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最烦人的限制,终于被干掉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6 20:35 2

摘要: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中端机市场就像快餐店的套餐,看起来啥都有但总觉得缺了灵魂。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中端机市场就像快餐店的套餐,看起来啥都有但总觉得缺了灵魂。

厂商们总爱在摄像头数量、屏幕刷新率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堆料,可一摸到塑料感满满的机身,外放音乐时传来单薄刺耳的声音,瞬间让人没了兴致。

去年我花了2499元买的某品牌中端机就是个典型例子。

打游戏时处理器确实够猛,可每次看视频都得翻箱倒柜找蓝牙耳机。

不是因为我讲究音质,实在是那单扬声器开最大音量都像隔着棉被说话,地铁上根本听不清台词。

最尴尬的是有次开会忘带耳机,手机外放出来的声音又闷又糊,同事憋笑的表情我现在都记得。

但今年手机圈可能要上演"逆袭剧本"了。

荣耀昨天曝光的GT Pro直接把骁龙8 Elite旗舰芯塞进了中端机,更狠的是那个金属中框。

我特意去线下店掂了掂工程机,冰冰凉的金属边框配上磨砂玻璃后盖,这质感说它是五千元旗舰都有人信。

不过最让我瞳孔地震的,是机身顶部和底部对称排列的扬声器开孔。

懂行的朋友看到"双1216对称扬声器"估计要拍大腿了。

这玩意儿可是小米10s当年封神的秘密武器,低音浑厚得能当桌面音响用。

去年荣耀Magic7系列首秀这套组合时,数码博主们测出来的声压值直接干翻了一众旗舰机。

现在居然下放到三千元档,这操作好比把米其林大厨请到社区食堂掌勺。

有意思的是老对手红米也坐不住了。

他们准备在7月发布的K80至尊版直接对标荣耀GT Pro,海报上明晃晃写着"影院级对称双扬"。

线人跟我说这次红米用的1216单元比去年大了15%,还加了独立音腔设计。

看来这两家是要把中端机外放音质卷出新高度,咱们消费者可算能告别"听个响"时代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扬声器成了厂商们的新战场吗?供应链朋友透露,现在高端屏幕和影像模组成本压不下来,反而音频系统有技术下放空间。

一颗旗舰级扬声器成本不过二十多块,比堆第四个摄像头实在多了。

更重要的是,外放音质是用户每天高频使用的功能,提升感知度比跑分数字实在得多。

上周去华强北转悠,发现不少二手机贩子已经开始囤积老款中端机。

问他们为啥,有个老板神秘兮兮地说:"等新机上市,这些单扬声器的机器起码要跌三成价。

"看来市场已经用脚投票,消费者宁愿少个微距镜头也要好音质,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比任何参数对比都有说服力。

实测数据更让人惊喜。

某评测机构泄露的荣耀GT Pro音频报告显示,它的频响范围达到了80Hz-20kHz,比上代中端机拓宽了30%。

简单说就是能听见更多细节,比如游戏里的脚步声方位感、视频里的人声呼吸声。

最夸张的是最大音量下失真率控制在1.2%,这数据往年可是旗舰机专属。

可能有朋友会担心续航问题。

其实双1216单元功耗只比普通扬声器高8%左右,但荣耀这次塞进了5600mAh的硅碳负极电池。

我拿工程机试过,连续外放音乐6小时掉电27%,这表现足够支撑长途旅行看两三部电影。

更何况现在大家都有充电宝,音质和续航兼得不再是选择题。

说到实际体验,不得不提游戏场景。

吃鸡玩家应该深有体会,听声辨位对普通扬声器就是灾难。

但用GT Pro测试时,不仅能清晰分辨楼上楼下的脚步声,连换弹匣的金属碰撞声都听得真切。

更绝的是横向握持时,双手正好避开扬声器孔,再也不用担心手汗堵住出声口影响体验。

音乐爱好者们也有福了。

虽然中端机谈HIFI有点扯,但这次的双扬声器支持了高解析音频传输。

我拿它和朋友的iPhone15 Pro Max盲测,10个人里有6个觉得荣耀的人声更通透。

特别是听现场版《加州旅馆》时,观众的欢呼声从左右两侧涌来的包围感,完全不像这个价位手机的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硬件到位了软件也得跟上。

荣耀这次联合网易云做了专属音效优化,在播放特定歌曲时会自动切换声场模式。

比如听周杰伦的《夜的第七章》,前奏的管弦乐会自动增强空间感;切换到电子舞曲时又会强化低频震动。

这种软硬结合的操作,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联名礼盒实用多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槽点。

为了塞下大体积扬声器,GT Pro的机身厚度来到了8.3mm,比上代厚了0.5mm。

但实际握持时因为做了弧面过渡,倒没有硌手的感觉。

反倒是因为重量分布更均匀,躺着刷手机砸脸上也没那么疼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行业分析师预测,这场"扬声器大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OPPO和vivo的线人透露,他们也在测试类似方案准备跟进。

更夸张的是有厂商在憋大招,要把平板电脑上的四扬声器系统下放到手机上。

照这个趋势发展,明年中端机的外放效果说不定真能叫板专业音响。

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咱们还是要擦亮眼睛。

有些厂商可能会玩文字游戏,比如把听筒当第二个扬声器来凑数。

教大家个鉴别妙招:真正对称双扬的手机,上下扬声器开孔大小应该一致,而且播放音乐时两个出声口音量相同。

要是发现底部声音大顶部声音小,八成是拿听筒充数的"伪双扬"。

最后说个冷知识:好的扬声器还能提升通话质量。

因为双麦克风阵列配合大音腔,能更好消除环境噪音。

我在嘈杂的火锅店试过,对方说听我说话就像在安静房间一样清晰。

这可比什么AI降噪算法实在多了,毕竟硬件级的解决方案永远比软件优化靠谱。

看着手里这台工程机,突然想起三年前买中端机时的将就感。

那时候总觉得要性价比就得忍受某些缺陷,现在终于等到"既要又要"的时代。

或许手机行业的竞争就该这样——不是无脑堆参数,而是在用户真正在意的地方死磕体验。

这场由扬声器引发的"中端机革命",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看头。

来源:房信鹏新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