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一首谷雨诗,饱含哲思,写尽人生况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08:52 2

摘要:“句gōu者毕出,萌者尽达”,季春三月,谷雨时节,不论是弯曲的芽儿,还是娇嫩的叶儿,都在蓬勃生长。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句gōu者毕出,萌者尽达”,季春三月,谷雨时节,不论是弯曲的芽儿,还是娇嫩的叶儿,都在蓬勃生长。

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丰盈饱满,丰收在望,谷雨这个节气真好,上承春之灿烂,下启夏的热烈。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已是暮春时令。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绿肥红瘦,光阴荏苒,无力留春住,朱槔这首《谷雨》意境深远,堪称经典。

雨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宋 朱槔(gāo)《谷雨》

简译

雨点纷纷洒落林间,空荡的屋檐下,仿佛书写着朦胧的梦境。

知道明天就是谷雨节气,可是,我却无力阻止落花随风飘零。

石岸边的水渚收敛了机巧,身披烟雨蓑衣,自得归隐的从容。

南方的鸟儿缄默不语,我的道法啊,唯有托付给苍茫的天公。

赏析:‌

朱槔这首《谷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致,抒发了对时序更迭、生命盛衰的哲思。

雨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每个节气都有其应时之景,谷雨节也不例外,细雨如丝,绵长而又悠远,朦胧了远山近林。

诗人坐在窗前,看远山一片迷蒙,看雨丝洒落在枝头,雨滴聚成细流,顺着枝干汩汩流淌,看屋檐若隐若现在雨幕中。

万籁俱寂,唯有雨滴敲打着屋檐,这意境是如此空灵,这声音如同书写虚幻梦境,是风景也是诗意,不由得物我两忘。

首联开宗明义,点明时节,谷雨时节,雨幕朦胧,这是一幅动态的雨景图,生机盎然,清新又幽美,充满诗情画意。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对应的花信风,时节走到谷雨,亦是春事阑珊。

风有信,花不误。时序流转,风随花期而至,所以,宋代诗人魏了翁有诗曰:“二十四番花信风,川原无处着繁红”。

一候牡丹,二候酴醾,楝花开尽时,夏天就登场了,时节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行使自己的使命,从不作片刻停留。

花信风催花开,也送花归,所以,纵使知道亦是暮春三月,春天的好时光已经所剩无几,却也是无力阻拦落花飘零。

开到荼靡花事了,花开有序,这是自然法则,春天的繁华虽然谢幕,但自有夏日的蓬勃接替,所以又何须临风怅惘?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石渚”是水边的石滩,亦或浅水中的天然石岸,象征自然本真,“收机巧”则是摒弃人为的算计或矫饰,回归质朴。

朱槔情操高洁,不屑于应酬往来,更不愿与世俗为念,无心仕途,朱松去世后,就选择归隐山水间,以读书著述为生。

渔樵耕读,自给自足,就如时节流转那般,以顺应自然地的方式或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即是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时序更迭,不可阻拦,人生百年,何必违心地做不喜欢的事情,听从无心,不忘初衷,流年似水,不愧对,就很好。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越禽”指南方鸟类,谷雨二候,鸣鸠拂羽,即布谷鸟鸣叫,提醒农人播种,“牢闭口”指停止啼鸣,顺应节气变化。

布谷催耕,春耕完毕,鸟儿停止啼鸣,春天也要远去了,隐居山水田园,远离朝堂,不问政事,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

朱槔与朱松都有家国情怀,是彼时的主战派,但南宋朝廷不思进取,故他虽有济世之才,却生不逢时,无力改变什么。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三缄其口,就像春天远去,布谷闭口那般,虽有理想和信念,却只能寄托于天道,这是超然物外。

朱槔这首《谷雨》诗,含蓄蕴藉,虽然仅有八句话,四十个字,却兼具诗意与理趣,既有自然之美,也饱含生命哲思。

后记

朱槔是南宋诗人,出身世家,著名理学家朱松之弟,朱熹之叔,生于宋高宗年间,史书称其有异才,诗风清冷超然。

他这个人性情洒脱,不肯随俗,淡泊名利,虽举贡元,但并未入仕,隐居尤溪县,著有《玉澜集》,尤袤为之作序。

朱槔有才华,也自负,不愿随波逐流,布衣终生,从尤袤为其文集作序这件事可知,他的诗歌在彼时很有影响力的。

他的诗风融合了山水田园和隐逸情怀,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同时表达对生命和时序的思考,如《谷雨》。

参考文献

《玉澜集》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