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市王氏起源和迁徙考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09:36 2

摘要:说明:本文内容根据现有流通文献以及流通的历史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因个人阅历有限,以及没有齐整的实际族谱作为校对,文中的结论仅供参考性质,不作为权威解读。

说明:本文内容根据现有流通文献以及流通的历史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因个人阅历有限,以及没有齐整的实际族谱作为校对,文中的结论仅供参考性质,不作为权威解读。

广东省茂名市王氏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原王姓早期起源。

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此外,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出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出自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因劝谏纣王被杀,其子孙因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中也有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改姓而来,如满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

茂名王氏核心迁徙脉络节点梳理

1.中原南迁阶段(秦汉至唐宋):王氏随战乱(如晋朝时期永嘉之乱、唐朝时期安史之乱)南迁至福建、江西,再向粤西扩散。关键人物:王潮、王审知兄弟于唐末建立闽国,其后裔成为潮汕王氏主体,部分分支迁入粤西。

2.王氏主体可追溯至‌周灵王太子晋(姬晋)‌分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时人号曰"王家",遂以王为氏,形成太原王氏主干‌。该支系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由福建莆田迁入粤西,‌王怀远‌为茂名地区明确记载的首位迁入始祖‌。

以“福建—潮汕—粤西”为主轴,辅以“山西—广西—茂名”移民路线。

时间节点:明初洪洞移民(1368-1644)为茂名王氏规模化迁入期。

迁入信息汇总:

南宋‌时期:

王怀远‌携三子自莆田迁高州府电白县(今属茂名),其长子‌王世隆‌定居电城,次子‌王世昌‌迁化州平定镇,幼子‌王世盛‌迁信宜怀乡镇‌。现存《电城王氏族谱》记载:"绍兴戊午,避金乱入粤,卜居电白"。

明朝时期:

电白王氏:王文达(字德明),据《茂名王氏族谱》记载,洪武年间自福建汀州府迁至电白县林头镇。

化州王氏:王文广(号伯雄),永乐年间自潮州饶平县迁至化州石湾镇。

茂南王氏:王文灿(字子明),正德年间自高州府迁至茂名镇,后分支至羊角镇。

信宜王氏支系​:明正统五年(1440年),王鉴(号梅轩),祖籍江苏江都县,原为惠州千户王英佐之孙,调任信宜卫所守御,世袭千户。信宜王氏主要源自太原郡江都一系 。始祖王永盛世居山西太原府,后迁徙至南京江都 。其后代王英,字汝俊,为王氏太原郡江都系入粤始祖 。王英在明朝时随父响应明太祖起义,立下战功,被封为广东惠州卫后所千户 。王英长子王贵承袭父职,宣德年间因功被封为副千户 。王贵之子王鉴(梅轩),袭广东惠州卫所千户,正统辛酉年(1441 年)奉旨调信宜卫所统军,成为信宜王氏始祖 。

王业庆支系​​: 明崇祯初年(1628-1634年),广东三水县清水塘→高明→信宜三都八甲双塘面。

可能存在争议的部分

王氏迁入茂名的支系众多,特别是明朝规模移民时期,基于流通的信息比较难全面写完整,而且历史久远,部分家族史可能存在不同的版本或解读。尤其是在族谱传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漏或误记的现象或出于当时的需要而非对外流通,因此文中提到的某些具体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需要谨慎对待。实际情况要以目前当地流通或者非流通的族谱为准。

参考文献

来源:俞易国学A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