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微短剧异军突起,从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从年轻群体到中老年群体,微短剧的风越吹越劲。微短剧到底有多火?DataEye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显示,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元,让社会各界对微短剧的关注度、讨论度居高不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
“一个小时之内,不管用什么方法,我要她的全部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世、家庭住址等等。”
近年来,微短剧异军突起,从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从年轻群体到中老年群体,微短剧的风越吹越劲。微短剧到底有多火?DataEye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显示,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元,让社会各界对微短剧的关注度、讨论度居高不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影视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轻骑兵”,微短剧成为了许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乘着微短剧受关注的东风,一些单位由此打开了普法新思路,通过自制诙谐幽默的微短剧,再以角色代入方式讲述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内容,以及点出剧情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情节,尤其是将这些普法内容传递给关注微短剧的中老年群体,帮助他们分辨哪些情况触及法律底线,从而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
“为什么别的霸总想要随意探寻别人的信息就可以,我就不行?”近期,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一则《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法律顾问》普法微短剧,视频中的“霸总”要探知他人的个人信息被“法律顾问”制止并阐明违反了哪些具体的法律条款。以幽默、搞笑的方式来进行普法宣传,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同样,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人民检察院也通过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情节及法律常识融入微短剧剧本,再由工作人员出镜演绎,以角色代入视角创作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情景微短剧,打开了普法宣传新路径。
“去年以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社交平台上微短剧受到较多关注,尤其是受到不少‘银发族’的关注,便想着也许可以把日常的普法内容融入进微短剧里,让大众边看微短剧边接受到法律法规的宣传。于是从2024年8月开始,我们陆续拍摄了包括《以检察人视角打开霸总短剧第一集》在内的三部普法微短剧,均收到了群众很好的反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严蓓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创作的初衷。
“拍摄并发布四期微短剧,作品共受到6.9万次关注。”通辽市科左后旗人民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员王慧丽介绍。通辽市科左后旗人民法院自2023年12月开始拍摄普法微短剧以来,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好评,王慧丽在接受采访时称,网友们的好评就是她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激励着她们继续把普法微短剧做好。
呼和浩特市市民王义来也在近期通过网络关注到了普法微短剧。“现在很多人都通过手机获取生活资讯,一些单位将法律常识融入微短剧,让大众轻松观看的同时获取法律知识,这个方式我觉得不错。”王义来对观看过的普法微短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韩成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法微短剧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演绎,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视频节目,这其实是普法宣传出新招谋新路的一种体现,是积极探索实践网络普法新模式的缩影。
他提到,近年来,为了让《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一些单位、机构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成本低的优势,创新打造普法微短剧,把镜头对准当前社会热点并与《民法典》法条有机结合进行生动演绎,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提高了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预防犯罪的认知水平。未来,一些单位、机构也可以围绕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继续创新普法内容、方式,拓宽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普法的覆盖面,不断增强普法精准性。
责编:赵鹏飞
来源:豪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