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挥起大棒,中国创新药何以自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5 23:33 3

摘要:4月14日,根据发布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的公告,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的国家安全调查,这是作为以国家安全名义对这两个行业征收行业关税的举措的一部分。

4月14日,根据发布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的公告,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的国家安全调查,这是作为以国家安全名义对这两个行业征收行业关税的举措的一部分。

美国商务部长授权依据源自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后者旨在促进在美国国内生产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产品。

实际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利用该条款对铜和木材的进口进行调查,而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完成的一些调查,为他重返白宫后对钢铁、铝和汽车行业征收25%关税奠定了基础。

最近几日,“关税战”如火如荼。特朗普表示,美国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

此次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调查人员还将审查关键药用成分的进口情况。

特朗普长期谴责外国生产的药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几度放话,通过征收关税,以重振美国的制药业。然而,业内人士担心,这些关税也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推高美国人的相关成本。

众所周知,包括默沙东、礼来等美国制药巨头在内,不少MNC都在全球各地拥有数十个生产基地。

虽然一些公司已公开承诺,投资数百亿美元在美国新建生产基地,但正如礼来首席执行官David Ricks所指出的,美国的制药行业依赖全球各地进行生产,想要建立完全自主的本土供应链,恐非一朝一夕能够办到。

行业组织BIO最近的一项调查现实,近90%的美国药企,依赖进口的API来生产获得FDA批准的产品。分析师预计,如果对来自中国的API征收10%的关税,仿制药企业的利润将下跌2%-3%,创新药更不必说。

现阶段,美国消耗的药品约三分之一依赖进口——2024年5600亿美元医药市场中,约2000亿美元来自海外产品。

当然,受影响的不止美国药企和消费者。对于身处这场“脱钩”风暴中心的中国,也是一个挑战。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创新药开发都得益于美国等基础研究的成果,在靶点等基础上,进行工程化提升。然而,跨国研究合作的大门似乎正在关闭。

4月8日,美国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和行动计划。NSCEB认为,鉴于中国正迅速崛起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主导者,美国政府必须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至少150亿美元,巩固美国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

除了投资美国本土之外,更令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担心的是一系列系统性打压。例如,NSCEB建议,禁止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合作的公司与中国公司开展业务。

更早前的4月2日,NIH发布公告,通知从4月4日起,禁止6个国家访问NIH的受控数据库(controlled-access data repositories)。

NIH的最新公告,属于美国历史上首次禁止向中国等国家跨境传输此类数据的规定。这一禁令意味着,中国科研人员将面临SEER癌症数据库、TCGA基因组计划、dbGaP遗传数据库、GDC数据平台、GTEx基因表达项目等核心科研资源的全面断供。

随着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药品的调查,“将创新药卖到美国”的发展道路,也将越发难走——考虑到中国本土对创新药的购买力有限,出海成为不少Biotech生存下去的必由之路,美国的封锁可能会带来长远的压力。

对此,同写意美国医药特约分析员孟八一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不会增加医疗支出,只会减少。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可能长期让中国把药品加价几十倍买到美国,特朗普政府不会干这么蠢的事。培育中国自己的创新药市场十分必要。”

从调查正式文件发布起21天内,美国公众可在意见征集期发表看法,而调查必须在启动后270天内完成。对于药品的评论意见将包括以下方面:

(i)美国当前及预测的药品及药物成分需求;

(ii)国内药品及药物成分生产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

(iii)外国供应链(尤其是主要出口国)在满足美国药品及药物成分需求中的作用;

(iv)美国药品及药物成分进口集中依赖少数供应商的现状及潜在风险;

(v)外国政府补贴和掠夺性贸易行为对美国药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vi)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及国家主导的过量生产导致药品及药物成分价格人为压低对经济的影响;

(vii)外国实施出口限制的可能性,包括其将药品供应控制武器化的能力;

(viii)提升国内药品及药物成分产能以减少进口依赖的可行性;

(ix)现行贸易政策对国内药品及药物成分生产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关税或配额等措施保护国家安全;

(x)其他相关因素。

来源:养生道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