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的话:在“拆解美‘对等关税’多重谬误”系列上期文章中,我们分析了美国政府企图用“对等关税”让制造业回流本国所面临的多重现实挑战。除“逆差清零”“制造业回流”外,美国政府还声称,“对等关税”政策将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些资金可以用来减少财政赤字、偿还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编者的话:在“拆解美‘对等关税’多重谬误”系列上期文章中,我们分析了美国政府企图用“对等关税”让制造业回流本国所面临的多重现实挑战。除“逆差清零”“制造业回流”外,美国政府还声称,“对等关税”政策将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些资金可以用来减少财政赤字、偿还国家债务、为消费者降低生活成本、为民众提供就业机会,最终让美国变得更加繁荣、安全。在本系列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数据、事实以及美国民众的亲身经历,阐明为何“对等关税”反而将为美国百姓生活带来消极影响,让美国暴露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和分裂风险之下。
“每个美国家庭或将每年平均损失3800美元”
“谁将支付进口商品的关税?”《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近日在一则报道中提出这一问题。报道称,有人认为,关税会由生产商品的外国企业支付,但实际上,关税通常由美国本土进口商承担,而进口商最终也往往通过涨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2025年,加州进口商可能需要比去年多支付1700多亿美元的关税,成为受关税打击最大的群体,得州进口商则可能要多支付820亿美元。
“美国政府现在淡化了关税对物价的影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塔吉特百货、百思买等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已经表示,将把关税带来的部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此外,美国跨国零售企业沃尔玛试图向其中国供应商施压,要求他们降低成本以应对关税,但遭到了后者的抵制。
NBC还称,即使是“美国制造”企业也会受到关税的影响,因为它们中很多都依赖从外国进口的零件和原材料,这将使最终的产品价格上涨。报道援引一名供应链咨询公司专业人士的话称,即使是那些本身利润率较高、选择自己吸收额外成本而不提高售价的企业,仍要付出代价,它们需要减少用于扩张业务的资金投入、选择裁员或停止新增岗位。
4月9日,一名美国顾客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服装店选购面料。该店员工表示,这家商店95%的面料来自中国。(视觉中国)
居住在艾奥瓦州的21岁姑娘卡塔丽娜·朔尔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自己周围的许多人已开始“囤货”,鸡蛋、巧克力、咖啡都是被抢购的热门商品,海鲜、糖等商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她表示:“人们也在讨论是否要多囤一些大米和罐头食品。我想,我们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会越来越深。我们会更多推迟大额消费,减少购买非必需品,人们也会减少度假、听音乐会等娱乐支出,因为生活成本会大幅升高。”
“美国政府的‘美国优先’口号把关税宣传成没有成本的民族主义,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巴伦周刊》援引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称。这项研究预计,“对等关税”可能使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平均损失3800美元。
“对等关税”政策对美国一些行业的从业者冲击尤其大。埃里卡·坎贝尔是亚利桑那州一家经营节日礼品的小企业主,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所有产品都来自中国的工厂,目前的高额关税将让她无力继续承担相应的成本。她也在寻找美国本土可以生产这些商品的工厂,但结果没有工厂能做到这一点。她说:“和中国合作曾改变我的命运,它让我和我的家庭有了不错的收入,但现在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今年圣诞节,我可能连给孩子买礼物的钱都没有了。”
“我们身上还有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英国民调机构YouGov的最新调查显示,有75%的美国人相信“对等关税”将在短期内导致物价上涨,65%的美国人相信“对等关税”短期内会让美国经济变得更糟糕,反对“对等关税”的美国人占比为58%。
2017年,当特朗普首次就任美国总统时,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从今天起,一个新的愿景将领导这片土地……每一个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的决定都将以美国劳工和美国家庭的福祉为第一考虑。”然而,他没能兑现这一诺言,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和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引发的效果适得其反。
“我们身上还有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凯莱布·拉格兰的话报道称。据该组织的数据,2018年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门的损失达到约270亿美元。这次美国政府再次挥起“关税大棒”,相比2018年时用14个月连续提高对华关税,这次的关税战升级几乎只用了几天,而且税率要高得多,覆盖的商品范围也更为广泛。
除导致物价上涨外,关税战也被认为可能恶化美国的就业情况。“关税可能让美国工人的求职变得更困难。”《财富》杂志援引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报道称,约21%的求职者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如果关税开始挤压利润率,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裁员。”
报道同时援引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企业高管已经开始担心新贸易政策带来的财务压力。在接受调查的400家公司中,约有1/4表示,关税可能会对其2025年的招聘和支出计划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预计将裁减约900名美国员工。美国钢铁制造商Cleveland-Cliffs也在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裁减了1200多名员工,以减轻关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据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报道,美国“对等关税”可能会加剧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由于低收入家庭通常将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购买食物、服装、能源等必需品,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古斯塔沃·弗洛雷斯-马西亚斯表示:“即使是相对较小的价格上涨也会对低收入家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专注于研究和报道收入与财富平等问题的在线平台“不平等”网站也刊文称,美国对进口商品不加区分地征税是对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公然攻击”,而富裕阶层却无需为此担忧。文章还称,美国真正该做的是向富人征税,增加公共产品的可及性,而非掀起关税战。
“使美国建立安全和外交联盟变得更加困难”
《巴伦周刊》认为,关税战除了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美国带来更高的外交成本。比如,加征关税将使美国建立安全和外交联盟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关税的打击也会覆盖到日本、韩国、德国等传统盟友。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反应,大幅削弱盟友及伙伴对美国的信任基础,长期来看,这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和自身安全都非常不利。
特朗普此前宣称,关税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工具。另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传统上的工作重点是促进本国企业利益、增加海外出口。但近年来,商务部也承担起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比如通过限制美国能力最强的计算机芯片出口来“保护国家”。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认为,美国政府夸大了本国面对的“国家安全威胁”。“特朗普团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式的策略看待国家安全。他们夸大美国所面临的外部威胁,把关税政策描绘成‘必要的安全防线’,使国家安全概念变得更加抽象、失真。”
李海东认为,关税战只能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美国要解决其国内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和平、稳定、合作的环境,为美国内部治理创造空间与条件。关税战的做法却恰恰相反,它不断制造外部冲突。
美国纽约的一名小商贩萨利对《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表示:“我自己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也没有看到有任何经济学家说‘对等关税’会带来好处……这一政策正在把整个世界扔到混乱之中。”
美国各界对关税态度存在明显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特朗普团队内部,对关税政策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分歧,比如特朗普的关键盟友马斯克和贸易顾问纳瓦罗就在过去一周多发生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攻击。美国《华盛顿邮报》称,马斯克曾直接请求撤销关税,但未获成功。马斯克还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了一段已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视频,视频中弗里德曼通过分析制造一支木制铅笔的材料来源,解释了国际贸易合作的好处。
除马斯克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似乎也对关税战持保留态度。不久前,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一场活动上,鲍威尔表示,考虑到“对等关税”政策“远超预期”,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更为持久”,当下调整货币政策“为时过早”。他同时警告称,新的关税措施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并同时引发美国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
“共和党议员们和特朗普之间因关税政策而产生的分歧越来越大,一些议员寻求剥夺总统单方面宣布征收关税的权限,而另一些议员则要求白宫就关税战略做简报,以应对日益加深的经济动荡。”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7名参议员已经在支持一项法案,要求总统在实施新关税前需要提前48小时通知国会,并在60天后将相关措施提交国会批准,同时赋予国会撤销关税的权力。
《巴伦周刊》认为,美国宪法明确赋予国会征收关税的权力,在美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立法者都严密守护这一权力。但从20世纪起,国会开始将其在贸易领域的权力转移给行政部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美国在全球谈判中“更有效率和灵活性”。1962年的《贸易扩展法》授权总统在进口威胁到国家安全的时候调整关税,后来,《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又赋予了总统对其政府认为“从事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征收关税的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关税领域的权力变得(越来越)一边倒。”报道称,在里根总统任期和特朗普上一个任期,总统依凭这些法律征收关税时,往往没有经过国会内任何认真的协商,美国总统现在几乎压倒性地掌控美国经济政策核心部分。“现在,特朗普已经将这一现象推向——甚至超过了极限。”报道认为,国会不能再对这一趋势视而不见,否则“可能带来明天的危机”。
越来越多的华尔街重要人物也发声质疑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呼吁,关税问题“越快解决越好”,称其引发的动荡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则将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比作“乌龙球”,认为其打击美国的经济、士气和声誉。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22名美国商业领袖展开的调查,企业高管们对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后果“普遍存在担忧情绪”。报道称:“他们知道,如果美国的贸易政策继续以当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一些必然结果:经济衰退迫在眉睫,关税推动物价上涨,失业潮也将接踵而至。”
结语:读者朋友们,截至今天,我们用3期“深度认知”系列文章剖析了美国政府声称能够借助所谓“对等关税”实现“逆差清零”“制造业回流”“改善民生”等目标的不可行性及其背后的逻辑谬误。美国“对等关税”不仅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还无视国家间互补合作和供需关系,美国极限施压、朝令夕改的做法更是严重干扰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消费。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终将损人害己。
来源:环球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