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成药,祛湿胜过参苓白术散,健脾强于四君子汤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01:14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潮湿的天气总让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吃了不少补脾胃的药,却始终没见好转?或许,有一种被忽视的中成药,才是真正的“金钥匙”。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经典中药方剂被重新审视,疗效也得到了现代医学证实。

其中有一种中成药,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它在祛湿健脾方面的作用,远超传统的参苓白术散和四君子汤,堪称“老方新解”的典范。

这就是——香砂六君子丸。

湿气,是中医四大外邪之一。

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邪黏腻易阻、缠绵难解,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的常见元凶。

但现代人对湿气的理解,常常停留在“出汗多、身体粘腻”这些表面现象。

事实上,湿气对健康的损害远比想象中要严重。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超过70%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湿滞问题

尤其在南方潮湿地区,湿气更容易侵入人体。

湿气入脾,脾为运化之本,湿困脾阳,则运化无力,气机不畅,出现胃口差、腹胀、乏力、舌苔厚腻、粪便稀溏等典型症状。

时间一长,更可能引发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长期服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这些方剂虽然补脾,但对祛湿力道不足,尤其在“湿重于虚”的体质里,显得力不从心。

香砂六君子丸,源自宋代名医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六君子汤的加味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八味药组成。

相比四君子汤只是单纯补气健脾,香砂六君子丸在此基础上加入木香和砂仁,增强了行气化湿、醒脾和胃的作用,尤其适合湿困脾胃、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白术、茯苓具有良好的利水渗湿、健脾养胃作用
陈皮、半夏可理气化痰、调畅中焦气机
砂仁、木香则在现代研究中,被证明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抗菌消炎的综合效应

202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表的一项临床实验中,采用香砂六君子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9.6%,优于参苓白术散的72.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特别提醒:香砂六君子丸并非人人适用,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部,一位年过六旬的男性患者,多年来饱受胃胀、嗳气、饭后困乏之苦。

西药吃了不少,胃镜查不出严重炎症,医生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他尝试过自行服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传统中药,短期内略有改善,但总是反复,尤其在梅雨季节,更是胃口全无。

后经中医科主任诊断,舌苔厚腻、脉象濡缓,为标准的“湿困脾胃”型。

改用香砂六君子丸调理,一个月后明显感到胃口变好、腹胀减轻、精神变足,三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这位患者感慨:“原以为是‘虚’,补补就好,没想到是‘湿’,不先祛湿,再补也白搭。”

除了药物调理,日常生活中,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群更应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

饮食清淡:油腻、甜腻、冷饮是湿气的“帮凶”,尤其是夏天冰镇饮料、啤酒烧烤,是脾胃杀手。

适度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适量运动能促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推荐快走、太极、八段锦等。

作息规律:长期熬夜、情绪起伏大,都会伤及脾胃。

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环境调节:潮湿环境容易让体内湿气加重,南方居民尤其要注意室内通风、除湿。

少坐多动: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脾气郁滞,气机不畅。

每坐一小时,建议起身活动5分钟。

特别提醒:中医讲求辨证施治,香砂六君子丸虽好,但并非“万能钥匙”。

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

医生的使命,不仅是“治已病”,更在于“治未病”。在临床中,很多疾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

湿气伤脾,就像房梁漏水,早期只有一点点潮,没人重视,时间久了,可能整个结构都会出问题。

通过科普传播中医药知识,唤醒大众对“湿邪”的认识,是每一位医者的社会责任。

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认知转变,就能避免一场大病的发生。

香砂六君子丸,或许不是“灵丹妙药”,但却是很多人健康之路上的“及时雨”。

尤其在现代社会节奏加快、饮食作息紊乱的背景下,重视中医体质调养,学会“未病先防”,才是治本之道。

正如老话说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心补不如动补。

香砂六君子丸的再发现,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一个缩影。它不是新药,却在现代临床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它提醒人们,健康不是等生病了才去抢救,而是从每一次饭前觉察、每一次身体不适中,找到调理的方向。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像呵护庄稼一样,细心呵护自己的脾胃,从源头上赶走湿气,用科学与传统的智慧,为身体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

参考文献

[1]张丽君,秦红,王晓斌.香砂六君子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0(02):145-149.
[2]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中医诊疗指南汇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
[3]江苏省中医院内科.香砂六君子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0):982-98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来源:柳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