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继续反制。
4月11日,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由84%提高至125%。
4月10日,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芯片国产替代的逻辑持续加强。
目前,核心科技产业都极度依赖芯片,像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产业。
芯片的自主可控逻辑是所有产业中最强的,也是最迫切的。
4月11日,芯片原产地认定新规出台,渠道商称不少美系芯片公司新增订单暂停报价。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这种认定方式,将对美国芯片厂商产品的价格造成较大压力,并且缓解国内芯片公司的价格压力。
在目前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芯片自主可控逻辑加强,国产芯片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因为关税导致进口芯片成本提升,而国内的芯片企业在设计、代工制造、封装等环节将更具备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国内芯片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技术持续提升。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预测,2024年至2028年,中国晶圆产能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8.1%,高于全球5.3%的平均水平。
目前的环境下,芯片国产替代逻辑比较强的环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像模拟芯片、AI芯片、ASIC芯片、射频芯片、EDA工具等。
前两天的文章也提到,模拟芯片国产化率较低,全球前两大模拟芯片企业均为美国厂商(TI、ADI)。
国内模拟芯片市场由TI(德州仪器)、ADI(亚德诺)国际大厂主导。
模拟芯片主要应用在音频、视频、传感器等领域,随着端侧AI、车联网、物联网等应用的普及,模拟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像模拟芯片在汽车芯片中占比约29%。
国内模拟芯片:圣邦股份、纳芯微、龙迅股份、思瑞浦、雅创电子、杰华特、南芯科技、芯海科技等。
ASIC芯片,也有比较强的国产替代逻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二的博通、英特尔都是美国的。
AI芯片,美国占据高端GPU市场90%以上份额,英伟达、AMD排名前二。
EDA工具,美国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
EDA工具:华大九天、广立微、台基股份、国民技术、概伦电子等。
射频芯片,美国的市场份额约50%-60%。
射频芯片:卓胜微、唯捷创芯、立昂微、国博电子、三安光电、紫光国微等。
关于芯片的一些最新的信息、研报、观点等,都已发在星球上。
对科技板块感兴趣的,欢迎加入我的星球。相关科技行业信息已上传到星球的科技行业专栏中。声明:本文只是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点个在看或,非常感谢!来源:环宇号飞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