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媒体团踏入“晋创谷·太原”,所有人都在追问:这片黄土地上的“创新核爆点”,究竟藏着怎样的硬核密码?跟随本文,一起揭开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破局之道”!
当媒体团踏入“晋创谷·太原”,所有人都在追问:这片黄土地上的“创新核爆点”,究竟藏着怎样的硬核密码?跟随本文,一起揭开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破局之道”!
近日,山西省投资促进局联合新华网举办的“走近新晋商 探寻向‘新’力”网络媒体山西行活动走进“晋创谷·太原”。来自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中新网、中国日报、证券日报、经济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财新网、新浪网、网易网、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黄河新闻网、太原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网站的媒体代表,实地探访了这片孕育山西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热土。
在太原赛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丽竹向媒体团展示了全球领先的快速焦耳热技术:“通过大电流通电加热炭黑、焦炭等材料,仅需1分钟即可升温至2000-3000℃,高效制备石墨烯和硬炭等高端碳材料。”这一技术以低成本、无污染的优势,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国投晋创谷(太原)发展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晶晶介绍,截至媒体团采访当天,“晋创谷·太原”共收到了367家企业的入驻申请,经过综合评估遴选出270家企业入驻,工商注册的市场主体255家,现已与21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4.71亿元,营业收入1.96亿余元;知识产权申请808余件。
自2023年12月揭牌以来,“晋创谷·太原”作为山西首个晋创谷示范项目,已快速成长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引擎。
企业集聚成效显著。入驻企业涵盖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沪硅项目、源瀚蓝宝石等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90亿元。其中,沪硅项目月产能达1万片,预计2027年全面达产后产能提升至60万片。
平台服务全面升级。高校成果转化、政务、金融、科技、运营五大服务平台入驻配套楼,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市场开拓的“一站式”服务。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通过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运营和常态化活动,推动“四链”深度融合,2024年促成8项校企合作协议,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晋创谷·太原”作为中北高新区的核心科创引擎,其快速发展依托于属地尖草坪区的战略统筹与中北高新区的靶向赋能:尖草坪区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同步完善民生配套和就业服务;中北高新区通过全流程服务机制培育科技企业,助力产业创新升级。两区以“硬举措”打造“软环境”,为科创生态聚合注入强劲动能。
尖草坪区锚定“晋创谷·太原”建设目标,成立7个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点任务,出台企业全流程服务机制及三年行动方案,精准落实省级“1+5”、市级“1+7”政策;拨付43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1791亩“标准地”加速项目落地;优化民生配套,解决33名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开通通勤专线并规划卫生所及医院;举办多场招聘会,促成838人达成就业意向……
中北高新区聚力“晋创谷·太原”建设,推进沪硅、国投中试基地等9个重大项目;建立全流程服务机制,推荐29个优质项目并通过评审22个,吸引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团队入驻;培育科技企业11家,发放人才卡100张;帮助63家企业申请省级“创新启动资金”,28家获2800万元扶持……
从实验室的“单点突破”到产业链的“生态聚合”,“晋创谷·太原”正以创新为笔,在黄土地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尖草坪区与中北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服务、汇聚资源,激活这片创新沃土,释放更强发展活力,为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标杆样本。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