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本期聚焦济南乡村发展,商河“珍珠红”西瓜上市热销,济阳“仁风西瓜”产品展销会举行。此外,商河县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这些鲜活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彰
编者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本期聚焦济南乡村发展,商河“珍珠红”西瓜上市热销,济阳“仁风西瓜”产品展销会举行。此外,商河县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这些鲜活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了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科技应用与政务服务协同发力的强大力量,激励更多地方探索适合自身的振兴之路,实现乡村繁荣发展。
甜蜜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商河县郑路镇的温室大棚里,一个个圆滚滚的“珍珠红”西瓜正沐浴着春日暖阳,等待成熟上市。作为当地著名品牌“点赞商河”的标志产品,这种皮薄瓤红、入口即化的西瓜不仅是市场上的“宠儿”,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从“引种”到“地标”30年培育甜蜜产业
“‘珍珠红’西瓜自1995年引进郑路镇后,经过30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已发展成为全镇的一个支柱产业。”郑路镇农办主任赵庆斌介绍,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2800余亩,年产量近1000万公斤,带动农户户均年收入约10万元。除了西瓜,郑路镇还形成了“东菜、西瓜、北绳网、南笤帚”的特色产业格局,其中大蒜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多元化路径。
走进解家村种植户王加光的大棚,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稳定在30℃左右。“为保障品质,郑路镇与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合作,制定了标准化种植流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负责人,王加光对西瓜的“成长密码”如数家珍,“快成熟时,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35℃以下,一旦超标就要立即通风。我们坚持自然成熟,拒绝药物催熟,这样西瓜的糖分才能充分积累,口感脆甜无渣。”
商河郑路镇“珍珠红”西瓜
品牌赋能 从田间到舌尖的升级路
凭借独特品质,“珍珠红”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通过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郑路镇通过举办十一届西瓜文化旅游节,累计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带动交易额突破680万元。如今,西瓜不仅走进盒马鲜生、家家悦等连锁商超,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天津、滨州、淄博等地,部分高端品种单价曾达36元/公斤。
然而,市场波动也考验着瓜农的韧性。路家村种植户路来勇从事西瓜种植已有30年,他坦言:“今年西瓜均价1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元,收入缩水明显。但我们始终相信,品质才是硬道理。”目前,郑路镇正探索“西瓜+采摘+文旅”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未来展望 科技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赵庆斌告诉记者,郑路镇将继续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智慧农业设备,同时加强品牌保护,“我们计划建设核心种植区,推动西瓜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王加光的合作社以“飞地”模式流转土地100余亩建立郑路“珍珠红”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从“一粒种子”到“甜蜜产业”,郑路镇用30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关于土地与汗水的故事。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珍珠红”正以更饱满的姿态,奔向更广阔的市场,也为农民的“钱袋子”增添更多的“甜蜜”。
黄河之滨的农业品牌崛起之路
好味天成济阳韵,瓜熟果香天下闻。4月12日,在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山东济阳“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推介暨“仁风西瓜”产品展销会举行。近年来,济阳区依托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与黄河冲积平原的天然禀赋,创新提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项目,打造“好味知济”农业品牌,承载着黄河儿女的农耕智慧,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品牌之路 七年磨一剑,出鞘见锋芒
2018年的春天,当第一缕春风吹过黄河岸边的杨柳,“好味知济”品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破土而出。邀请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济阳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规划设计,并于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成功发布。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诞生,更是一场农业变革的启航。
七载春秋,“好味知济”品牌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从偏居一隅到名动京华。今年4月,“好味知济”再次进京,“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推介暨“仁风西瓜”产品展销会上,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农副产品经销商等100余名领导嘉宾参与,济阳区人民政府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山东济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济阳区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供应链优化、冷链物流、电商营销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品牌成功,关键在于品质保障。所有纳入“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的子品牌,三年一届,每年复审,从土壤检测到产品追溯,从外观品相到营养成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正是这份执着,让济阳的农产品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品牌发展道路,赢得了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28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40个。如今,“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已经成为济阳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建立起“好味知济”加6大街道(镇)产品品牌与N个济阳农业企业品牌的“1+6+N”农业品牌体系,合力塑造“济阳农品”整体品牌形象,成为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一镇一品 大地赠珍馐,匠心传世味
基于一方水土,念好“土特产”文章。济阳“好味知济”区域公用品牌包括“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垛石番茄”“蓬生海鲜菇”“安信种苗”等20余个知名子品牌。其中,重点培育构建的“一镇一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仁风镇已有一千多年的西瓜种植历史,仁风西瓜皮薄而脆,瓤色杏黄而润,肉质脆而多汁,有“西瓜冰激凌”的美誉,获得“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在曲堤街道,曲堤黄瓜以条直、刺密、通直、短把、绿芯、脆甜、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而闻名全国。曲堤街道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黄瓜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农业示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荣誉,连续3年获评“全国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垛石街道被誉为“中国番茄之乡”。垛石番茄4次获得中国绿色博览会金奖,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第七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有粉贝贝、釜山88、黄蜜等120余个种植品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产业腾飞 科技赋新农,智启展宏图
在传统印象中,农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但今天的济阳农业,正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全新活力。
安信种苗“数字种苗工厂”内,人工智能、数字模型、云计算、农业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集合应用,实现系统监控决策、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人工投入锐减80%,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60%,经济效益却提升30%以上,种苗培育智能化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
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创海鲜菇液体接种核心技术,成为全国最早运用“液体生态技术”工厂化生产海鲜菇的企业,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厂化技术体系,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达20余项,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的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周年化。
商河县政务服务大厅
近年来,济阳区在数字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好味知济”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依托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平台,通过“企业+农户+科技”模式,打造了7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完善了全区15个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同时,结合仁风富硒蔬菜数字产业园、曲堤黄瓜全产业链示范园等“一街镇一园区”项目,示范带动、全域推广“物联网+农业”管理模式,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智能轨道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在济阳遍地开花,传统农业华丽转身。
农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好味知济”香飘四方。“黄河情·稻花香”田园综合体加紧建设,“黄河农耕文化研学之旅”等精品线路全新出炉,仁风西瓜节、曲堤黄瓜节、垛石樱桃番茄节等农旅盛会将生态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绑定,每年各项活动吸引游客如潮,超百万人次纷至沓来,感受济阳农业魅力、城市魅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好味知济”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农产品名优产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拓展全国市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河水奔腾不息,这条北纬37度的“黄金纬度线”上,“好味知济”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数字赋能提质量 智慧助农见实效
商河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政务服务部门常面临大量涉农企业与群众求助。为提升服务,商河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引领,全方位打造优质政务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机制创新方面,秉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就近可办、高效便民”理念,朝着“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目标,构建“1+4+103”工作机制。打造“1+12+N”“一件事”服务体系,县政务服务大厅为主,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支撑,其他办理点补充。推出103项县级“一件事”,办理环节压减超60%,申请材料减少55%,办理时限缩短61%,跑动次数降低72%,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
数字赋能上,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让出生、教育、就医等全生命周期高频“一件事”登上“济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与“爱山东”APP,实现网上、掌上便捷办理。梳理完善“智惠导服”知识库,培训导服人员,提供线上帮办。目前,“智慧导服”平台已上线17个“一件事”咨询问答,咨询量达3000余次。
监督问效层面,围绕重点“一件事”,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组织部门人员全流程体验。组建103个工作团队,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分工,加强沟通。
未来,商河县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高鲁健 张群 通讯员:张炎 周志昊 王群)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