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28日,荣获山西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蒲剧《三击掌》片段,担任参加大赛伴奏的正是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戏曲音乐班的学生。
“我以花甲寄桃李”
2024年11月28日,荣获山西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蒲剧《三击掌》片段,担任参加大赛伴奏的正是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戏曲音乐班的学生。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戏曲音乐班
老师 张丰光
2021年,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刚刚成立,为全方位培养戏剧人才,在院(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将停止了十几年富有传统特色的器乐班开始恢复。
此时,恰值花甲之年刚刚退休的张丰光老师便被院(校)返聘回来,他和葛苏元、王国栋等一起被聘任为器乐课专业老师。该院(校)是从每天早上六点半以后给张丰光老师记课时的。可他为了教好学生,每天要早起一个半小时组织学生练功。
张丰光:咱们戏曲有一个遗传下来的就是演员要练“冻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早上(如果)不练冻功,外出演出了,大西北风刮着雪下着,他们在底下要伴奏,你不能说你手冻得拉不成。
一把三弦,一顶黑色瓜皮帽,一小撮花白胡子,是初见张丰光老师的印象。和张老师说话不过三句,他就把会把话题转移到学生教育上。
张丰光:我一般五点钟起床,到六点半这一个半小时,这是我个人自发组织的。一礼拜最少两次,把学生练功的情况都发到家长群里,叫他家长从视频中看到你娃认真练了没有?看到你娃子进步了还是没有进步。
今年64岁的张丰光老师是山西省芮城县人,三弦演奏家。他从渭南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得到多位名家名师指点。1988年创作的富有地方特色三弦曲《河东琴韵》被收入《华乐大典》,并录入《三弦基础教程》;2005年9月,在全国三弦艺术研讨会上,参加由中央音乐学院组织的音乐会,演奏了他移植作品《渭水情》《秦桑曲》。
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深谙多种器乐,一直在三弦和蒲剧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上深耕着、探索着。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党委副书记 院(校)长贾菊兰:张丰光老师作为(戏曲音乐班)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担起了从零开始恢复音乐班的重任。尤其是张丰光老师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每天早上五点半,他带领音乐班的这些孩子就开始练早功了。无论是刮风下雨或者是暑天特别热,他都坚持,他对艺术这种敬业精神值得人学习和敬仰。
当时刚刚组建起来的器乐班只有6名学生,再加上后来一些不适宜演戏的人转过来一共20个人。这些人年龄在8--15岁之间,大多属于父母在外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针对这样一群孩子,如何把他们凝聚一起,提升对器乐的兴趣学以致用?张老师为这个事没少费心。
张丰光:这些学生,其实当时我也熬煎,为什么熬煎?这学生都是从零开始,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也不知道该从哪下手,所以我自己就琢磨,因为我是搞0--1教育的,就是最基础教育。我们就从每一种乐器,就是我们蒲剧大部分唱的g调,就从g调指法开始,让孩子们在一块简单的(器乐)合上几个音,然后再合成发展到曲牌到调唱,就是从零最后走向小梅花奖在上海这个颁奖仪式上的展演。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戏曲音乐班
老师 张丰光
在教学上,张丰光老师知行合一,采取诱导式教育,以心换心。他说,必须先爱护孩子、感化孩子,才能进行沟通,让他跟你像朋友一样相处。对于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有自暴自弃想法的,他也是想着法来鼓励他们。
张丰光: 你看这个孩子他不懂事,有时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就说你处于这种劣势家庭,你必须通过你的刻苦锻炼,认真学习,给你创造一个将来能独立自主养活你自己的办法。不管什么乐器你必须练,艺多不压人!你想改变你这个家庭,改变你本人,你要下苦,下苦干什么?要学、要练,要下常人下不下的那种苦,就是我们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出身不同,道路各不相同,都由个人选择”。
郭梦婵是山西省晋剧院的一名三弦工作者,当年她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之际,是张老师严谨细致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她,在哈尔滨音乐学院大学毕业后,是张老师和她父亲在火车站接上她,为她牵线搭桥,直奔应聘单位,至今她还记得当时的很多往事。
郭梦婵:他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我最开始学的一个曲子叫十八板,十八板它是河南风格的一首乐曲。张老师当时就在一些细节方面,一句一句不断地给我打磨,比如说这块怎么处理,然后下一句怎么处理,然后整段怎么去衔接起来,教我学三弦的那段时间,就是给我打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为人处世方面他也教了我很多。
郭梦婵家长:孩子学校快毕业的时候,我们也在想着说这孩子毕业以后工作咋办呢?当时就问张老师,问太原这边晋剧院需要人吗?然后张老师就特别费心地帮忙咨询,那个老师说需要,孩子从哈尔滨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回到太原,直接就到那工作单位,见了人家负责人,人家觉得很满意,然后基本上就定下来了,在这一点,我们特别感谢张老师。
2021年,临汾市永和县姑娘白仙柔,因为喜欢吹笛子,被山西省蒲剧艺术学院戏曲音乐专业录取,这个14岁的姑娘在远离他乡的院(校),刻苦努力,不仅感受到张丰光老师家长一般的关怀,还在2024年毕业时被聘任,现在的她一边工作一边还在运城学院进修。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白仙柔:有一次我因为训练时受伤,然后心情很低落,张老师不仅细心地为我安排治疗,还耐心开导我,让我不要灰心。他的关怀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定在蒲剧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30多年来,张丰光老师以爱与责任为基点,他不仅见证了一个个学生从青涩懵懂到学有一技之长,更感慨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的学生作为人才为兄弟剧团输送供不应求。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
党委副书记 院(校)长 贾菊兰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党委副书记 院(校)长 贾菊兰:我们戏曲系音乐班的孩子共有六十多个,现在已经成长起来了。我们第一批学生已经布满了13个县市的好多团体。你看我们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一团、二团,包括万荣团,还有很多团都有我们戏曲系培养出来的这些孩子们。我们第二批音乐系的这些孩子,他们今年将在文旅部举办的青少年梨花杯比赛中一展风采,希望他们拿出更好的成绩回报我们这些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这些孩子通过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成长得还是比较快的。可以说成为补充新鲜血液的后备军和香饽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市文艺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花甲不老,夕阳最美。张丰光老师从0--1的器乐教育到每天的早晚课训练;从6个学生到60个学生,从为剧团培养器乐人才到为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演奏伴奏,运城蒲坛新人不断。桃李无言,却默默承载着张丰光老师花甲之年的传承,这质朴无华,直抵人心的延续,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浸透着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与艰辛付出。
张丰光:虽然在这中间,自己也有好多心酸,好多故事,那么把这些心酸和故事都变成自己教学的动力,使孩子这个健康文明的成长服务于社会,只要是蒲剧院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不需要我,或者这年龄到时候不允许了,那我回到家里,我还是继续要教我的三弦,发挥好自己的一份热。
记者:李小芬 冯 会
编辑:苏丹丹
更名公告:
讲好运城故事,传递运城声音。
运城广播电视台FM104.2运城综合广播和FM101.9运城文艺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更名为【运城广播】。
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交通路况、全天帮办。
您参与节目互动的方式:关注【运城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也可以拨打热线2339200 2339300了解详情。
交警队即日起严查!
运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时间确定了!4月20日见
山西2025教资面试网上报名时间公布
路边遇到,不要碰!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处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处理。【联系方式】邮箱:yctv1019@163.com
重要提示
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有手机就可以收听FM104.2运城综合广播、FM101.9运城文艺广播哟~来源:运城交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