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冰皮月饼的“大班”陷入执笠危机,生死突围战看四个战略支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09:06 2

摘要:大班面包西饼,创立于1984年,其首创的冰皮月饼曾被视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而“大班”为内地人熟知,则与2019年“下架”事件有关,但在2021年,大班已易手新的老板,缘何还没有走出困境?

港媒《东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报道,披露41年大班西饼陷入“执笠”危机。“执笠”是粤语倒闭之意。

大班面包西饼,创立于1984年,其首创的冰皮月饼曾被视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而“大班”为内地人熟知,则与2019年“下架”事件有关,但在2021年,大班已易手新的老板,缘何还没有走出困境?

多铺被追租,“大班”遭疑陷入“执笠”危机

大班面包西饼门店

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旗下的《东周刊》逢周三出版,4月16日出版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关注的是“41年大班西饼陷执笠危机”。

在粤语中,“执笠”可理解为倒闭、关店等。

《东周刊》报道称,凭首创“冰皮月饼”打响名堂的“大班”西饼,早前爆出“拖粮及欠供强积金”后,近日再传出多间店铺被追租,若人质疑陷入执笠危机。

《东周刊》报道称,经他们追查发现,过去一个多月有多间公司入禀向大班追租。2021年接手大班的新老板与家族成员持有的私人物业,曾三度向财务公司申请“加按”。该刊报道称,知情人士揭露,公司自易主后疑经营不善,导致分店由大约28间减剩17间。

大班创始人之一郭鸿钧之子、原董事兼业务拓展总监郭勇维

“大班”面包西饼,是香港大班面包西饼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1984年,早于1989年即首创“冰皮月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曾连续三十多年蝉联香港冰皮月饼销量冠军。

在香港,“大班”早年指的是洋行经理,后来被引申为企业管理层。当年,创始人之一的郭鸿钧将最初的“超群饼店”改名为“大班”,也是寓意公司产品“高素质”,品尝后让人有超越阶层的骄傲。

大班创始人之一的郭鸿钧先生,已于2010年辞世,生前曾为鸿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他是大班西饼的创始人之一。生于1938年的郭鸿钧,年少时曾于嘉道理家族旗下的半岛酒店西饼部当学徒工,后转到嘉顿公司工作,学习计算用料成本、制作时间、人手分配、工厂管理及门店分销等技巧,学成后,他再转到Delite西饼店当大师傅的副手,改革面包出炉等方式,最后在“超群西饼”工作,一做就是30年。

1984年,郭鸿钧创立大班,也因1989年首创“冰皮月饼”,开创大班西饼的传奇。大班的冰皮月饼,曾被香港电台选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与菠萝油、咖喱鱼蛋等历史悠久的食品并驾齐名,成了香港家喻户晓的面包西饼连锁店之一。

老话常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2019年,郭鸿钧之子、原董事兼业务拓展总监郭勇维在社交媒体上接连发帖,支持“乱港”分子等不当言论,引起公愤;尽管他后来又慌忙删帖,称相关言论仅是个人分享,与公司无关,但内地消费者纷纷自发呼吁“罢买”,内地多个电商平台也将大班月饼等产品下架,令大班的内地代理商损失颇大,对辛苦培育起来的品牌更是一大重创,自此公司走上下坡路。

香港鸿和集团主席、香港知名品牌“大班Tai Pan”主席廖志强

《东周刊》报道的大班新老板,是现任香港鸿和集团主席、香港知名品牌“大班Tai Pan”主席廖志强,经营建筑业起家的他,于2021年6月以个人身份,全盘收购大班及鸿和集团。

2019年9月,大班西饼因创始人之一郭勇维的不当言论,卷入政治风波,一夜之间失去了内地市场,经济损失巨大。尽管当时的大班市场部经理急着跟郭勇维“割席”,但当时她还强调“公司一贯的宗旨,没有政治立场”,客观地说,此种“含糊”表态,并没有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仍是负面的。此后,紧随而来的又是疫情冲击,对于大班西饼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廖志强后来接受访问时,透露了他个人接手大班的过程。他曾表示,由于他在企业并购重组方面有些经验,被代表大班的顾问公司找上门来,希望他能帮助陷入危机中的大班。

廖志强

廖志强坦言,他最初并不想收购,因为当时大班的问题主要不是经营问题,他的团队也劝他不要去做。经过两年再三考虑后,他还是决定收购大班这块“烫手山芋”。

廖志强后来解释,他收购大班西饼主要有五大原因。其中,他考虑的方面包括,引发大班卷入风波的郭勇维,他只是大班10多个股东中一个股东的儿子,“他既不是大班股东,也不是大班董事”,大班及员工是不应该受他的个人行为牵累的。

另外,大班当时有300多名员工,每个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也是出于员工家庭的稳定生计免受冲击的角度,收购大班的。

廖志强还认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大班是香港公司,冰皮月饼是大班员工们的智慧结晶,全球首创,应该保留下来和传承下去。廖志强受访时还提到,一系列“乱港”事件后,他认为做好青少年工作是冠军,因为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而这就需要保留一些如大班这样的承载着“狮子山精神”内涵的香港品牌,来作为活生生例子的教育素材。

廖志强与行政总裁邓国利

廖志强执掌大班西饼后,曾启动一系列变革,比如变更大班的Logo,采用新的“大班Tai Pan”。他曾表示:“重新出发的大班,是一个以顾客为尊、以人为本、奉公守法、关心公益的良好企业公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主导下,大班将“关心公益、守法企业公民”作为公司经营三大理念之一,并积极投入多项与之相关的活动。

比如,大班在疫情期间,捐出港币一百万作为学童防疫物资补贴资助金。又比如支持及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升旗仪式活动。另外,大班还赞助一些体育赛事,参加广西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

这几年,廖志强还决心带领大班走“国潮风”、“数字化”路线,将现代智造技术和传统月饼工艺紧密结合,为推动“国货”品牌贡献力量。此外,大班也持续以创新思维,不断推出新口味,不断丰富从外观至内涵的提升。

有着41年历史的“大班”,眼前的困难,自然与创始人之子郭勇维个人言论“余毒”对品牌的影响有关,也与当下香港零售业不景气有一定的关系,若陷入“执笠”危机,当然是令人惋惜的,但愿能尽快脱离暂时的困境,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大班西饼的生死突围战——从冰皮神话到新消费时代的破局之道

廖志强

2021年收购大班西饼的廖志强,是一位传奇港商。他除了担任香港鸿和集团主席、大班西饼主席,也是全港各区工商联永远名誉会长。此前,他曾出任怡和(中国)董事及怡和旗下金门建筑负责大中华区及东南亚业务拓展的执行董事。

廖志强曾表示,他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悉心培养。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放假时出去玩,他的父亲却安排他做暑假工。有时遇到周末,他的父亲会带他到香港最贫穷的地方看看,让他体会生活的不容易。

后来,廖志强取得应用财务硕士后,还到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工商管理,还成为英国特许管理学会院士。1980年,廖志强入职老牌英商洋行怡和,一干就是16年。

廖志强的个人经历,也与内地改革开放结下不解之缘。1980年1月,他第一次到内地,亲身感受内地的发展进程。当时,内地刚开放,许多大型项目有外资参与,怡和集团及其旗下的金门建筑等公司也参与管理及招商引资。

当年,包括北京和平饭店的重修、天津水晶宫酒店、西安金华酒店等工程管理,廖志强均参与其中。另外,他也参与了包括远东铝质、海成国际、合兴集团等多家港股公司的并购重组。也是基于他的经验,遇到经营危机的大班西饼,才会找他当“接盘侠”。

大班面包西饼

创立41年的香港老字号大班西饼,正经历着自冰皮月饼革命以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也暴露出新资本接盘后的战略迷失。当内地烘焙市场以日均新增400家门店的速度狂飙突进,这个曾以“冰皮首创”改写月饼历史的品牌,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新消费浪潮中重获新生?

一波说》以为,冰皮神话终有一天会褪色,老字号大班陷入了三大战略陷阱。首先,产品迭代停滞症候群。自1989年颠覆传统月饼形态后,大班再未出现现象级创新。在墨茉点心局以“周周上新”抢夺Z世代、鲍师傅用肉松小贝定义品类时,大班仍在依赖单一爆品“冰皮”支撑品牌认知。产品矩阵老化导致客群断层,年轻消费者对其记忆就可能停留在“长辈送礼专用”。

其次,数字化生存能力缺失。香港实体店租金追讨危机,折射出传统烘焙业线下重资产模式的脆弱性。对比内地头部品牌线上营收占比超40%、私域会员体系贡献60%复购的运营数据。《一波说》也注意到,掌门人廖志强也特别重视“数字化”,大班今后在O2O融合、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渠道布局上多加发力。

再者,品牌价值空心化危机。创始家族退出后,“大班”二字逐渐沦为商业符号。当元朗荣华以传统手工技艺讲好非遗故事、美心凭流心奶黄月饼打造文化IP时,大班未来要多考虑如何将冰皮首创的革新精神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资产。

大班面包西饼柜台

《一波说》以为,湾区新战场可成为大班破解困局的四个战略支点。

支点一:重塑“冰皮开创者”技术品牌。设立“冰皮创新实验室”,联合广式茶楼、潮汕糖水等非遗技艺开发地域限定产品,推出如“冰皮编年史”数字藏品,将1989年配方手稿、工艺演进过程NFT化。针对控糖趋势研发植物基冰皮,抢占健康烘焙赛道。

支点二:构建大湾区双总部生态。将生产研发中心迁至佛山/东莞,利用供应链成本优势重组定价体系,同时,香港保留文化体验旗舰店,打造“冰皮博物馆+DIY工坊”沉浸空间;与深圳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智慧烘焙设备,实现“前店后厂”现制模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支点三:打造国潮烘焙新范式。比如,联名故宫文创推出“千里江山冰皮礼盒”,将水墨画美学融入产品设计。开发“粤港味道研究所”小程序,通过口味测试生成个性化糕点推荐。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起冰皮的一万种可能挑战赛,以UGC内容激活年轻社群。

支点四:资本运作破局债务困局。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SPAC公司,实现轻资产上市。也可以与美团、朴朴超市等平台共建云厨房网络,以订单前置化解库存压力。此外,加快推行门店合伙人计划,将物业租赁转为利润分成模式。

大班门店

《一波说》以为,新消费时代的生存法则,是一部老字号复兴启示录。

在鲍师傅估值百亿、虎头局单店日销破10万的内地市场,大班的危机本质,是传统食品工业思维与数字消费生态的碰撞。

其破局路径应遵循“三化原则”:(1)产品科技化。将食品工程升级为生物科技竞争,建立风味数据库与数字味觉模拟系统。(8)场景内容化:从卖月饼转向卖生活方式,构建"早茶社交+下午茶办公+夜茶治愈"全时段场景。(3)组织敏捷化:拆分传统部门制,组建产品突击队、数据中台组、文化IP工作室等柔性单元。

当深圳文和友用赛博朋克重构市井文化、喜茶以灵感之茶重塑消费仪式,大班需要的不仅是资金输血,更是一场从生产逻辑到价值创造的基因革命。这个曾改变人们中秋记忆的品牌,或可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中,找到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全球的黄金平衡点。冰皮神话的续写,不在财务报表的亏盈上,而在能否让Z世代在咬下第一口月饼时,感受到1989年那个改变行业的历史瞬间。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来源:一波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