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全绳 |昆仑好汉还是昆仑过客——张林别传(4)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6 00:31 2

摘要:屈全绳 撰文写在前面的话:余身在军旅数十年,结识的老战友、老部下不计其数,但有几个人几十年后还能记得,原因是我评价一个人不看他职位多高,手里有多少钱,而是着重他在文化上的建树,在专业上的成就,是否有奋进的人生姿态,所以我这个系列的总名称叫《落潮再看腿长短——我

屈全绳 撰文写在前面的话:余身在军旅数十年,结识的老战友、老部下不计其数,但有几个人几十年后还能记得,原因是我评价一个人不看他职位多高,手里有多少钱,而是着重他在文化上的建树,在专业上的成就,是否有奋进的人生姿态,所以我这个系列的总名称叫《落潮再看腿长短——我所结识的军旅作家》。我在兰州军区宣传部时的老部下张林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过一句很励志的话:如果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努力奔跑。

组织西北边防行时,南疆军区的老高原、宣传处长陈炳利告诫张林:“我不能去,我劝你也不要去,五年以后你一定会为这次行动而后悔。” 陈炳利是神仙湾守卡老兵,被高原把身体搞垮了,转业地方不久就因肝病去世。但是,张林不听劝,觉得自己能扛住,还是一趟一趟地上山,用脚“写”新闻。

他的记忆里,一共上了六次高原。

第一次,1985年冬天去格尔木采访青海大雪灾,时长15天。并参加对玉树、果洛等地的空投。空投时,在6000多米高空机舱打开后,因突然减压,太阳穴上的血管顿时爆鼓,眼球也往外压得很疼,有战士当场眼泪哗哗,躺到了地上。张林却拉着绳子,强忍剧痛,站在空投员边上,看他怎样把一包包救灾物资准确地投下去。张林说,空投员也是军人,他能忍我就能忍。此次行程约2000公里。

玉树地区被大雪覆盖的村落

第二次,1986年5月,随军区工作组几乎走遍了青海所有地区,后被留在果洛军分区四天,采访并写作总结报告,第一次尝到了在长时间缺氧的情况下起草文件。时长20天以上,行程约4000公里。

第三次,1990年,去塔克拉玛干沙漠采访中国石油勘探,并进入喀喇昆仑山的柯克亚油田。沙漠采访离开车寸步难行,他发着高烧去请求大庆井队派车。队长开玩笑说,知道王铁人不?酒不喝透没有车。他只好咬着牙往肚里灌。结果第二天居然不发烧了。他还在零下十多度的寒风里骑自行车去库地石油大院采访,因冻得受不了,推开一扇门求助,结果那个步兵6师转业下来的老兵给了他一本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口述历史,他沿着这条线索,写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军队与中国石油》《塔里木的太阳》。此次行程时长30天,约8000公里。

柯克亚油田

第四次,1994年7月,前往步兵6师各团、三十里营房医疗站采访。时长15天,行程约5000公里。

1994年7月,张林采访“昆仑之父”吴德寿。吴老1949年入伍,1954年赶着骆驼往喀喇昆仑运送物资,1957年转为军工。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时,他在日土兵站几天几夜为上前线的官兵做饭。90年代吴老70多岁时才下山,他1998年逝世,葬于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叶城烈士陵园。

第五次,1995年8月,在南疆军区张百顺、白战胜的陪同下,到西藏阿里、天空防区和帕米尔高原及5042哨所采访,时长30余天。行程约一万公里。

第六次,1996年5月,西北边防行,其中在阿里和天空防区约20天,在帕米尔高原约12天。从阿里普兰中尼6号界碑到甘肃酒泉中蒙边界184号界碑,共103天,行程两万余公里。

六次高原采访,足足走了八万九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转了两圈多。

张林一行前往中阿边境帕米尔科西拜勒前哨班

张林说,我上高原的次数不值一提,与守防的官兵比,与高原汽车兵比,与南疆军区的新闻骨干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方面我有充分的自知之明。

六次高原行,张林最看重也最吃苦的当然是西北边防行。

张林说,关于这次行动的历史意义,《天界》中有比较细致的描写,这里我只讲一些难忘的趣闻,反衬边防军人的艰苦卓绝和山一样的伟岸。

下文是张林讲述他们西北边防行的文字:

1、真正的昆仑好汉标准的实践情况:

据守防的战士讲,真正的昆仑好汉标准是四句话:

神仙湾站过哨,

界山达坂尿过尿,

红山河睡过觉,

班公湖里洗过澡。

我们上山时有个心愿,要挑战一下真正的昆仑好汉的标准,也好让自己凭添一些高原色彩和英雄气概,结果却不尽人意。

神仙湾站过哨——柳军、杜献洲和刘树培上了哨楼,也拍了照,但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站哨。而我害怕上去后高反加重没有能力采访了,就站在哨楼下面与战士聊天。临走时,前来送行的士兵两眼满是血丝,嘴唇干裂爆皮,把你的手拉得紧紧的,一句话也不说。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只好戴上墨镜掩饰。

张林、努尔毕燕在神仙湾哨卡与前来送行的战士告别

界山达坂尿过尿——这个都经历了。1995年我第一次到界山时,南疆军区白干事与我们同行,他无所畏惧地掏出家伙想对着界山大坂的石碑尿尿。司机大喊,你得罪了山神,要遭报应的。白干事说,啥球山神,谁见过呀?我马上制止,滚一边去。不许在这里撒尿。第二次,西北边防行报道组全体成员在这里每人录一段话,表达决心与愿望,结果心擂如鼓,头疼倍增。不到二十分钟,大家就把携带的氧气全部用光。

界山大坂上,左手是新疆,右手是西藏

吸氧的南疆军区新闻干事周长明

柳军(中)说,虽然这里很缺氧,但愿我的相机和作品不会缺氧

在死人沟吃饭,炒面8块,烩面5块

红山河睡过觉——红山河机务站海拔5060米,但不知为什么人在这里特别头疼。谁来了都想赶紧走。我第一次到红山河时,张百顺和白战胜一到地方就睡在床上不能动了,个个嘴唇乌青,表情痛苦。我只好自己强撑着采访,记笔记,也记不清都问了啥,只是机械地往本子上写字。

下午要走,总站韩副政委出我的洋相,非要留我住一晚上,让我实现红山河睡过觉的梦想。这时我的确是被高山反应弄怂了,心想在这儿折腾一夜,明天可能干不成活,还有患上脑水肿、肺水肿的风险,于是借口要赶路婉拒了韩副政委的盛情。

红山河的电线杆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电线杆

红山河机务站在大山的背景里像一块积木

第二次上去比第一次英勇,拍摄了连队架线查线的镜头,电视拍摄采访了志愿兵孙合合。跟我们一起出发的去查线的副连长王自德临走时说,又要去受罪啦!随手在报纸上写道:革命烈士王自德永垂不朽!让人哭笑不得。同样,我也没敢睡觉。

红山河机务站官兵在冬季背冰化冰用水

在红山河守山13年的陕西籍志愿兵孙合合。他对我说,我复员时要给昆仑山磕三个响头

班公湖里洗过澡——私自下湖游泳是严重违反军纪的,可能只有军报记者高艾苏敢于公开宣称自己在高原下湖游泳了。我的水性不错,心想只要水温不是太低,在班公湖里游上几分钟不成问题。我让车开到班公湖边下水试了一下,觉得不算太凉。山上的盛夏,我们还穿着毛衣,干事张百顺说越往里走水越冷,因为这水都是冰雪融化流下来的水。我大胆往湖中走了约二十米,水深还没有到膝盖。于是我准备回岸上把衣服脱了下水,走到齐胸深时往回游,也算洗了澡。张百顺吓得大喊,处长处长,回来——千万不敢冒险呀。

班公湖里泡过脚

班公湖鸟岛 张林摄

于是,我的班公湖洗澡计划也半途而废,顶多算是班公湖里泡过脚。

综上所述,我根本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昆仑好汉,只能算是昆仑山的匆匆过客。好汉是那些长年坚守在这里的昆仑卫士们。

张林、柳军、刘树培在帕米尔高原与边防军一起骑牦牛巡逻

2、被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女兵叫叔叔现代版花木兰姜云燕的故事是在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听说的。没爹没妈的河北女孩姜云燕为了当兵,女扮男装,怀揣梦想和200元人民币只身闯高原,先到了格尔木,一打听新疆还有个昆仑山,又跑到新疆。在巴音郭楞军分区门口,一位哨兵让她在自己的铺位上睡了一会儿,然后给她画了一张图,让她找到了叶城十二医院。战士们有自己的世界。

十二医院的副院长张西洲把姜云燕介绍给我,她那时刚穿上军装不久。我俩在三十里营房的喀拉喀什河边席地而坐,新兵姜云燕不懂军规,张口把我叫叔叔:“叔叔,我没事时经常坐在这条河边想家,想我姐姐,您说,这条河的水也能流过我们家乡吧?”我听了,一阵心酸。姜云燕的事迹报道出去后,她得了护士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多年后,我在京西宾馆见了来开“两会”的她,她说,不习惯这种当典型的日子,成绩是大家做出来的,我何德何能享受这份荣誉?我只想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面对众多的荣誉,她的思想清醒到这种高度,很难得。

3、在中尼普兰边防连跟随士兵巡逻时听到感人的歌声。我们去巡逻时坐的是一台大屁股212吉普,车况极差,车上的所有门锁都已经被颠坏,用破轮胎剪成的皮条绑着,叮叮当当地响。上一个大坡时车子熄火,司机大喊,赶快下去顶住,车上的六个士兵迅速跳车,有人推车有人搬石头放在轮胎下。

战士说,这种情况太稀松平常了,每次坐车都这样。我让每个战士向自己的家人说一句此刻最想说的话,战士的表达都很家常很真挚。

轮到班长说了,他说,此刻我想起了一首歌,名叫《什么也不说》。当时我没听过这首歌,问他可不可以唱,他说可以。然后就用沙哑的嗓子唱起来:

你下你的海呦,我淌我的河,

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

既然是来从军呦,既然是来报国,

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

什么也不说,胸中有团火,

一颗滚烫的心呐,暖得这钢枪热……

这个兵的音准很好,高能高上去,低能低下来,面对着车外高峻的雪山和一张张被高原灼伤的年轻面孔,我的感动无以复加。后来我专门向军分区报告了这个素质和智商都很高的士兵,希望能把他留在部队(后来他转为志愿兵)。

4、突进什布奇失败。

阿里的什布奇边防连是距离最远的一个边防连队,距离狮泉河100多公里,距离北京至少7000公里以上。山上的五月大雪还在封山,阿里分区的政委听说我想去什布奇后问道,你们有直升飞机吗?

5月底,西藏阿里的道路还有大雪融化后堆出的冰坡

采访组除我和杜献洲外,其他人不会骑马。柳军和老刘身背数十万元的照相录像设备,哪样摔坏都够我喝一壶的。

我计划先开车走到雪封路的地方再换乘马匹,争取一天到达。但三岗边防连的副连长报告的路况有误,他说可以乘车70公里。我们按他说的情况,让几个战士带六七匹马在70公里处等,我们乘车与他们会合。

谁知才走了25公里,就被一道一百多米长的冰坡挡住了路,砸冰、垫路,折腾到中午一点才过去,往前一看,远处还有十几道冰坡横亘,车根本不可能通过。

副连长达娃多吉拼命挥稿砸冰

司机张潮轧着雪上铺的大衣通过冰坡前,用充满惊慌的眼神看着张林。张林说,虽然知道前路凶险,但还是挥手让张潮冲过去。

杜献洲和柳军双膝跪地说,山神爷爷,让我们过去吧,前边什布奇边防连还有十几个兵在连夜为我们挖雪开路呀!

此时,赶马的士兵不见踪影,又接到电报说有十几个战士已从什布奇出发为我们挖雪开路,我心急如焚,指着带路的副连长骂了一顿。副连长达娃多吉不服,高声争辩。

这些画面被编进了《西北边塞》电视片里,央视播出后,许多观众来信,强烈要求“那个上校”向副连长道歉,“你有什么资格训斥在这里艰苦守防的边防官兵?”

是呀,我真没资格训这位副连长,也许我们不去冒险闯边关,反而会让边防部队少许多麻烦。那么好吧,在这里,我郑重地向带路的藏族副连长达娃多吉说一声抱歉,也道一声平安。

回到狮泉河,政委麻富省和副参谋长梁建国设宴款待我们,他们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块蛋糕,蛋糕上的奶油都干得裂缝了。梁建国说,抱歉啊,阿里的路太难走了,我老家在湖南,我父亲去世时让全家每个人当面保证不通知我才咽气呀。下次你们来,我亲自保障你们,一定让你们过去。

听到此处,西北边防行全体成员泪洒狮泉河。

麻富省红着眼圈现场赋诗:

世界屋脊边防行,

记者也是阿里人。

源远流长狮泉河,

洒酒挥泪皆是情。

5、普兰边防连熬夜写稿。

随普兰边防连巡逻归来,当晚十点,我与杜献洲商量连夜写一篇稿子,第二天传真到军报(因为只有县城才能发传真)。我因为高山反应大,就对杜献洲说,你写初稿,我凌晨三四点起来修改,早上我负责发走。杜献洲说,可以。我听他这么爽快,就放心地洗漱去了。可等我刷完牙返回宿舍时,发现他房间的灯已经熄了。我赶紧回屋披上大衣把他喊起来,“好吧,咱俩都别睡了,一块熬吧。”

军报记者杜献洲曾经骑牦牛跟随巡逻兵在中巴边境走了七天七夜,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于是,我俩点着蜡,你一句我一句地把稿子写了出来,第二天按计划把稿子传真到军报,我俩一分钟都没睡。类似的情况在叶城又重复了一次,让我除了苦笑,别无办法。

这事要用一句话总结教训就是:大懒使小懒,小懒耍大懒,要想治小懒,领导带头干。

张林在普兰边防连抱着藏族副连长的儿子

不过下山后我发现,杜献洲还是写了许多稿子,除了我俩合作的,他也给柳军、刘树培署名,表示我们是一个整体。

杜记者一行给我们留下的警示牌

看似平坦,下面全是泥浆

杜献洲有闯荡高原的经验,我和刘树培、柳军带两台车从班公湖水上中队到空喀边防连时,因车辆故障,两个多小时的路走了十多个小时没到。杜献洲此时在三十里营房,得知这一情况,整夜都在打电话要求救援。但是,高原部队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上哪儿去找我们呀?部队是第二天清晨才出发找我们的。但尽管如此,我对杜献洲的战友情还是充分肯定的。

6、拍摄空喀山口边防连换防。

在军队中仪式感非常重要,它是荣誉感、英雄气的催化剂,有时候甚至形式可以大于内容。我们到空喀边防连的第二天,正好连队换防,为了让拍摄有仪式感,我让营长马景军给两个连队讲两句。他说,不用了吧,我们换防都是简单一握手,告个别就拜拜了。

我说不行,你必须讲几句,然后让战士们互致敬意,握手告别。结果马景军讲得非常好,在场的官兵包括我们都十分感动。

换防的两个连队营长马景军的换防讲话颇有煽动性,听得人热血沸

换防的两个连队

换防的士兵们

下山的战士们登车后,营地突然响起清脆的鞭炮声和战士们的歌声。

踏歌而行的士兵啊,空旷的大山里回荡的不是歌声也不是鞭炮声,而是你们用鲜血供奉祖国的忠诚。

山高人为峰。喀喇昆仑之上,我们踏歌而行

回到13团驻地,我让团长郭凤林把家属们喊出来迎接连队,团长说,不用你喊,号声一响,马上就全部出动。

无情未必真豪杰,好好亲亲一年没见过的女儿吧

空喀边防连连长的妻子抱着一岁多的女儿在不远处等着她的丈夫。欢迎仪式一结束,我冲着连长喊,阿米尔,冲!连长笑着有些羞涩地走过去,伸手从老婆怀里抱过女儿,可是女儿却被他的黑脸吓坏了,哇地一声哭起来,双手伸向妈妈。

连长上山时,女儿还没出生,现在眼前这个大汉把她吓坏了。不过,在黑不溜秋的连长耳朵里,女儿的哭声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动听

7、在5042哨所拍摄一个姑娘和一个哨所的故事。

去卡拉苏边防连的5042哨所,并没有报道线索,主要目的是为了到达。上去以后,意外发现这个哨所的墙上和隔挡煤灰的泡沫塑料板上写了好多诗,当时因为大脑缺氧,没有细看,让南疆新闻干事杨海生全部拍摄下来。回去的路上,连长赵汉卿为我们的吃苦精神所感动(他们心疼战马,在坡最陡的地方下马步行,我们有样学样儿,一步三喘地爬了上去),一定让我去见识一下他们共建点上方圆百里最漂亮的姑娘。

张林(前)和采访组前往5042哨卡

左起:边防12团政委张普选、热比古丽、张林

到了那个只有一对母女的卵石小屋,乌孜别克族少女热比古丽在织地毯,非常高兴地样子。战士牛随意会讲维吾尔语,边当翻译边与姑娘聊天。牛随意一路上陪我骑马,给了我一副十个指头都破洞的手套,与我成了朋友。他趴在我耳边说,处长,这个姑娘放在这里太可惜了,如果不是她妈妈要的彩礼太贵,我非把她“拐”走,带到大城市见见世面不可。我问,多贵呀?“十头牦牛三群羊,一头牦牛就是三千块呀处长” 。

看着牛随意抖着手无限惋惜的样子,我突然明白,战士们的诗都是写给热比古丽的。于是,我请陈胜利指导员帮我收集战士们的诗,讲明没有任何企图,只是想了解大家守防的真实感受。陈胜利说,不瞒您说,我都为她写过几首诗。

收集这些诗的时间是1995年,我在第二年西北边防行时拉开架势要拍一个姑娘和一个哨所的故事,陈胜利说,太遗憾了,你们来晚了,热比古丽结婚了,她刚生完孩子,还没有满月。

牛随意呢?

复员了,去了塔县的毛纺厂打工。

带着遗憾,我们又上了一趟5042哨卡,与战士们互动,记得他们有一块当杠铃用的大石头,我也奋力举了十几次表示同甘共苦。走的时候,指导员陈胜利对我说,我不跟你说再见,是因为我希望你不要再来了,因为这里毕竟很危险。

仔细琢磨,这话全是浓浓的战友情意,虽然我们才见过两次面。

几十年过去,不知道边防战士牛随意是否还在塔什库尔干守望着他青春萌动时暗恋的姑娘,不知道指导员陈胜利转业去了哪里?

8、比我们更苦更难的保障采访组的司机们。

上高原,坐汽车,等于把命托付给汽车兵了。那么烂的路,是他们一公里一公里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再安全送回来。忘不了,甘肃兵张潮在凌晨两点还伸长细瘦的脖子努力开车的模样。很佩服,四川兵敬晓松在吉普车即将翻车的瞬间还能连喊六个词组:糟喽糟喽,球喽球喽,翻喽翻喽——好在车没翻。特心疼,陕西兵王班长和小刘深夜陷车后,一个徒步救援一个披着被子守车。挺遗憾,四川兵周述斌帮我们一路排险后竟一声不吭回连队了,让我们连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好几个司机,记不起名字了,但你们的面庞和声音依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怕车出事,去转玛尼堆,却不懂是正转还是反转;在大沙漠里车熄火了,找我要一张新的纸币当沙纸摩擦火花塞,然后车发动着了……

谢了谢了,生死相依的小兄弟们。

张林在“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采访体验和人生感悟,在报告文学《天界》中有震感灵魂的表达。书中反复出现的“天界”意象,是高原军人精神海拔的隐喻。戍边官兵们在雪山之巅的哨所坚守,将青春碾碎成雪粒,撒在国境线蜿蜒的脊梁上,他们的坚守超越了平凡生活,具有了神圣的意义。这种精神境界的升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从而获得灵魂的震撼与启示。余在《天界,是作者张林的精神境界》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建议尚未读过《天界》的读者,让自己的灵魂在《天界》中得到洗涤。

《天界》指出昆仑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它是胸怀博大、艰难跋涉、不屈不挠的象征,激励人们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弱点。在当下一些人出现权力图腾、物质崇拜、精神空虚的情况下。《天界》对昆仑图腾的推崇,如旱天劈雷,呼唤人们重视民族精神,痛击心魔,让民族精神图腾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引导人们的精神境界随着信仰上升、格局随着信仰拓展。

余以为,《天界》是中国报告文学园地中的奇葩,从多个层面给人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回望过往,《天界》呈现的初心是无人超越的。

展望未来,《天界》的践行也可能是绝后的。但是张林却说,与守防的喀喇昆仑官兵相比,他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在我看来,这位所谓的“过客”是一位自带光芒的过客,他真实地记录了90年代军旅昆仑好汉们的喜怒哀乐和缺氧不缺精神的思想境界。

也许对于大千世界来说,每个人都是过客,但愿你能认真地抓住生命的每个瞬间,让生命来时欢欣,去时无憾。

来源:云卜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