妥昔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CLDN18.2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并将于不久后在国内全面商业上市,开创了我国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纪元。

在此背景下,此次大会汇聚全球胃癌研究与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晚期胃癌治疗的演变和进展、Claudin18.2靶点研究成果以及精准医学的前沿动态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讨,旨在加强国内外胃癌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胃癌防治事业迈向新高度。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数万听众聚集云端。本报特此整理了会议精粹,与广大读者共同见证胃癌治疗再攀创新高峰。

大会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北京协和医院巴一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锋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戴广海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担任主席团成员,为与会学者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大会现场盛况

会议致辞及启动仪式

会议伊始,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担任主持,开启盛典。

张艳桥教授(左)、陈凛教授(右)主持会议

徐瑞华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Claudin18.2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实现全球同步获批,开启胃癌Claudin18.2精准治疗新纪元。该两项研究合并分析5显示,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为国内外诊疗指南更新提供有力循证依据。

梁军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梁军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人间四月芳菲盛,羊城汇聚创新光。Claudin18.2靶点的发现及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在我国的获批上市,凝聚了医研企协同创新的不懈努力,将重塑我国胃癌精准治疗格局,期待该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患者。

徐建明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徐建明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全球胃癌年新发病例近百万例,中国患者占比超三成。Claudin18.2在胃癌患者中表达率高达38%,具有显著治疗潜力,佐妥昔单抗凭借精准靶向Claudin18.2的治疗的特点,凭借优异的临床研究数据,填补了临床治疗空白。

季加孚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季加孚教授在致辞中阐述到,破解我国胃癌“三高三低”困局需要创新突破。佐妥昔单抗在华获批不仅推动我国胃癌精准治疗与多学科诊疗升级,同时为国际科研合作和创新药物加速引入提供范例。

李进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

李进教授在致辞中谈到,佐妥昔单抗已在中、美、日等多国获批。该药物现获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NCCN)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双推荐6,7,并有望纳入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更新中,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

赵萍女士

安斯泰来中国董事长、总裁

作为大会支持方代表,安斯泰来中国董事长、总裁赵萍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安斯泰来将一如既往支持胃癌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助力推动我国胃癌诊疗的创新发展。

“胃”爱前行,研途致远

第一篇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锋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戴广海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以及安斯泰来中国董事长及总裁赵萍女士、安斯泰来全球品牌负责人Stramaglia Frank先生、安斯泰来全球品牌医学负责人Ranganath Radhika女士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2025CGIC正式启动,寓意着在佐妥昔单抗国内获批上市的助力下,我国胃癌创新之旅再攀高峰。

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正式启幕

随后,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一起守胃” 胃癌患者关爱平台的正式发布,此环节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刘晓鹏先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安斯泰来中国药物开发本部负责人王娜女士、安斯泰来中国医学部负责人周苏先生、安斯泰来中国消化肿瘤业务部负责人王凯先生共同参与,寓意着为胃癌诊疗领域注入了创新与关爱之光。

“一起守胃” 胃癌患者关爱平台正式发布

本次会议还特设“致谢胃癌创新领航者”环节,以表彰和感谢为胃癌领域作出里程碑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作为胃癌领域的引领者,不仅推动胃癌精准诊疗的快速发展,更为提升胃癌患者生存获益树立了行业典范。

“致谢胃癌创新领航者”现场

亚洲之声,论道“胃”来

第二篇章

会议第二篇章聚焦于亚洲胃癌诊疗临床经验的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在篇章主席梁军教授、梁寒教授巴一教授的引领下,参会专家系统梳理了亚洲胃癌诊疗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区域特色。

Claudin18.2新靶点的发现,实现了从0到1的重要突破,成为胃癌诊疗领域的研究新星。佐妥昔单抗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Claudin18.2靶向药物, SPOTLIGHT和GLOW两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结果验证了其临床价值。在SPOTLIGHT研究中,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Claudin18.2阳性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0.6个月(HR=0.75,P=0.0066),中位总生存期为18.2个月(HR=0.75,P=0.0053)。汇总分析表明,包括亚洲人群在内的多数亚组可从佐妥昔单抗治疗中获益。该药物已经获得NCCN、ESMO指南推荐,并于2024年12月获我国NMPA批准,用于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胃食管交界部(G/GEJ)腺癌的一线治疗

当前晚期胃癌治疗已形成化疗、靶向、免疫的三足鼎立格局,基于Claudin18.2、HER2、PD-L1等生物标志物的分层治疗体系正在建立。

徐建明教授分享

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Choo Su Pin教授系统盘点了胃癌治疗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Claudin18.2靶向治疗的新型治疗策略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核心价值。Choo Su Pin教授表示,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纯化疗,在Claudin18.2阳性患者中展现出更优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其安全性特征良好,佐妥昔单抗常见不良事件可通过标准化止吐方案有效管控。

Choo Su Pin教授分享

韩国延世大学健康系统延世癌症中心Minkyu Jung教授从韩国晚期胃癌治疗发展视角出发,详细解析了靶向治疗的临床实践优化以及里程碑进展,为亚洲胃癌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治疗范式。Minkyu Jung教授指出,佐妥昔单抗已在韩国获批上市并被纳入指南推荐,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胃癌治疗的新标准,该方案临床获益范围或可延伸至腹膜转移等复杂治疗场景。

Minkyu Jung教授分享

引领精准,共筑新篇

第三篇章

会议第三篇章以精准医学实践为轴,由毕锋教授、戴广海教授和应建明教授担任篇章主席,汇聚了众多业界精英的智慧与洞见。

毕锋教授(左)、戴广海教授(中)、应建明教授(右)担任篇章主席

安斯泰来全球精准医学与诊断部门负责人Diarmuid Moran博士以"Claudin18.2伴随诊断的开发:从生物标志物到临床应用"为题,深入阐述了伴随诊断试剂从靶点发现到标准化生产的全链条开发路径。Diarmuid Moran博士特别强调到,"诊断-治疗协同研发"模式对加速靶向药物获批具有关键作用。目前已有55种Claudin18/Claudin18.2 I类备案诊断抗体在中国获批,配合规范、严谨的实验室质控体系和检测流程,将为中国胃癌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分子分型支持。

Diarmuid Moran博士分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恩孝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联袂主持,共同引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木炎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金永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胤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农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东生教授,围绕“中国胃癌精准诊断的挑战、机遇与规范”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同探索了胃癌精准诊断的未来发展方向。专家们一致认为,Claudin18.2应作为晚期胃癌检测的优先推荐生物标志物,标准化病理检测流程可提升判读准确性。对于Claudin18.2阳性患者,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成为临床标准治疗选择。针对存在共突变的患者群体,亟需通过更多研究探索药物序贯策略及联合应用方案。

李恩孝教授(左)、王峰教授(右)主持讨论

讨论嘉宾共话“中国胃癌精准诊断的挑战、机遇与规范”

大会还特别设置虚拟时空对话,由安斯泰来中国药物开发本部负责人王娜女士化身讲解员,引领与会者回顾了Claudin18.2的发现与佐妥昔单抗的发现之旅,为与会者揭示了其背后的科研故事。针对Claudin18.2的研究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现Claudin18.2已成为连接精准诊断与治疗的关键靶点。佐妥昔单抗是该靶点研发管线中研发进展领先的单抗药物,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Claudin18.2靶向药物。

王娜女士讲解

最后,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郭增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的共同主持下,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周俊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左学良教授针对“精准诊疗新时代下,Claudin18.2如何重塑胃癌治疗格局”这一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对Claudin18.2靶点在胃癌精准治疗中的潜力与挑战各抒己见,为胃癌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郭增清教授(左)、应杰儿教授(右)主持讨论

讨论嘉宾共话“Claudin18.2如何重塑胃癌治疗格局”

引领精准,共创“胃”来

徐建明教授在最后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以精准,创胃来”为主题,以前沿的议题设置和跨越国界的学术视角,为我国胃癌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胃癌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未来,期待通过多方协作与创新,持续深化Claudin18.2等关键靶点为核心的药物研发工作、亚洲范围内的多中心协作以及精准诊疗生态系统构建,深刻践行 "以精准,创胃来"理念,为我国胃癌患者缔造具有突破性的生命图景。也期待在明年的中国胃癌创新大会上与各位再次相聚,共同见证胃癌治疗领域的更多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Bray F,et al.CA Cancer J Clin.2024 May-Jun;74(3):229-263.

2.Balakrishnan M,et al. Curr Gastroenterol Rep.2017;19(8):36.

3.Shitara K,et al.Lancet.2023 May 20;401(10389):1655-1668.

4.Shah MA,et al.Nat Med.2023 Aug;29(8):2133-2141.

5.Shitara K,et al.N Engl J Med.2024 Sep 26;391(12):1159-1162.

6.ESMO Gastric Cancer Living Guideline,v1.4-September 2024.Metastatic Disease|ESMO.

7.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_ Gastric Cancer_Version 5.2024_December 20,2024.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核编码:MAT-CN-VYL-2025-00103

材料准备时间:2025-04-13

材料有效期:2026-04-13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