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上村村绿美红色乡村建设纪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02:39 2

摘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上村村以建设绿美红色乡村为契机,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系统化修复红色遗迹、生态化提升人居环境、场景化营造文化空间,构建起“红色文化+绿美生态+文旅发展”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山水田园间勾勒出一幅“红绿交融”的绿美画卷。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上村村以建设绿美红色乡村为契机,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系统化修复红色遗迹、生态化提升人居环境、场景化营造文化空间,构建起“红色文化+绿美生态+文旅发展”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山水田园间勾勒出一幅“红绿交融”的绿美画卷。

上村村位于大岗镇西部,东临十八罗汉山,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禀赋优良,村内有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的南门入口——“仙庙”景区,还有建于清代的列圣宫和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杨财生烈士墓,是大岗镇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匠心修复,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在十八罗汉山上仙庙后杨家山西麓,杨财生烈士墓经过精心修缮,完成了从传统墓园向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华丽转身。

项目采用“三段式空间叙事”的空间重构法,将原有二层墓园拓展为“三阶递进式”教育空间,顶层为庄严的烈士纪念碑,中层为沉浸式瞻仰平台,首层为烈士宣教平台,形成完整的教育学习动线,与周边新植下的塔柏一起,构建出庄严肃穆的纪念空间。

古树广场,守护绿色记忆

项目在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同时,亦着重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系统性保护。在上村村牌坊处、荷花池两端有5株古树和古树后续资源,由于古树生长在路边,根系生长空间受限,生存状况堪忧。为更好保护古树生境条件,同时满足村民休闲需求,项目将三处古树周边打造为古树广场,村民有了纳凉休憩的场所,古树也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烈士墓前不熄的星火将英雄史诗熔铸成青铜浮雕,而广场虬枝间起伏的叶浪正把百载光阴谱成绿色的咏叹调。以烈士墓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古树广场代表的“生态文化”这两种互为经纬的文化脉络在此交汇共融,共同编织成了村民心中共同的精神符号。

“红”“绿”共融,织就文旅经纬

项目将村入口至烈士墓沿线作为主线,通过改善道路通行环境、升级基础设施、增加特色标识、打造主题景观等方式,打造了一条集生态景观、红色文化和教育基地于一体的红色乡村休闲景观带,在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将上村村打造成为大岗镇“红”“绿”融合的展示窗口,整体融入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景区发展,丰富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的文化内涵。

“古树年轮镌刻时光,红色热土孕育希望。”南沙区将持续推进绿美乡村提绿增质,打造更多“红色+”“古树+”“森林+”的绿美乡村示范,号召更多市民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古树名木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在“红”与“绿”的脉络中,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农林资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