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2025年桌面改造的第二篇,这次改造的是测试平台,替换了之前的机箱、电源和水冷散热器,目标是保证拆装顺利+兼容旗舰硬件+辅助手动超频。
作为2025年桌面改造的第二篇,这次改造的是测试平台,替换了之前的机箱、电源和水冷散热器,目标是保证拆装顺利+兼容旗舰硬件+辅助手动超频。
本文为经常拆装机的朋友分享一套装机单,也会分享选择配件时的必要注意点,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作为经常拆装机的评测博主,我对测试平台机箱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以下三点:
● 首先,硬件兼容性足够宽容,刚需是360水冷+400mm以上长度的旗舰显卡。
● 其次,更换硬件足够方便,包含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和散热。
● 最后,得有个副屏,用于即时显示目标测试硬件的运行状态。
虽然这套测试平台一共就三个硬件(机箱+电源+CPU散热器),实际在选择具体型号的时候讲究蛮多,下文会有详细说明,没点到的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下。
本次装完如下图所示,安装和替换硬件非常方便,只需要上下一些螺丝就行,线材通过中间框架收纳,抽出即用,显卡松掉固定螺丝即可调整,适应不同PCI槽位置的主板。
单纯更换CPU就更方便了,风冷散热得全拆,本次选择的水冷只需要拆扣具的四颗螺丝+换硅脂就行,机架也方便摆临时放冷头。
背面的电源和冷排风扇均有灯区,RGB提升超频成功率100%(开个玩笑),实际只是起到氛围灯的作用,出片会好看点。
下面以本次装机单为例,和大家分享下组测试平台的配件选购要点,大家可以参考下。
1️⃣ 机箱丨Veddha ALPHA V1.0
严格来说,这类并非传统机箱,是开放式机架,简单说一下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参数:
● 首先是机架结构,正常有立式(本文这种)和卧式,立式一般带提手,方便移动位置,卧式则安装轻松点,换摆放位置不方便。
● 其次是主板支持,尺寸一般是ITX、M-ATX和ATX,尺寸不同价格也不同,经常拆装机的朋友正常建议ATX款,不然可能装不上。
● 第三是散热支持,主要看水冷尺寸,一般是240和360水冷位,很少有420的款,尺寸不同价格也不同,玩旗舰CPU的朋友建议360款,不然散热跟不上。
● 第四是显卡支持,正常都支持正装和竖装两种安装方式,正装需要注意水冷位,旗舰显卡可能会被冷排挡住,竖装则需要额外买延长线。
● 我个人认为不太重要的支持如下,开放式机架不需要组风道,不需要上额外风扇,硬盘现在主流是M.2形态,不需要SATA硬盘位,电源正常都是ATX,不需要注意。
开放式机架的价格跨越比较大,一百出头到一千多都有,主要区别在于上面这些支持,电源开关键、USB接口、机身材质和外形设计也会影响。
本次使用的Veddha Alpha V1.0比较特殊,属于非常少见的背装水冷款,相比常见的侧装方案,最大好处就是不会挡显卡,冷管也比较好走线。
材质本身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主要还是结构,正面各功能区如下图所示,有两块基础信息显示区域,方便快速定位硬件问题和手动超频,主板背部还有方便打理的藏线区域。
背部区域如下所示,顶部是独立的风扇+主板灯效同步器,装完还有三组留空接口,底部预留了两根备用的PCI供电线,走线则在电源和冷排中间夹着,没用扎带。
硬要说缺点,这类开放式机架一般是下图这种散着发货,需要准备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安装时间,动手前一定要看说明书,不同安装方法对应的配件也不同。
2️⃣ 散热器丨zalman思民 ALPHA2 DS 360水冷
如果和我一样打算上开放式机架搭配水冷散热器,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参数如下:
● 首先是解热效率,很少有厂商会标注,一般360水冷适配280W左右TDP的CPU,对应Intel i9/U9和AMD R9这个级别的CPU。
● 其次是冷排长度,正常就是240(双风扇)和360(三风扇)两档,跟着机架预留孔位走,另外冷管长度也要注意下,这个只能问客服。
● 最后是线材,风扇最好是和本文一样类积木式的设计,漏在外面的线材少点,走线比较方便,有集线器最好。
我个人的额外需求就是自带屏显+更换扣具方便,下面会具体展示。
zalman思民 Alpha2 DS作为刚上市的新款360水冷,主打就是自带一块2.73英寸的磁吸屏幕,不仅安装足够方便+可调节安装防线,超频调试时观测硬件数据也非常方便。
这块自带屏幕的亮点是内置支架,支持多角度调整,适配不同的观看角度,本身显示参数是320*320分辨率+30Hz,连接走的主板USB针脚接入,不用HDMI意味着不挑机箱。
风扇则是上面提到过的类积木设计,zalman思民叫菊花链,串联后三把风扇只需要一组Fan+RGB接口接入主板,对无走线槽的开放式机箱来说,后期不用重新走线很省事。
风扇本身素质还不错,最大转速为2000RPM,能有最大69.12CFM的风量,风躁本身不大,再加上背装,满载拷机听不到多少噪音。
zalman思民 Alpha2 DS作为千元级别的水冷,用料很扎实,点名表扬的是冷管,本身是高分子聚合物橡胶管,外面包了编制尼龙套筒,实测柔韧度不错,并且实测很耐剐蹭。
冷头则是3300RPM的水泵,扣具更换特别方便,没有螺丝固定,对准了转一下就行,不用再换批头用螺丝刀拆装,相比老水冷省不少事情。
原包送了一个Hub,最高可以接入泵头+五把风扇,并且数据传输口试Type-C接口,完美适配中高端主板,额外送的ZM-STC10硅脂也够用两次。
3️⃣ 电源丨安耐美D.F.X 1650W
如果和我一样打算上开放式机架,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参数如下:
● 首先是额定供电,RTX40Super开始,显卡供电就开始陆续更换成12V-2x6接口,单路供电会有区别,旗舰卡玩家选600W单路的就行。
● 其次是自洁功能,开放式机架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积灰,外部好清理,内部正常得拆机,中高端电源一般通电会反转除尘,基本不需要怎么手动打理。
● 最后是尺寸,常规ATX电源没啥需要注意的地方,打算用SFX电源的话正常需要额外购买对应扣具。
其他也没啥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看自己喜欢什么造型,本次使用的就是多一块RGB灯区,和冷排风扇一起当做氛围灯用。
这款之前做过评测,支持双路600W的模组电源太少了,安耐美D.F.X 1650W是为数不多的型号之一,外加造型确实漂亮,本次直接给换上,一劳永逸。
我个人是为了方便,把会用到的线全部接上了,不用的时候用扎带扎好,用完再捆回去,开放式机箱的优势就在这儿了。
装完顺道做了一下调试,建议大家首次装机也做一下,用来检查安装是否正常,性能是否能满足自己需求。
1️⃣ zalman思民ALPHA2 DS 360水冷调试
自带屏幕的水冷一般都是独立驱动,zalman的是ZM-OS这个软件,首页比较简单,显示主要硬件与重要数据。
ZM-OS的驱动使用有点类似客制化键盘,也就是分层配置:
● 顶层是硬件参数信息,支持显示CPU温度、CPU频率、显卡温度、显卡频率、内存负载和实时时间,全部勾选则是以轮播形式展现。
● 底层是背景图,支持JPG、PNG和Gif等图片格式,也支持MP4和MOV格式的视频当做背景。
● 比较可惜的是暂不支持接入WallpaperEngine和AIDA64这些主流第三方软件,已经写了反馈给官方,希望后续增加下相关功能。
比较有趣的是ZM-OS支持自定义信息刷新时间,一般用默认的2秒,再短就会消耗多点CPU性能了。
风扇工作策略配置就不多做介绍了,包含三个预设,支持用户自定义,需要注意的是自定义,建议不同CPU给不同的策略。
风扇灯效策略同样是分两层设置,不过我个人觉得一般,建议还是用主板灯效,整体灯光同步率会好点,zalman思民 Alpha2 DS是支持神光同步的。
2️⃣ 压力测试
测试工具使用Cinbench,测试CPU为AMD R7-9800X3D,室温为26℃,跑半小时后的数据如下:
● CPU待机温度在47℃左右
● CPU满载温度在82℃左右
当然这里的数据是常规环境,室温到32℃以上的夏天肯定会更高一些。
顺道监测了下噪音:
● 系统待机期间为35分贝左右
● 压力测试期间为43分贝左右
同样还是上面提到的,夏日使用转速肯定会跟着温度上去,风躁也会大一些,难免的。
来源:小林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