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之花”,收获“发展之果”,江苏常州民营经济春潮涌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1:11 2

摘要:梯度培育让“小苗”长成“大树”,金融活水浇灌中小企业发展的“希望田野”,人才沃土不断孕育“创新之花”。在大运河钟楼段眺望,大观楼巍峨矗立,常州钟楼大地民营经济活力正如春潮涌动。

梯度培育让“小苗”长成“大树”,金融活水浇灌中小企业发展的“希望田野”,人才沃土不断孕育“创新之花”。在大运河钟楼段眺望,大观楼巍峨矗立,常州钟楼大地民营经济活力正如春潮涌动。

英中电气的荣誉墙上,一项项专利成果证书与国家特高压工程项目现场合影相映生辉;在钟恒新材的智能车间里,专业进口设备与中国智造深度融合;在人才公寓的咖啡厅内,天南地北的创业者畅谈理想……人才想来、企业敢干、政府敢闯,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相互激荡,梯度培育和精准滴灌双向赋能,政企同心同向共赴高质量发展的“钟楼画卷”正徐徐展开。

分层施策:培育链上攀高峰

翻开钟楼区工信局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单,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4年,钟楼区新增各类“专精特新”企业61家,较2023年底增长74.4%。目前全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达143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36.2%,火车头效应明显。

亮眼成绩取得的背后,是钟楼区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挖掘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的精准培育体系。对初创期企业“育苗”、对成长期企业“强筋”、对成熟期企业“固本”。在这份精准导航的“成长图谱”中,常州钟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钟恒新材”)的发展坐标格外醒目——2021年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升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摘得国家级“小巨人”称号。

“这么多年,钟恒就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做好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钟恒新材工作人员黄磊介绍,目前企业作为中国塑协聚酯薄膜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手握多项专利,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并拥有德国布鲁克纳公司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3条,特种薄膜年产能达8万吨。“迅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区里对我们的指导,让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在钟楼区,针对重点培育企业建立了专员负责制,有专员定期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对于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政策疑问等,第一时间给予专业解答和支持。

“钟楼近年来‘小池塘里养大鱼’,促进细分领域企业做精、做专。目前,我们已经建立动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区工信局局长王小伟介绍,下一步会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并打分,从中挑选出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重点培育,并邀请政府、业内专家对这些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

融资纾困:政策活水及时雨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充分释放活力的广阔天地。2024年,钟楼区工信局累计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超8000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动性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除了“专精特新”企业外,“金融活水”滋养的,还有全区广大的中小企业。

“千万级订单差点因为资金‘噎’住!”对于“园区保”去年送来的及时雨,江苏百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屠瑞东至今记忆犹新。这家公司是一家集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环保产品集成供应和相关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环保企业,去年,公司成功签下千万级订单,公司上下在欣喜之余,却卡在新设备购买的资金缺口上,正当焦虑时,钟楼区财政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通过“园区保”,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这样的主动服务真的就像旱地逢甘霖!”屠瑞东表示,依托这张订单,企业目前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钟楼区持续落实金融创新,为企业输入“金融活水”,针对区域内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资产不足等特点,与担保公司、相关银行合作开发“园区保”信用类金融产品,给予初创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对上我们加大线上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力度,2024全年共有1280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金额达72.2亿元。线下累计投放‘创新贷’‘园区保’等普惠金融产品270笔,金额达12.31亿元。”钟楼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解超介绍,在金融助企方面,钟楼区政府办与区财政局将持续以金融服务为纽带,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有力的“金融血液”与发展动能。

人才引育:筑巢引得凤来栖

在五星街道新新智能产业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摩通正绽放科技光芒。这家由“85后”赵丹执掌的企业,不仅荣膺常州市十大青年科技新锐殊荣,更以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超15%的魄力,吸引全国百余位青年才俊汇聚于此,其中研发人员比例突破半数。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成功研制多个行业首台(套)智能装备,持续刷新产业技术高度。

人才引得来,要如何留得住?在人才服务维度,钟楼区创新构建“双场景”生态:既打造宜居宜业的居住场景,更营造充满温度的生活场景。其中备受好评的青年驿站已形成品牌效应,累计接待求职青年超千人次。来自无锡的应届毕业生吴子阳对此深有体会:“线上申请当天,我就收到了入住指引,入住驿站一周就开始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规划辅导,让我很快就入职了科达斯特恩。”

“钟楼正以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为契机,持续加大青年人才引育力度,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基地,积极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对接平台,深入探索AI赋能求职创业新模式。”钟楼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戴晶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区已组织58家次企业赴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等市内高校参加校招,组织44家次企业赴上海、苏州、镇江、扬州等地高校精准对接人才引进。此外,钟楼持续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活动,去年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3万名,与21所高校建立了校地联盟,联合培养定向输送技能人才5000余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储备的同时,也为广大青年人才在钟楼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